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的她,從胃痛到查出胃癌僅3周!醫生:這5種人最危險,快警惕

養生健康 67℃ 0
摘要:36歲劉女士是一比特家庭主婦,平時她烟酒不沾,生活習慣還算健康。拖了3個星期後,2020年1月份,她終於决定去醫院看病,醫生建議做無痛胃鏡。這是她第一次做胃鏡,結果卻猶如晴天霹靂——劉女士患上了胃印戒細胞癌,局部晚期,伴周圍淋巴結轉移。醫生歎了口氣,建議儘快手術。說到胃印戒細胞癌和“皮革胃”,很多人會想起34歲網路歌手吾恩的故事。這種胃癌到底有多兇險,連醫生都歎氣?

36歲劉女士是一比特家庭主婦,平時她烟酒不沾,生活習慣還算健康。

2019年年底,她總感覺胃痛,吃完飯肚子就脹,“好像有東西頂著”。

拖了3個星期後,2020年1月份,她終於决定去醫院看病,醫生建議做無痛胃鏡。

這是她第一次做胃鏡,結果卻猶如晴天霹靂——劉女士患上了胃印戒細胞癌,局部晚期,伴周圍淋巴結轉移。醫生歎了口氣,建議儘快手術。

說到胃印戒細胞癌和“皮革胃”,很多人會想起34歲網路歌手吾恩的故事。

相信很多人在同情惋惜之餘,也是第一次聽說“皮革胃”“印戒細胞癌”這樣奇怪的病名。

這種胃癌到底有多兇險,連醫生都歎氣?其實,年輕人尤其要看一看。

“皮革胃”就是胃癌的一種類型

用“皮革”形容消化道惡性腫瘤,最早是1854年由英國外科醫生威廉·布林頓(William Brinton)提出的。

但皮革並不只是胃的專屬,還有“皮革結腸”、“皮革直腸”等,顧名思義就是像皮革一樣僵硬、沒有彈性。

皮革胃,是進展期胃癌的一種類型。

這個階段一般屬於中、晚期,男性比女性更多見。

這種癌細胞生長不會像“瘤子”一樣隆起,也不會形成深潰瘍,而是向胃壁各層彌漫、滲透。

胃壁變厚、變硬,逐漸變得像皮革一樣僵硬,仿佛練就了“金剛不壞之身”。

胃黏膜上的“小褶子”(皺襞)消失了,胃腔也縮小了,所以吃不下東西、經常肚子脹。

到了晚期,大多數病人的胃已基本失去蠕動功能,就像個皮口袋,所以也叫“革囊胃”。

在皮革胃的病理活檢報告上,絕大多數寫著“低分化癌”“未分化癌”或“印戒細胞癌”,惡性程度很高。

“印戒細胞癌”又是啥意思呢?

簡單來說,這是胃癌的一種組織學分型,就是看“癌組織細胞的長相”來决定分型。

印戒細胞癌是腺癌家族的小弟,其他兄弟姐妹還包括乳頭狀、管狀、黏液腺癌。

跟腺癌家族並列的,是腺鱗癌、鱗癌和未分化癌。

由於印戒細胞癌的細胞裏充滿黏液,細胞核都被擠到了一邊,看上去就像個戒指,所以才有這個名字。

印戒細胞癌惡性程度高、侵襲力强、進展快,是胃癌的特殊類型。

進展期印戒細胞癌常出現明顯纖維化或硬化,發現較晚的,整個胃都可能變得像“皮革”。

所以,印戒細胞癌和“皮革胃”就像一對難兄難弟,經常同時出現。

胃印戒細胞癌也喜歡年輕人,但更偏愛年輕女性。這一點,和皮革胃男性多見不一樣。

這可能和年輕女性雌激素代謝旺盛有關,姑娘們一定要多加留意!

