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眼下在新疆,大多數該收穫的作物都已經收穫了。不過在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一種被稱為“沙漠人參”的植物肉蓯蓉才剛剛開始采挖。說到肉蓯蓉,很多人對它還真不熟悉。它除了能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外,還能改善沙漠生態。總臺記者崔寧現在就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的肉蓯蓉采挖現場,請她給我們介紹一下那裡的情况。
新疆是我國沙漠面積最大的省份,166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面積就超過了四分之一。這兩年,新疆大力發展沙漠經濟,種植沙區特色作物,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讓越來越多的人從中受益。
這位正忙著教村民們采挖肉蓯蓉的是吐爾孫江,今年56歲。自從幾年前當地開始在沙漠裏的梭梭根下大規模接種肉蓯蓉後,他就開始學習種植技術,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每年秋季,靠采挖肉蓯蓉,吐爾孫江就有兩萬多元的收入。因為他為人實在,人緣好,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聯系他,他也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村民勞務經紀人。
新疆巴州且末縣村民吐爾孫江·斯迪克:我們有個群。
記者:你們有個群?我看看,群裏有多少人?
新疆巴州且末縣村民吐爾孫江·斯迪克:200多(人),光幹活的。
記者:一個人能掙多少錢?
新疆巴州且末縣村民吐爾孫江·斯迪克:現在有些五六百的也有,二三百的也有,不低於一百七八。
記者:一天?那大家都挺樂意幹這個的是不是?
新疆巴州且末縣村民吐爾孫江·斯迪克:不累,他們高興,有些人一冬天和老婆兩口子掙了兩三萬塊錢,我們生活也好了,政策好嘛。
現時,且末縣肉蓯蓉接種面積達8.3萬畝。除了吐爾孫江所在的巴州且末縣,這幾天,新疆喀什、吐魯番、于田等地的肉蓯蓉也陸續豐收,種植面積超過80萬畝。作為一種寄生植物,肉蓯蓉寄生的梭梭、紅柳等喬、灌木有强大的防風固沙能力,也大大改善了生態環境。
“十三五”以來,新疆已有2400多萬畝沙化土地得到治理,肉蓯蓉、沙棘、枸杞等沙區特色經濟作物也不斷增加,相關深加工企業達到150多家,並帶動加工、儲藏、運輸、銷售等產業鏈發展。新疆還出臺了《加快推進沙漠經濟創新發展的工作方案》,計畫到2025年,基本解决沙漠經濟規模化程度低、綜合效益不高、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實現生態經濟雙豐收。
來源:央視網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