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創始人張瑞敏退位,一個時代結束了!

山东 112℃ 0
摘要:2021年11月5日,海爾集團第八届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届管理委員會和董事局,周雲傑成為董事局主席兼CEO,張瑞敏受邀擔任名譽主席。這位傳奇的企業家,管理生涯從此落幕,一個時代也就此落下帷幕。張瑞敏,似乎是一個很古早的名字。但實際上,張瑞敏卻始終還活躍在企業管理的第一線。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瞭解一下張瑞敏,以及他一手打造的海爾。

商界導讀:老兵永不死,只是淡出舞臺。

張瑞敏退位了。

2021年11月5日,海爾集團第八届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届管理委員會和董事局,周雲傑成為董事局主席兼CEO,張瑞敏受邀擔任名譽主席。

這位傳奇的企業家,管理生涯從此落幕,一個時代也就此落下帷幕。但是他的研究生涯,還在繼續,而且還會繼續對海爾、對世界產生影響。

張瑞敏是誰?

今天的年輕人對於這個名字可能一臉茫然。即便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也會有一種歷史的恍惚感。

張瑞敏,似乎是一個很古早的名字。

他曾經創造巨大輝煌,享有中國當代企業家的最高盛譽。但在當今的網絡時代,人們眼中所見、耳中所聽、口中所傳,都是馬雲、馬化騰、雷軍、王興、張一鳴等人的名字。張瑞敏作為中國家電行業的一員,似乎已經像他同時代的同行朱江洪、何享健等一樣,在江湖上只剩下傳說,曾經的輝煌漸被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但實際上,張瑞敏卻始終還活躍在企業管理的第一線。和他同年創業的知名企業家裡,王石早已讓賢,柳傳志也於去年退休,只有張瑞敏還擔任著海爾的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職位。

甚至關於海爾,人們的認識也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曾經它是國人的驕傲,受人尊敬的偉大企業,但今天我們在網上搜“海爾”兩個字,卻能看到“沒落”、“衰落”等字眼;在知乎的“在海爾上班是什麼體驗/什麼感覺”等問題下麵,大部分都是負面的評論。

那麼張瑞敏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海爾究竟是家什麼樣的公司?

張瑞敏究竟是應該被拉下神壇,還是應該被重新認識?海爾究竟是已經沒落,還是依然風光?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瞭解一下張瑞敏,以及他一手打造的海爾。

1

我來

1938年,山東落入日寇鐵蹄之下,可憐的山東百姓,在經過多次掃蕩之後,生活日加艱難。

在渤海之濱的萊州,一個叫朱馬村的小村子,老農民張維週一家實在是過不下去了,便讓孩子們走了很多山東人曾走過的老路:闖關東。張維周的五個兒子,除了老五年紀太小以外,其他四個,都陸續渡海去了東北。

1940年前後,才剛剛十三四歲的老四張文科,也跟著大哥跨過渤海海峽,去到了250公里外的大連,寄人籬下,當了裁縫店的學徒。

到1945年,日本投降,東北和山東都回到中國主權之下,張文科才終於回到山東。不過在萊州農村小地方,他從大城市學來的裁縫技藝也沒有用武之地,就去了青島,成為某服裝廠的工人。

兩年後,張文科年過20,在親戚的介紹下,和離家30公里外東李家村的一比特靚女結婚了;又過了兩年,他們生下第一個孩子,取名張瑞敏。

日後的資料會如此介紹:張瑞敏,山東萊州人,1949年1月5日出生,父親為服裝廠工人,母親為紡紗廠工人。

然後,關於他小時候的事蹟,就是一片空白。我們很難從任何公開資料找到任何關於他童年的描述,幾乎所有對他的簡介,都是從1984年他35歲開始。

對於他這種知名度和成就的人而言,這個現象極其罕見。何加鹽研究了這麼多牛人,張瑞敏是唯一的一個找不到任何小時候資料的人。沒有自述,沒有傳記,沒有記者的探訪,甚至連坊間傳言都沒有。

我們唯一能猜測的是,他成績應該不錯,國中和高中都上了山東省重點中學:青島一中。

張瑞敏雄心勃勃,想考一個好的大學。但1966年上到高二時,一場史無前例的運動開始,大學也暫停招生,張瑞敏的求學之夢成為泡影。

當時大家都停課鬧革命,同齡人都興高采烈地搞大串聯,張瑞敏也跟著參加了紅衛兵,跑到韶山去瞻仰毛主席故居。後來他母親見時局動盪,不想讓他到處亂跑,把他送回萊州老家待了一段時間。

運動打爛了一切,其中包括青島一中圖書館的窗戶玻璃。張瑞敏和同學從破碎的缺口鑽進去,撿出了一些書。這些書有巴金、茅盾,有莎士比亞、巴爾扎克、雨果、契科夫。

在那個年代,大部分普通學生能看到的,除了教科書以外,只有“馬恩列斯”。其他的書大部分都難得一見。所以這些從圖書館流出來的書,被他們包上書皮,偷偷傳閱,成了張瑞敏那段時間最重要的精神食糧。

