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珍稀旗艦物種何時轉危為安?

河北 79℃ 0
摘要:隨著長江大保護特別是長江十年禁漁的實施,長江部分珍稀旗艦物種大幅衰退的趨勢初步遏制。專家認為,長江十年禁漁是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邁出的一大步,要進一步鞏固拓展禁漁成果,綜合資源形成合力,採取綜合措施加大瀕危水生生物“保種”力度,大力開展種群重建研究和實踐,努力使在長江生活了超億年的旗艦物種轉危為安。

隨著長江大保護特別是長江十年禁漁的實施,長江部分珍稀旗艦物種大幅衰退的趨勢初步遏制。但保護形勢依然不容樂觀:白鱘、白鱀豚、鰣魚、鯮魚等滅絕多年,中華鱘已連續4年未發現自然繁殖,長江鱘野生種群幾乎絕跡,長江江豚極度瀕危……

專家認為,長江十年禁漁是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邁出的一大步,要進一步鞏固拓展禁漁成果,綜合資源形成合力,採取綜合措施加大瀕危水生生物“保種”力度,大力開展種群重建研究和實踐,努力使在長江生活了超億年的旗艦物種轉危為安。

珍稀旗艦物種境况有喜也有憂

根據中央部署,從2021年1月1日零時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開始實行“十年禁漁”。長江流域禁捕1/3以上任務在湖北,2.6萬多名湖北漁民告別“江湖”,轉身上岸。

人類呵護自然,自然反哺人類。長江“十年禁漁”全面推行僅半年多,長江、漢江湖北段魚多了,江豚多了,一些多年不見的珍稀魚類又出現了。

6月,科研人員在長江嘉魚段調查監測到1尾刀鱭,這是30年來第2次監測到刀鱭上溯到長江湖北段。隨後,有羣衆拍攝了一段江豚躍出漢江潜江段江面的視頻,這是近30年來湖北省潜江市首次發現江豚活動。

長江江豚媽媽和小江豚在水中遊動。新華社記者肖藝九攝

今年以來,長江江豚屢屢現身長江湖北段。在宜昌,江豚成群出遊、江豚母子同遊、懷孕江豚獨遊的視頻引來眾多關注;在武漢,城區江段多次出現江豚踪影,引起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和市民的關注;在荊州,江豚群體不斷擴大,成為江豚遷地保護典範。在長江沿線的南京、鎮江等地及洞庭湖、鄱陽湖等通江湖泊均有江豚出沒,種群數量之多、出現頻率之高讓人振奮。

專家表示,江豚現身反映出長江、漢江禁捕工作帶來的生態環境改善。“江豚主食小型魚類,長江‘十年禁漁’使得江豚餌料增多,為江豚回歸提供了保障。”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克雄說。

位於中國湖北石首的湖北長江天鹅洲白鰭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名工作人員在餵食江豚。圖片由湖北省林業局提供

江豚頻頻現身,紅嘴鷗成群出現,麋鹿種群不斷擴大,洞庭湖、鄱陽湖等重要湖泊和濕地越冬候鳥逐年增多……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明顯,長江大保護一定程度遏制了環境加速惡化的趨勢。

然而,仍有不少長江珍稀旗艦物種境况堪憂。2019年底,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危起偉等人發表的一篇論文中,“長江白鱘已滅絕”的結論引發廣泛關注。危起偉表示,2003年之後,白鱘已經絕跡。滅絕結論經過了長期嚴謹的科學論證,並經過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評估。

白鱘的滅絕意味著長江又一特有物種消失,長江水生旗艦物種中原來僅有的4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近乎“全軍覆沒”。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所長鄒桂偉介紹,白鱀豚先於白鱘,於2007年被宣佈功能性滅絕;長江鱘野生個體僅存20尾;2013、2015、2017、2018、2019和2020年中華鱘自然繁殖活動中斷,物種延續岌岌可危。

前不久陞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江豚,境况也不容樂觀。2017年科考結果顯示,江豚種群數量約為1012頭,僅相當於大熊猫的一半。多位專家認為,近年江豚比之前活躍,但數量是否有所增長,要再組織科考評估。可以肯定的是,江豚極度瀕危的狀況沒有改變、依然嚴峻。

在湖北省宜昌市江邊,長江江豚在水中嬉戲。新華社記者肖藝九攝

此外,鄒桂偉介紹,與歷史分佈魚類相比,長江重點禁捕水域歷史有分佈而近4年未採集到的魚類124種,隸屬9目16科,占總種類數的29%,包括長江特有種75種、瀕危種32種、國家保護動物2種。

“長江生態和生物多樣性問題很複雜,物種的衰退甚至滅絕折射出生態系統的狀態,但物種滅絕是累積過程,不能完全反映長江近幾年的生態現狀。”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水生態研究所所長常劍波說,“長江大保護是長期的,生態變化也是長期積累的。”

透視三種主要保護手段

危起偉說,短短幾十年間,白鱘、白鱀豚、鰣魚、鯮魚等在長江存活了成千上萬年的物種紛紛滅絕,說明前些年生態系統急劇惡化。“逝者已逝。最重要的是搞清楚物種滅絕的原因,想辦法保住剩下的瀕危物種。”