“皮革胃”很狡猾,善於潜伏和偽裝

“皮革胃”雖然兇險,症狀卻非常隱匿,不容易在早期發現。

在早期,多數病人甚至沒有明顯症狀,可能只是感覺飯量小了、吃東西很快就飽了等等。

部分病人會出現上腹不適、吃完飯肚子飽脹、食欲下降、噁心,或類似潰瘍病的症狀。

隨著病情發展,才會出現上腹疼痛加重、體重減輕、乏力等症狀。

但是很遺憾,多數人都是等到胃很痛、身體消瘦才去看病,這時候查出來已經是中、晚期,甚至已經發生了淋巴結轉移

這也是為什麼“皮革胃”早期病人很少的原因。

不同的“皮革胃”,有沒有不同的症狀呢?

有,那是因為腫瘤所在的部位不一樣。

比如,病灶在賁門、胃底(都在胃上部)的人,可出現吞咽困難逐漸加重、胸骨後疼痛;

病灶在幽門(胃下部)的人,會出現嘔吐宿食(吃完幾小時才嘔吐出來)等表現;

如果出現持續肚子痛、鎖骨上淋巴結腫大、腹水、腹部包塊等,可能提示癌細胞已經擴散,這些都是胃癌中晚期的表現。

“皮革胃”的檢查手段,基本就是胃腸造影、胃鏡、超聲、CT這幾種。

雖然很多病人都是做胃鏡第一次發現,但有時,胃鏡和活檢結果也可能是陰性,騙過了醫生的眼睛。

這時候,結合鋇餐檢查(胃腸X線雙重造影)、超聲和CT等其他檢查,可以幫助確診、判斷癌細胞是否已轉移[1]。

“皮革胃”應該要怎麼治?

很遺憾的是,“皮革胃”往往病程短、發展快、治療效果和結局都不太好。

生存時間一般不超過一年,多數患者從去醫院看病到死亡,也就3個月到半年的時間。

所以一旦確診,要儘早手術治療,盡可能做根治性切除手術。

部分胃或全胃被切除後,醫生會把剩餘的胃、腸和食管兩端連起來,這就叫做“重建消化道”。

如果原發病灶已經轉移,無法切除,也要盡可能進行姑息性手術,同時輔以化療改善患者症狀,讓腫瘤長得慢一些。

當然,醫生會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綜合治療。所有治療的目標,都是減緩疾病進展,幫助病人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

重中之重,是預防和早發現

我國的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在世界前列,而且有年輕化趨勢,與遺傳、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

如果有以下情况任意一條,可能是胃癌的高危人群[2]:

在胃癌高發地區(如西北地方、東南沿海地區)

父母、兄妹等一級親屬有胃癌病史;

有幽門螺桿菌感染;

之前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肥厚性胃炎、胃息肉、胃潰瘍、惡性貧血等疾病;

吃飯重口味(高鹽飲食)、長期吃醃制食品、蔬菜水果吃太少、吸烟、重度飲酒等等。

對於高危人群,建議從40歲起,定期做胃鏡檢查。

對於低風險的普通人,也不能掉以輕心。如果出現上腹痛、反酸、燒心、噁心、吞咽困難、貧血、黑便、不明原因消瘦等症狀,都要儘早去做胃鏡

只有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生存時間。

在這裡也想提醒各位年輕人,別以為你年輕就能扛!身體裏的危機,都是在不知不覺中累積起來的。

正是因為你年輕,更應該注意健康飲食、遠離烟酒、規律作息、合理運動、定期體檢。只有這樣,才能讓癌症離你遠一點!

參考文獻:

[1]葉穎劍,譚詩雲,蔡歐.超聲內鏡下引導下細針穿刺活檢術對胃鏡下病理陰性皮革胃患者的診斷價值[J].中華胃腸外科雜誌,2018,21(5):578-580.

[2]中國早期胃癌篩查流程專家共識意見(草案2017年,上海)[J].中華消化內鏡雜誌,35(2):77-88.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蒐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