在後來張瑞敏不同場合的採訪和演講中,整個18歲以前的時代,唯一被他提起的,就是這一段。直到幾十年之後,他仍然能清晰記得當初讀的《套中人》的情節,更有一本範文瀾的《中國通史簡編》,成為了他多次通讀的人生教科書。

這一段讀書時光,培養了張瑞敏此生最重要的愛好和習慣。直到現在,他在等飛機的時候、開會的間隙,都是手捧著一本書在讀,每年讀的書在百本以上,平均每星期要看兩本。

1968年,張瑞敏高中畢業。那時候正常的高考已經停止,作為“老三届”的畢業生,大部分學生都上山下鄉去了。張瑞敏由於是家中獨子,按政策可以留城。於是他就進了國營青島建築五金廠,當了工人。

能進廠當工人,對於當時一個19歲的年輕人來說,已經是非常好的出路了。不過,對於一個聰明、好學,有抱負的年輕人而言,按部就班的工作,絕對不是自己想要的,他會抓住一切機會,為自己積蓄成長進化的力量。

用日後張瑞敏的話說:

到了社會最底層,從底層幹起,我覺得這反倒成為我今天最寶貴的財富,這個經歷可能比單純的學歷更重要。那個時候沒人理你,就像美國人說的蘑菇定律一樣,被放在最陰暗的角落,所有機會都靠自己來爭取。(見《談談自驅力》,載《海爾是海:張瑞敏隨筆選錄》,張瑞敏,機械工業出版社)

在這種動力之下,張瑞敏報考了一所業餘大學。每天白天去廠裡上班,晚上騎車跑很遠到學校去學習。去過青島的人就會知道,在山路彎彎、高低不平的青島市內騎自行車,實在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但這樣的日子,張瑞敏風雨無阻地過了四年。

由於好學,善思,張瑞敏在建築五金廠很快就嶄露頭角,不久就成為班組長、車間黨支部書記,一直幹到副廠長。

1982年,33歲的張瑞敏迎來了人生新的轉機,他被調入青島市家用電器工業公司當副經理,專管技術改造。別看“副經理”這個名頭似乎很小,但當時的副經理是正兒八經的幹部,屬於公司管理層,用現在的表述,實際上是副總經理。

家電公司是青島市二輕局局屬企業,下麵還管著一堆下屬企業。其中有一個街道辦的廠子,名字叫“青島電冰箱總廠”。

別看這個名字起得大,實際上它最初是生產電機、吹風機的,後來生產一種“白鷺”牌洗衣機,但是因為洗衣機質量太差賣不出去,1983轉型,開始生產電冰箱,1984年2月更名為“青島電冰箱總廠”。

名字雖然叫電冰箱總廠,但是一沒有先進科技(最初是仿造北京雪花冰柜),二沒有現代設備,洗衣機不生產了,冰柜還處於起步期,沒有開始大規模生產,廠子裏的很多人每天無事可幹,有的乾脆溜達到旁邊的火葬場去看火化。(見The Haier Way,Jeannie Jinsheng Yi / Shawn Xian Ye,Homa & Sekey Books)

當時正是改革開放初期引進國外科技的熱門期。有關部門為了挽救這個廠,於1984年6-7月組織了一批人到聯邦德國和義大利去考察,看中了聯邦德國的利勃海爾冰柜科技和設備。8月,張瑞敏作為青島家電公司專管技改的領導,與德方簽訂了引進技術設備協定。

但是當他志滿意得地回國的時候,卻發現他簽訂的協定基本上等同於一紙空文。

引進利勃海爾的生產線需要投入1000多萬,除去政府扶持以外,廠裡還需要向銀行貸款900多萬,而當時廠裡根本就沒有任何還款能力,不僅連工人的薪水都發不出來,甚至還欠了147萬的外債。

張瑞敏從德國回來的時候,工廠的廠長正在要求調離,這位廠長已經是當年該廠的第三任廠長,前兩任覺得這個廠就是一個巨坑,都是待了沒兩個月就逃離走了。第三任廠長也要求上級部門趕緊找人來替換他,並說“如果到什麼時間不找人來代替,出了問題他不負責。”(見《張瑞敏:我一直都自以為非》張瑞敏口述,房煜鄧攀採訪整理,《中國企業家》雜誌2014第9期)

張瑞敏其實只是作為上級公司領導來分管電冰箱這個項目,是指導和幫忙的。事情做不成,他完全可以直接放弃。反正他的職位和待遇又不會受任何影響。

當時二輕局的領導也很著急,技改做不做得成另說,最緊迫的是這個廠子連廠長都找不到人來當了。當時局領導也找了好多人聊,根本就沒人願意接這個爛攤子。

最後還是張瑞敏說:我來吧。

由這一句話開始,日後一個必將流傳史册的神話,寫下了第一行字:

1984年12月26日,張瑞敏就任青島電冰箱總廠廠長。

這一年,他35歲。

2

兩年

張瑞敏到電冰箱廠的時候,其實並沒有底氣。

當時廠裡的情形是怎樣的呢?

