三門峽市陝州區,秦置陝縣,陝西省地名的源頭

河南 71℃ 0
摘要:陝州區隸屬河南省三門峽市,總面積1609平方公里,總人口35萬人。秦置陝縣,屬三川郡。北魏太和十一年置陝州,治陝縣,十八年廢。1960年撤銷陝縣,併入三門峽市。2016年1月6日,三門峽市陝州區掛牌成立。陝州,地名源於戰國陝邑。陝西省即由此得名。位於陝州區店子鄉境內,距三門峽市50公里,是一個集遊覽、觀光、休閒、度假為一體的自然山水景區。

陝州區隸屬河南省三門峽市,總面積1609平方公里,總人口35萬人。

一、歷史沿革

1、戰國為陝邑,先後屬魏、韓、秦。秦置陝縣,屬三川郡。漢屬弘農郡。三國魏、西晋因之。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陝州,治陝縣,十八年廢。北魏宣武帝改陝縣為北陝縣。東魏天平初複置陝州,西魏大統三年(537年)廢。北周改北陝縣為陝縣,周明帝複置陝州。

2、隋開皇初為陝州治。大業三年(607)改屬河南郡。義寧元年(617)為弘農郡治。唐為陝州治。元屬河南府路。明洪武元年(1368)省入陝州。

3、1913年改陝州為陝縣,屬河南豫西道,尋屬河洛道。1927年直屬河南省。1960年撤銷陝縣,併入三門峽市。1962年複置陝縣,移治今址。1969年屬洛陽地區,1986年改屬三門峽市。2016年1月6日,三門峽市陝州區掛牌成立。

二、地名來歷

陝州,地名源於戰國陝邑。陝西一名,源於周代周、召二公“分陝而治”,今陝縣(河南省三門峽市)張汴原一帶古稱陝原(陝原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陝縣境內。自東向西有東凡原、張村原、張汴原等原,其中的張汴原,就是歷史上的“陝原”。陝西省即由此得名。),當時的陝西就是陝原以西的涇渭平原。唐安史之亂後設陝西節度使,陝西始轉化為政區名稱。

三、風景名勝

1、地坑院。又名天井窑院,起源於人類早期穴居,據專家考證,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民居中最有地坑院特色的生土建築之一。陝州區地處黃土高原的邊緣,轄區內張村原、張汴原、東凡原,四周陡峭,頂部平坦,土質粘硬,地下水位較深,這種獨特的地理條件,加之少雨的乾旱氣候,是地坑院出現並延續千年的主要原因。

2、空相寺。古稱定林寺,俗稱西山寺、熊耳寺,又名達摩塔院。位於陝州區西李村鄉境內。寺院始建於東漢永平元年(西元58年),曾與嵩山少林寺、洛陽白馬寺、開封相國寺被譽為中州四大名寺。

3、石壕古道。石壕古道遺跡位於陝州區硤石鄉車壕村東南。石阪坡上的車壕印痕全長約100餘米,路面寬約6至8米,轍寬1.06米。車轍壕深0.25米,系車輪在石坡長期壓輾而成。

4、安國寺。位於陝州區西李村鄉,寺院殿堂彩釉筒瓦,俗稱琉璃寺。安國寺始建於隋,歷代均有修茸。

5、甘山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三門峽市區南20公里,已開發了水上遊樂區、森林遊憩區、紅葉觀賞區、蝴蝶穀景區、甘山文化區五個景區。

6、雪花穀景區。位於陝州區店子鄉境內,距三門峽市50公里,是一個集遊覽、觀光、休閒、度假為一體的自然山水景區。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