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增殖放流是長江珍稀旗艦物種保護的主要手段。數十年來,有關部門、科研單位和企業持續發力,特別是2015年以來,農業農村部先後出臺《中華鱘拯救行動計劃(2015-2030年)》《長江江豚拯救行動計劃(2016-2025)》《長江鱘(達氏鱘)拯救行動計畫(2018—2035)》。江豚遷地保護,中華鱘、長江鱘人工繁殖成效明顯。

“人工繁育成功挽救了長江鱘,為種群重建帶來了希望。”鄒桂偉說。

然而,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調查發現,當前三種主要保護手段效果明顯,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物種保護形勢仍不容樂觀。

中華鱘從放流通道滑入長江。新華社發(鄭家裕攝)

就地保護方面,長江水域生態系統人類干擾不可避免,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與水生生物保護分屬不同部門管理,保護區管理難;由於建壩、航運、挖砂、圍湖、地表硬化等人類活動的影響,長江水生態系統顯著改變。大壩阻隔、水庫建設致區域水文變化、水工和航道建設致河床改變,帶來難以消除的生態格局改變。

西南大學漁業資源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姚維志說,長江上游幹流及多數一、二級支流進行了水電開發,河流的自然聯通被阻斷,漁業部門與科研單位開展了設定人工魚巢和人工魚礁等生境修復試驗。“但因缺乏強制性規範或標準、發電企業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相關科技支撐不足、資金缺乏等原因,生境修復最重要的措施中,河道聯通恢復尚未起步,水庫分層取水還在試點,電站下泄生態流量基本沒有落實。”姚維志說。

遷地保護方面,雖然中華鱘、長江鱘先後實現全人工繁殖,遷地保護科技取得突破,但人工保種場地、人工、資金等投入大,保種困難。專家介紹,全國10齡中華鱘子一代2000尾,體格嚴重偏小、成熟比例不高;長江鱘子一代親魚2000尾、子二代親魚1000尾,繁育利用不够。

在宜昌舉行的長江魚類資源增殖放流活動中,工作人員將一條大中華鱘放流長江。新華社發(文振效攝)

知名江豚研究專家、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丁說,江豚遷地保護成效明顯,中科院水生所的江豚研究和人工繁殖取得了很大進展,但現有研究基地設施陳舊且規模太小,無法滿足需要。長江幹流3處江豚遷地保護區中,有的已與長江幹流隔離,幹流對遷地保護區基本喪失補充水源、改善水質、補充早期魚類資源的功能。

增殖放流規模嚴重不足、效果不佳。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黨組書記魏琦說,中華鱘增殖放流規模遠不能滿足需要。1983年實現葛洲壩下中華鱘自然繁殖以來,累計放流至長江中約700萬尾,其中有50%為剛孵出的中華鱘幼苗,增殖效果有限。“國家財政沒有專門列支中華鱘人工增殖放流資金,珍稀水生動物放流資金被逐年縮減。”

“中華鱘這個案例讓人比較沮喪,忙得滿頭大汗,沒什麼效果。”常劍波說,“從現在的監測看,以前放的700萬尾基本沒有繁殖能力。過去應景式的增殖放流,只能起文宣教育的作用,對種群恢複作用不大。”

3月28日,志願者在長江荊州江段放流中華鱘。(黃志剛攝)

“寫”好落實的文章

受訪專家認為,隨著長江大保護的持續深入,各級政府和社會公眾對長江珍稀物種保護的認識越來越到位,保護路徑也已基本明晰,現在要做的就是進一步綜合資源,加强科學研究,做好落實的文章,把經過實踐檢驗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落實落細落到位。

理順體制機制,加强科學研究,綜合資源形成合力。多位專家認為,人類逐水而居,水生生物很難像陸生動物那樣隔離保護,要加大重點水生生物棲息地保護,就要理順棲息地與物種保護部門的關係,形成有機融合的整體。

常劍波建議,抓緊開展中華鱘、長江鱘、江豚等種群重建的研究,創新開展種群重建實驗;建議設立長江實驗室,進一步綜合科研資源,為物種保護提供强大科學支撐。

放流到長江中的中華鱘。新華社發(鄭家裕攝)

落實好長江十年禁漁,儘量降低人類活動的負面影響。中科院院士曹文宣說,長江禁漁十年是長江休養生息的基礎性措施,必須抓牢抓實,嚴防反彈。

姚維志建議,強制各支流現有引水式電站按要求下泄生態流量;實施分層取水,避免引水式電站下泄水出現缺氧化低溫化現象;開展引水式水電站魚類生存環境修復試驗。“種群重建,恢復其早期生活史場所,一要去硬化、自然化,二要保護好濕地。”常劍波說。

採取綜合措施加大“保種”力度。常劍波建議,對瀕危水生生物建立科學的“保種”計畫,以便適時重建它們的野外種群。科學研究已經表明,中華鱘等物種對聲光敏感,現時唯一的中華鱘產卵場離城區過近,一方面要極力控制聲光污染,另一方面可採取措施給中華鱘開闢新的產卵場。

專家呼籲,强力落實中華鱘、江豚和長江鱘拯救行動計畫,“既要打雷也要下雨”,把計畫落到實處;要加大人力、資金、政策保障力度,有計劃、有步驟、成規模開展人工繁殖和增殖放流;要堅持流域生態系統的整體保護,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協同保護,逐步修復長江生態環境。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