廠子裏只有一條土路,連水泥都沒有,一下雨就變成泥塘,鞋子如果不用繩子綁住,就會被吸在泥裏拔不出來;

廠房已經破破爛爛,門窗都已經破舊不堪,青島冬天冷,工人們乾脆把窗框和門板都拆下來,就地烤火取暖;

進入廠房,只聞到一股股騷臭味,因為很多人懶得跑到外面去上廁所,乾脆就在廠房裏就地解决……

一個攤子已經爛成這樣,誰能拾弄起來呢?

除非是神。

張瑞敏也曾烦乱、猶豫許久,他和老婆說道:你要做好心理准備,在那裡如果幹不好,我也回不了公司了。

他到廠裡後,拍了很多照片和視頻。並不是為了記錄自己將如何改天換地,只不過是想著:如果哪天我失敗了,我要讓別人看到,這裡確實是底子太差了,誰來都不行。(見《張瑞敏回顧二十年》,張忠,載《中國鄉鎮企業》,1999年第2期)

但他還是來了。

張瑞敏首先幹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整頓紀律。

冰柜廠原本就有各種規章制度,但是都已經形同虛設。張瑞敏仿效劉邦盡廢秦法,與關中百姓僅約法三章的做法,重新製定了十三條規定。我們且來看一看這十三條都是什麼內容:

大家注意第10條,不准在車間裏大小便。勞動紀律需要專門強調這一條的,可能絕無僅有。

規定是有了。但在那個年代的中國,一家普通的集體組織面臨的情况往往是:規定是一回事,執行是另一回事。

如果講出來不做,還是等於沒有。

甚至不如沒有。

而張瑞敏的不同就在於,他敢於鐵腕整頓,不講情面,不怕得罪人。

公佈規定後,大家也沒當回事。第二天,就有人在工廠偷了一箱零部件。

這樣的事情以前也發生過多次,但是大家都習以為常,也沒人去追究。但這次,工人們發現情形變了:上午人違規,中午吃飯之前,處分通告就貼出來了,而且處罰非常嚴重,用張瑞敏後來的話說,雖然我沒法砸掉你的鐵飯碗,但是起碼可以把它砸爛一點。

這一下,就把所有人鎮住了。

後來,張瑞敏乾脆在工廠大門寫恩格斯的一句話:

所有進廠者放弃一切自治。

第二件,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

當時青島的起步已經太晚了。國家早已確定好了40家冰柜定點生產廠家,向國外引進技術的大門幾乎已經快關閉了。而引進生產線、貸款、換外匯等,都需要各個部門的準予,要走很長、很複雜的流程。

很多人都勸張瑞敏放弃算了,說來不及了。但是張瑞敏就是不信邪,還是一趟趟往北京跑。

當時訂火車票很難,而跑批文要蓋章的事,卻往往很急,根本沒時間提前訂票。張瑞敏常常只能匆匆跑到車站,買一張站臺票混上車再補票,常常是一路從青島站到北京。後來有經驗了,出門會帶上小馬紮,擠坐在過道裏。

更難的是如何從各個機關單位拿到批文、蓋到章。那年頭,去部委機關辦事,是出了名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但張瑞敏一遍一遍地跑、一遍一遍地磨、一遍一遍地拍胸脯,最終一個一個地啃下來。

有一次,北京天降大雪,張瑞敏率隊在某部跑外匯批文的時候,辦事的人很不耐煩,讓他們在外面等。於是,張瑞敏一行就在外面雪地裏站著一直等。

幾個小時以後,那個辦事員偶然抬頭往窗外一看,看到張瑞敏還站在雪裏,頭上身上都落滿了雪。這人一方面深受感動,另一方面也覺得不好意思,當即就把字給簽了。

就這樣,張瑞敏硬是搶在引進的大門最後關閉之前,把西德企業“利勃海爾”的冰柜科技和設備給引進來了。青島電冰箱總廠是全國引進冰柜項目的最後一個定點單位。

從1985年5月開始,來自利勃海爾的組件和設備,就陸續往青島運了。先是運了5萬臺冰柜的零部件,在青島組裝、出售。年底,15條生產線的終於到廠,馬上開始組裝,1986年下半年正式投入生產。

