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記憶裏,江蘇華西村就是一個“烏托邦式”的存在。
家家住別墅,人人開豪車,戶戶存款過百萬,吃飯看病上學統統不花錢……
這樣的“美夢”一度在華西村真實上演。作為中國最富有的村莊之一,
據說,這裡的富裕程度已經達到了在路上遇到華西村的人,這個人銀行帳號裏沒有1000萬,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華西村的人,最窮的也帳戶餘額也有600萬,可事實究竟是這樣嗎?
到底是什麼讓華西村的人從一窮二白成為富得流油,讓華西村聞名天下?而華西村發家致富的秘密究竟是什麼?
這些都離不開一個覈心人物,華西村前村委書記——吳仁寶,他所具有的超前眼光和精准預測,使得華西村成功抓住機遇。
可就是這麼一個村,為何至今少有人提及。這究竟是華西村的落寞還是當地人們的低調?
矢志不渝,迎難而上
華西村的飛躍發展離不開村委書記吳仁寶。在1961年左右,華西村為華西大隊,在那個時期,全國大多犯了浮誇風的錯誤,雖然完善了水利工程,提高當地產量,提高了人們的收入,但虛報生產數額,讓人們苦不堪言。
可就是這個時期,吳仁寶堅持農村的發展要因時制宜,實事求是。這就是華西村較其他村壓力小的原因。
1969年,吳仁寶再一次感覺僅僅依靠農業發展是不行的,他帶領村民弄了一個五金加工廠,在國內很有市場,完成了基本的資本積累。
11年後吳仁寶進行貸款投資,使華西村在沒有進行生產的前提下賺取差價。
這三次的行動使華西村一次又一次積累財富,擁有比其他地區更優越地發展基礎。這一切都歸功於華西村的村委書記吳仁寶。
在那個時代,一個具有長遠眼界的人比其他任何因素都要重要,正因為吳仁寶的獨特眼光,才使華西村在中國社會上名聲大噪,陸續發展其他產業。
這些種種導致華西村富有“天下第一村”的稱號,千禧年時,華西村的收入就高達300億,幾乎村裡人人都是富豪,創下了一個神話。
到了2012年,華西村總收入524.5億,每戶存款早就超過了100萬。
華西村的神話由此傳開,名揚海內外,“天下第一村”成為共同富裕的典範。
村黨委書記吳仁寶常說一句話:“一個人富不算富,集體富才算富,村富不算富,國富才算富。”就是這樣,華西村富裕後,幫助其他村給予資金、科技的幫扶。
日暮途窮,一蹶不振
在當時的條件下,可就是這麼一個富可敵國的華西村,由於轉折失誤,錯過了更好地發展,就如同舊社會固步自封一樣。
在2016年以來,華西村資產逐漸下降,據說,現在的華西村是負債累累。
作為華西村的第一代操盤手,吳仁寶以鋼鐵工業、紡織等為主要產業支柱和財富來源,實現了華西村的蛻變。
但吳仁寶之後的第二代操盤手,顯然沒有同等的魄力和運氣。2003年7月,吳仁寶四子吳協恩全票當選華西村黨委書記、華西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自此之後,華西村的工廠被逐步關停,發展方向開始轉向金融投資、旅遊服務、遠洋海工等新興產業。
與其說是變革,不如說是無奈。2008年是華西村走到巔峰後的轉捩點,在那之後,華西村賴以發家的紡織,鋼鐵都成了夕陽產業,開始走下坡路。
吳仁寶留下的三大基業——鋼鐵、紡織和旅遊,都成了過去式。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截至2018年,華西集團的負債率高達30%,收入下降,2020年的新冠疫情讓華西村的旅遊業備受打擊。今年2月末更是爆出華西村某廣場人群冒雨排長隊,疑似辦理財務方面的手續。網友質疑華西村遭“擠兌”,資金出現問題。
2013年吳仁寶書記去世,將接力棒交給自己的兒子吳協恩,吳協恩的威望、決策能力和發展眼光都遠不如父親吳仁寶。
吳協恩時代的金融投資,與其說是轉型,不如說是“病急亂投醫”。房地產、互聯網、金融……什麼熱就投資什麼,到頭來欠一屁股債。
幾年前那篇題為《中國最富村負債389億,天下第一村華西村到底經曆了什麼?》的文章更是讓華西村的窘狀暴露無遺。
事實證明,如果沒有良好的管理,金山銀山也會被敗掉。
如今看來,華西村成功的最大原因,來源於改革開放的浪潮,來源於時代給予的紅利。而一旦華西村走上家族式管理的老路,失敗似乎是一種必然。
隨著中國經濟的大踏步前進,很多鄉鎮村落取得的發展不遜於華西村,在未來時代的浪潮中,華西村很有可能會回歸到普通鄉村的一員。而中國第一村的美名,他們或許將再也無力承擔。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