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番禺骨傷科醫生烏蒙山區顯身手

養生健康 90℃ 0
摘要:今年1月,廣州番禺區中醫院骨傷科醫生曾巧被派遣到貴州省赫章縣中醫院,開啟了為期一年的醫療幫扶工作。幫扶期間,曾巧傾心盡力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高水准醫療團隊。然而,曾巧到了赫章縣中醫院之後,還是為該醫院落後的醫療條件感到驚訝,與番禺區中醫院相比起碼落後二十年,他深感任重而道遠。曾巧在赫章縣中醫院工作中發現,本土醫生能做創傷類手術,骨幹醫生能做關節類手術,而脊柱類手術基本無能為力。

今年1月,廣州番禺區中醫院骨傷科醫生曾巧被派遣到貴州省赫章縣中醫院,開啟了為期一年的醫療幫扶工作。幫扶期間,曾巧傾心盡力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高水准醫療團隊。

在曾巧未派遣到赫章縣中醫院之前,得益於東西部扶貧合作政策,番禺區中醫院通過組團式、分批次、訂單式對赫章縣中醫院進行幫扶,使赫章縣中醫院的醫療環境進一步得到改善,醫療水准得到了明顯提升,該院的骨傷科成為當地的最强骨傷科之一。然而,曾巧到了赫章縣中醫院之後,還是為該醫院落後的醫療條件感到驚訝,與番禺區中醫院相比起碼落後二十年,他深感任重而道遠。

曾巧在赫章縣中醫院工作中發現,本土醫生能做創傷類手術,骨幹醫生能做關節類手術,而脊柱類手術基本無能為力。曾巧到赫章縣中醫院第一個星期就做了一個脊柱手術,實現了從無到有。為提高赫章縣中醫院骨傷科的醫療科技水准,曾巧擬定了骨傷科發展計畫,一是把科技留下來,二是把團隊建起來,三是把專科分出來。曾巧認為,雖然要付出很多心血,但只要有人才、有科技,骨傷科一定會駛入發展的快車道。

曾巧毫無保留地把經驗科技教授給本土醫生,並收了兩個徒弟,幫他們製定職業規劃,親自給他們提建議、做指導,鼓勵他們精進科技,提高臨床綜合能力,更好地為赫章縣人民群眾服務。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他的兩個徒弟已經能够獨立完成一些脊柱手術。“師傅就像我的大哥一樣,跟他在一起不僅學到了科技,在醫德醫風方面也給我們樹立了榜樣。”徒弟成孟說,曾巧為了他們養成學習的習慣,督促他們每個星期看10個手術視頻、每個月看10篇專科文章、三個月看1本專著,還自己掏錢給他們買書。

針對骨傷科沒有分專科的現象,曾巧把骨傷科分為脊柱專科、關節專科、創傷專科,通過加强骨傷科特色專科建設,提高專業科技水准、優化服務流程,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水平,更好地為患者服務。“這樣分科的效果非常明顯,每個醫生馬上就能手術,以後在擅長的領域不斷提升科技。”曾巧說。

人才隊伍建設是醫院發展的基礎,努力打造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高水准醫療團隊是曾巧開展醫療幫扶的心願。在他的努力下,赫章縣中醫院骨傷科的醫療服務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即使我們都走了,他們也能為赫章縣骨傷科的病人服務,我想我們的使命就完成了。”看著逐漸成熟的徒弟,曾巧充滿了期待。

如今,距離曾巧結束幫扶只有約兩個月的時間了,他說他將珍惜剩下的時間,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為赫章縣醫療事業盡綿薄之力。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肖桂來通訊員王漢文劉毅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波肖桂來通訊員王漢文劉毅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吳多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