第三件,為工人謀福利。

張瑞敏剛捕手的時候,廠裡根本就沒有錢給工人發薪水。設備還沒進來,靠生產也暫時指望不上;找上級部門,即便可以解决一次兩次,但是總不能一直找。所以只能自己想辦法。

他到工廠旁邊的生產隊去借錢。山東人豪爽好客,扶危濟困不在話下,但有個前提,你得先讓人能把你當朋友。而在山東,想讓人把你當朋友,最快的管道就是喝。

生產隊的人對張瑞敏說:借錢沒問題,看你多能喝,一杯酒一萬——據何加鹽在青島親眼所見,如果是這樣的場合,那一杯,絕不會是茅臺杯,而一定是啤酒杯。

就這樣,張瑞敏用自己的胃為代價,換來了幾萬元的救命錢。那個年代,幾萬元就已經非常多了,起碼廠裡可以正常發薪水了,甚至還能給表現好的工人發個5元、10元的獎金。工人的生產積極性,一下子就提高起來。

另外,張瑞敏認為,以前工人之所以在車間大小便,固然是人員素質的問題,但也是工廠設施不合理的問題。因為原來建的廁所離車間太遠,才導致工人尤其是夜班工人不願意跑外面去上。後來修建新廠房的時候,張瑞敏要求廁所要多,澡堂要大,一定要弄得乾乾淨淨。

就這樣三管齊下,青島電冰箱總廠很快就起死回生。1985年,當年引進,當年投產,當年盈利,創下了改革開放以來的一個奇迹。

1985年,該廠生產了12224臺電冰箱,總產值1344.7萬元,實現利潤總額107.3萬元。

1986年,總產值7648萬元,實現利稅1083萬元。

此時離青島電冰箱總廠負債累累,發不出薪水,幾乎破產,僅僅過去了兩年。

3

鐵錘

80年代中期,對製造企業而言,是一個黃金時代。

中國人民開始品嘗到改革開放的甜頭,生活水準正在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搶著把各種產品從百貨公司往家裡搬。社會經濟面臨的主要衝突是人們的需求空前高漲,但國家的生產能力卻十分不足。

可以說,任何家用電器,只要有本事生產出來,就沒有賣不掉的。甚至老百姓還要憑票搶購,才能買得到。

所以,1985年下半年,當利勃海爾冰柜開始從青島電冰箱總廠的車間一臺一臺出來時,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廠活了。不僅活了,而且還將活得無比滋潤。

那條生產線,簡直不能叫生產線,應該叫“印鈔機”才對。生產出來的冰柜,每臺賣一千多,一出來就被瘋搶,簡直就和印錢差不多。

當時業內有句話:用紙糊一個冰柜都能賣掉。何况當時的利勃海爾是整個亞洲第一批“四星”冰柜,以前的都是二星和三星的。

但是,有一天,張瑞敏的一個朋友想要買一臺冰柜,選來選去,不是這有問題就是那有問題,挑了很久,才勉强拉走一臺。

張瑞敏大為光火,就組織人一臺一臺去檢查廠裡已經生產出來的冰柜有什麼品質問題。

一查之下,發現400多臺已下線的冰柜,竟然有76臺有各種各樣的毛病。

按照當時的規定,產品有合格品、二等品、等外品的區分,有問題的冰柜可以作為等外品,價格低一點賣掉。畢竟當時是商品緊缺時代,對顧客來說,質量差一點也比沒有好,只要能用就行。

但張瑞敏决定改變這種現象。他認為,如果等外品可以賣掉,那麼工人就不會重視質量。今天有76臺問題冰柜,明天就會有760臺。

他讓人把76臺問題冰柜都貼上字條,上面寫著這臺冰柜有什麼問題,是誰的責任。如果找不到責任人的,就把班組負責人的名字寫上。然後把問題冰柜拉到一起,把工人叫到一起,下達了一個命令:

是誰造成的問題,誰就親手把這個冰柜砸了。

工人們都驚呆了。

當時,這些冰柜即便是等外品,也能賣800多一臺。76臺冰柜,可以够全廠所有人發3個月的薪水——僅僅幾個月前,張瑞敏為了給工人發薪水,都還要用命去拼酒呢。

工人們哭著求張瑞敏,別砸了,別砸了。我要。我自己出錢買回家。

但是張瑞敏鐵青著臉,不為所動,非砸不可。

最後,工人們一個個流著眼淚,把自己親手造出來的冰柜砸碎了。

這是中國現代工業發展史上最經典的鏡頭之一。日後,那把砸冰柜的大錘,將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作為國家文物,永久收藏,文物編號為:國博收藏092號。

青島電冰箱總廠出產的冰柜,從此質量上了一個臺階。

1988年,琴島-利勃海爾獲得了中國電冰箱史上的第一枚國優金牌;1990年獲得了中國冰柜行業第一枚國家品質管制獎金馬獎;1991年入選首届“中國十大馳名商標”。

1991年12月,青島電冰箱總廠與青島電冰櫃總廠、青島空調器廠合併,組成琴島海爾集團公司,1993年更名為海爾集團。

此後,海爾這個名字逐漸響徹中國,最後響徹全球。

4

進軍

張瑞敏出生的青島,有一段特殊的歷史:它曾經被德國侵佔過。侵略者給都市帶來了災難和耻辱,但也留下了與眾不同的城市規劃、建築,以及啤酒。

由於這種歷史糾葛,這個城市及都市的人民,對於德國有一種複雜的心情。德國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是也有留下的耻辱有待洗刷。當然,這個洗刷,不再是戰爭的報復,而是在其他方面戰勝他們。

張瑞敏在德國,就經歷過很複雜的心路歷程。

去和利勃海爾談判及簽約時,恰逢德國一個節日,有人放起了煙花。德方陪同人員說,這些煙花都是來自中國,雖然中國工業落後,但是你們四大發明非常棒。

德國人的本意本來是想讚譽,但是張瑞敏聽在心裡卻不是滋味。他暗下决心,“難道我們只能躺在祖先的四大發明上嗎?中國一定要有屬於自己的世界名牌!”

在談判的時候,張瑞敏幾次試圖壓價,但德國人絲毫不讓。並說:那你們不要買,我們日爾曼民族不幹就算了,要幹就是世界第一。(見《張瑞敏的內部培訓》,張瑞敏,青島日報2015-11-27)

生產線引進來後,張瑞敏專門召開了全廠的生產動員大會,並且給大家設立了一個目標:“要麼不幹,要幹就要爭第一!”

這個第一,不是中國第一,而是世界第一。

要知道,當時中國經濟發展水准和生產能力與世界已開發國家有天壤之別,大多數國人對外國要麼羡慕有加,要麼盲目崇拜,連平等相看的都很少,更別提在工業生產上戰勝對方,成為世界第一了。

1990年,海爾試圖向德國出口8000臺冰柜。但德國海關和商品檢測部門出於對中國產品的天然不信任,並不放行。後來海爾請了德國專家,把海爾的冰柜和德國市場上最好的冰柜放在一起,全部撕去標籤,進行盲評。結果,海爾在所有產品中得分最高,一下子征服了認真的德國人。

當年,海爾向德國出口了兩萬臺冰柜,並且價格比德國本土冰柜賣得還貴。

1997年,在德國科隆舉行的世界家電博覽會上,海爾向12比特德國經銷商發放了“海爾產品專營證書”。此類證書從來都是外國廠商發給中國經銷商,由中國工業企業發給外國經銷商的,這是第一次。

當時的合影照片,是海爾的人在前面坐一排,經銷商拿著證書在他們後面站一排。後來,一比特中央領導後來看到這張照片,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中國人坐著,才是真的站起來了。

拿下德國市場後,1998年,海爾又向美國進軍了。這個進軍,不是賣產品到美國,而是直接到美國去建廠。

當時中外合作通行的做法是:外國出資金和科技,中國出廠房和人力。中國生產出來的產品,如果要賣到國外,只能是幫助別人代工,貼別人的牌子。這樣也能賺很多錢,為國家創匯。

但張瑞敏有一個完全不同的目標,他說:我要創牌,不要創匯。

所以海爾的進軍美國,不僅僅是以“海爾”產品,而不是代工的管道賣到美國,而是直接把廠子建到美國去!也就是說,我們出資金和科技,美國出廠房和人力。

對中國製造業企業而言,這是一次開天闢地的嘗試。此前沒有人成功過,也沒有人認為張瑞敏能成功。消息傳開後,社會上一片反對之聲。有一篇流傳很廣的文章,很能代表當時的主要看法。該文寫道:

任何一項异地、異國投資,首先應該考慮的是自己與對方的比較優勢。美國的優勢在於科學與科技的領先(是否包括製冷科技?)。在全世界50項高科技領域裏,美國有40項以上處於世界遙遙領先地位。它的劣勢在於市場飽和、人力成本高昂。中國的優勢在廣闊的市場與低廉的人力成本。今天,海爾所做的這件事無異於舍己之優就彼之劣,以己之短擊敵之長,誠所謂揚短失長,優勢何在?(見《提醒張瑞敏》,李亞平,《中國企業家》雜誌,1999年7月)

平心而論,這種想法在當時並不算錯,其甚至屬於中國乃至世界人看法的主流。

但是,世界發展的道理是:悲觀者往往正確,但樂觀者往往成功。

面對種種質疑,張瑞敏絲毫不為所動。他說,我們研究過,按規律而言,到國外設廠起碼要賠8年,才有可能轉為盈利。那我們就準備虧8年。

但更難抵禦的反而不是失敗的風險,而是巨大的誘惑。當時美國的經銷商和張瑞敏說,你何必自己建廠呢?就直接在中國生產,拿到美國來,打我們的牌子,我幫你賣得更貴,賣得更多,讓你收入更高。

張瑞敏說:如果我為了這點小利的話,我永遠不會在全世界有自己的品牌。(見《張瑞敏:我閱讀是實用主義》,劉玉海文釗,經濟觀察報,2017年4月)。

後來,張瑞敏和海爾咬著牙堅持,整整虧了10年。壓力最大的那一年,由於海外項目的拖累,整個集團利潤率降到了1.2%,幾乎到了虧損邊緣。

但10年後,海爾成為了全球白色家電第一品牌。

5

覓道

1995年,海爾提出一個目標:要成為世界500强。

當時,海爾的主營業務收入為15億人民幣,創下了新的記錄。但是換算成美元,只有1.81億,離世界500强的最後一名道康寧公司(Dow Corning)的22億美元,還有12倍多的差距。

這個數據可能大家沒有概念。你可以換算成薪水來對比一下:假設你進入一家互聯網公司,一個月賺1.8萬,公司P8以上的大佬,最低的每個月都能賺22萬,然後你說,你的薪水要超過他,是不是瞬間就感覺很令人絕望?

但是張瑞敏就敢提。因為他已經建立了足够的自信。

他的自信,來源於公司過去多年的高速增長。而這些高速增長,來源於他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果我們說,馬雲以其眼光抓住了中國電子商務時代而創造了阿裡巴巴神話,馬化騰以其產品能力打造了社交軟件之王QQ和微信而創造了騰訊神話,李彥宏以其蒐索科技和競價排名商業模式而(一度)創造了百度神話,那麼張瑞敏,究竟是憑什麼而創造海爾神話的呢?

想來想去,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張瑞敏是憑藉其管理能力而創造海爾神話的。

與互聯網時代的風口論不同,對傳統製造企業而言,想要持續爆發性增長,要麼是發明了一種或多種很多人需要的重要產品,如愛迪生;要麼能把某種福斯消費品的生產成本大幅降低,如福特;要麼依靠超强的行銷維持產品的高銷量和高利潤,如寶潔。

如果做不到以上這些,那麼就只能依靠管理能力,把工人的創造性和潜力發揮到最大,把產品品質做到最佳,把生產成本壓倒最低。如日本的豐田。

在張瑞敏捕手青島電冰箱總廠的時候,做冰柜的中國公司有很多,甚至國家定點扶持的企業就有40家,做其他電器的更是不計其數,更何况全世界還有美國、德國、日本等全球知名品牌在虎視眈眈。

但後來為什麼是海爾跑出來了,做到了全球第一?

我認為,張瑞敏38年的管理之道,可以一言以蔽之,就是激發“自驅力”。

在其事業的前半段,也就是1984-2005年,他的管理關鍵字,可以歸結為“夢想”“責任”“習慣”;後半段,也就是2006年至今,除了上面的三個詞以外,再加一個“自主”。

講幾個例子:

1985年,張瑞敏帶了20名員工去德國利勃海爾公司培訓,當時與他們培訓班同時去的,還有全國其他兩個地方的兄弟組織。

當時出國一趟不容易,所以大家出去之後,都會花很多時間去遊玩、購物。只有海爾的人,認認真真學習,每天學到12點甚至淩晨2點,連週六日都不放過。德國的專家不禁感歎,青島來的人,和其他地方的人就是不一樣。

學成歸國,造出冰柜後,又要去跑銷路。當時,為了冰柜能打進北京西單商場,張瑞敏帶隊一趟一趟去公關。西單商場的採購負責人原本根本看不上這個來自青島的小廠產品,但經不住張瑞敏的軟磨硬泡,終於答應去看一趟。

到了張瑞敏等人住的飯店,他看到的是十幾個人住在最便宜的房間裏,上廁所都要打著傘去,因為樓上衛生間漏水。但這十幾個人眾星捧月地圍著中間的一臺冰柜,眼睛裏放著光芒。

這個負責人當場就决定進海爾的冰柜,因為他看到了這些人身體體現出一種不一樣的精神。這樣的人做出來的產品,肯定差不了。

類似情况還有好幾次。有外商來中國考察投資合作事宜,全中國跑了一圈,最後選中海爾。原因很簡單,他偷偷摸了海爾工廠裏擺的備用模具,發現上面沒有一點灰。

還有一次,在廣東,一比特海爾員工在給客戶送貨時,半路車壞了,離客戶家還有兩公里,當時正值夏季中午,沒有其他車經過,所以也搭不到車。最後,這位員工冒著38度的高溫,背著75公斤重的洗衣機,步行了兩公里,把洗衣機及時送到客戶家。他身上囙此而勒出了深深的痕迹,過了一個月才消掉。

為什麼這些普通員工,學習那麼自覺,工作那麼細心,服務那麼拼命?

就是因為張瑞敏不斷地給他們灌輸夢想,激發責任感,培養習慣。

夢想層面,張瑞敏不斷地告訴員工,我們要做第一,我們要成為世界五百强,我們要為中國創名牌,我們要打響“中國造”,我們要到已開發國家去和最優秀的棋手下棋。

他從來都不因為現實條件的不足而限制了自己的想像力。在欠債147萬,發不出薪水的時候,就敢引進投資一千多萬的大項目;在剛開始生產的時候,就敢說要做就做第一;在連500强最後一名的風都摸不著的時候,就說要進入500强;在全世界都不認可中國品牌的時候,就敢打出“海爾·中國造”……

而且更厲害的是,他不僅把這當成自己的夢想,更有本事把他灌輸到員工的腦海中,成為全公司大多數人的夢想。

責任層面,除了砸掉76臺問題冰柜這個最經典的例子外,張瑞敏還做了很多其他事情。

例如,為了鼓勵員工的微創新,他會用做出了創新的員工的名字來命名那些創新的東西,所以海爾會有“曉玲扳手”、“方燕鏡子”、“秀鳳卡座”等發明。

張瑞敏的得力副手楊綿綿,也是貫徹他這個理念的忠實擁躉。在一次例行檢查中,她發現某個冰柜裏殘留著一根頭髮。當即全廠停產整頓,並把所有已經裝箱待出庫的冰柜全部攔下,拆開重新檢查,完全沒問題才放行。

習慣層面,張瑞敏有一個最出名的管理方法,就是“日事日畢,日清日高”,大概意思就是今天的事情今天一定要做完,今天的工作一定要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的目標一定要比今天更高。

我認為,任何一個人能够做到這三點,那未來的成就一定了不起。如果一家企業都能做到這三點,那這家企業一定會發展成一家偉大的企業。

問題就在於,某一天做到這樣的事情雖然不難,但要一直堅持下去,就特別難。所以張瑞敏的一個理念就是:“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以上一整套的文化和做法,被張瑞敏總結為OEC管理法,不僅幫助海爾本身獲得了巨大成功,還屢次幫助一些瀕臨倒閉的企業起死回生。

在90年代,很多地方的國企或集體企業因管理不善而瀕臨倒閉。海爾接連收購了18家企業。

企業並購一向是個大難題,成功的不多。但海爾的18次收購,都大獲成功。

令人稱奇的是,海爾收購了這些企業,並不投入資金,也不投入設備,每次就是派幾個人,把海爾的OEC管理法複製過去,然後就讓對方扭虧為盈,重獲生機,堪稱神迹。

海爾的這套做法,被稱為“啟動休克魚”,在90年代就成為全世界管理學界和企業界研究的案例,多次登上哈佛商學院、沃頓商學院等全球知名商學院的講臺,並且得到全球最頂級的管理學者和企業家的認可。

但是張瑞敏並不滿足,在2005年9月,他又提出了一個全新的企業運作模式,起名叫“人單合一”。

所謂人單合一,“人”指員工,“單”指客戶的需求,“合一”指把人和用戶的需求緊密連接在一起。

張瑞敏希望通過這種模式,能打破傳統企業從上到下、一級指揮一級的“金字塔模式”或科層制,而形成一種全新的“網路化”運作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每個人自己去發現市場需求,自己去找客戶,去搶單滿足客戶需求,從而獲得利潤。

為了實踐這種模式,張瑞敏把海爾原來的組織架構全部打散,原來的高管和員工形成了一個個創業團隊,變身為“平臺主”“小微主”和“創客”,哪怕是財務、行政等後勤部門,都要自己去“找單”,自己去創造自己的利潤;海爾則從一個生產產品的公司,變成一個培養創客和服務創客的平臺。

用張瑞敏的話說,“人人都是CEO”。

為了實踐這一模式,2013年,海爾直接裁員1.6萬人,占公司全員的18%,2014年又裁了1萬人。但是按海爾的說法,這些人不是被裁,而是要轉換身份,要麼成為海爾內部的創業者,要麼就不適合創業而走人。

從2006年以來,可以說張瑞敏的大部分心思,都花在研究和實踐人單合一上面。他認為,世界曾經產生過改變世界的兩種最頂級的管理思想或模式,第一種是以福特為代表的流水線,第二種是由豐田創造的精益生產,而他現在在創造第三種模式:人單合一。

人單合一在海爾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發展,並且被張瑞敏應用到了日本和美國,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

海爾收購日本的三洋白電和美國的通用家電(GEA)後,如同此前在國內的並購一樣,不注資、不帶設備,甚至現在更進一步,連人都不派,直接就把人單合一模式給對方,要求全盤落實。

三洋白電和通用家電在被海爾收購之前,都是連年虧損,但是被海爾强行灌輸了人單合一模式後,三洋用了8個月扭虧為贏,而通用家電更是當年就從原來連續十年負增長,變成增長6%,利潤率從5%提高到22%,並購之後5年,GEA在還是那些人,還是那些設備的情况下,收入增長了將近一倍,利潤增長了近兩倍。

這些業績,也使得人單合一成為全世界競相研究的一個模式,讓張瑞敏成為可以比肩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韋爾奇等世界著名企業家的“管理大師”,成為中國企業家向外輸出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的第一人,甚至為英語貢獻了一個叫做“Rendanheyi”的管理學新詞。

但在國內,這套做法也引來了諸多爭議,不僅外部看不明白,內部很多人也是無所適從。我們從網上能找到的關於“在海爾工作是什麼體驗”的回答裏,占多數的是各種責備。

例如2019年的“海爾午睡事件”,由於海爾開除了4名中飯後午休的員工,一時引起網絡群嘲,在996本來就引起痛恨的大環境下,海爾被有些人罵成“當代周扒皮”,甚至有一種極端的聲音,把海爾稱作“青島市第二監獄”,以表達對其不滿。

6

老兵

張瑞敏在本世紀初,曾經達到過名譽的頂峰。在中國,他的產品走進千家萬戶,他本人也幾乎沒有負面新聞,由於海爾在全球為中國以及中國品牌獲得的榮譽,他幾乎是民族英雄般的存在。

在當時人們的心中,他的地位和功績,絲毫不亞於2004年左右的柳傳志和2018年左右的任正非。甚至還有一部名為《首席執行官》的電影,專門來歌頌他。

但是後來,隨著互聯網的興起,馬雲、李彥宏、馬化騰等佔據了舞臺的中央;到移動互聯網時代,更已經是雷軍、王興、張一鳴、黃崢等的天下。

傳統製造業領域,除了董明珠以極其高調的姿態繼續出現在大家面前之外,其他人基本上都隱藏在巨量的資訊之下,很少能見到關於他們的新聞。

除了少數投資者、管理研究者、業內人士、財經媒體從業者以外,福斯基本上已經不太關注張瑞敏和海爾。只是隱隱約約覺得,張瑞敏似乎落伍了,海爾似乎已經衰敗了。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從公司而言,海爾連續12年被評為世界家電第一品牌,連續三年在世界500强的排名攀升,現時位居第405名。

這個名次雖然並不靠前,但是要知道,進入500排名的“海爾智家”,只不過是海爾集團旗下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除了海爾智家以外,海爾大家庭裡面,還有海爾電器、海爾生物醫療、盈康生命、日日順、雷神科技、青島有屋等眾多上市或准上市企業。

所以海爾不僅沒有衰敗,反而還在越變越强。

從個人而言,張瑞敏在國際上的名氣可能比在國內大得多。全世界前10名的商學院都在研究他的思想和企業案例,世界最頂級的管理學思想者都對他讚譽有加,如邁克爾·波特稱“張瑞敏是偉大的戰畧思想家”,加裏·哈默認為“張瑞敏的思想是顛覆和超前的”。

中國知名財經媒體人秦朔認為,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管理學上還沒有幾個企業家對世界產生過重大影響,只有張瑞敏的人單合一,真正產生了世界級的管理上的影響。

秦朔介紹道,他曾經參加過一些國際上的討論,那些世界級的管理學家,如加里·哈默,在聽到張瑞敏在中國被質疑時,覺得很憤怒,他們不能理解,你們(中國人)身邊有這麼一個寶貝,為什麼你們還要質疑?(見《海爾集團張瑞敏破繭重生》,深圳衛視《創新者》第2集,主持人陳姝婷)

我認為,張瑞敏的追求,早已經超越了製造一個好產品,或者打造一家好公司,而是已經進入到“求道”的層面。

他求的是“管理之道”。

甚至可以說,張瑞敏是為道而生,而不是為海爾而生。海爾只是他實踐道的一個平臺;海爾的成功,只是他的道用於實踐產生的一個結果。

張瑞敏說,福特模式下的人是“經濟人”,豐田模式下的人是“社會人”,而人單合一模式下的人,是“自主人”。

自信分析,我們會發現,張瑞敏所總結的三類模式下的三類人,恰好暗含了人需要處理的三種關係:人與物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我的關係。

這在哲學上,倒確實是不同層次的遞進。不知道張瑞敏有沒有想到這一點。

現時,張瑞敏已經73歲,他依然走在求道的路上。他的道在海爾及其收購的企業取得了成功,但能否長久成功,還有待進一步的觀察。

而張瑞敏的夢想,遠遠不止於此,他不僅希望人單合一在海爾成功,更是希望能讓這種模式普適化,成為全世界企業都可以用的東西。

中國古人講究“三不朽”,如果我們認為“三不朽”不僅僅局限於政治、軍事、文化等領域,而是可以拓展到商業領域的話,那麼,張瑞敏的追求,早已超越了海爾這麼一家企業的立功,而是要進入到要立德、立言的更高層次了。

這個理想,大則大已,他能實現嗎?

我不知道。

但是我知道他曾經在多個場合引用過的一句話:“老兵永不死,只是淡出舞臺”(Old soldier never die,they just fade away,出自美國歌曲,因曾被麥克亞瑟引用而知名)。

作為一個73歲的老人,張瑞敏早晚會淡出舞臺。

但是作為企業管理的一名老兵,他將永遠不死。

關於本文

作者:何加鹽

來源:何加鹽(ID:ihejiayan)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創平臺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