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交上周年答卷

湖南 78℃ 0
摘要:長沙作為全國46個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試點城市之一,2020年10月出臺了《長沙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垃圾分類進入“強制時代”。

2020年10月出臺管理條例,垃圾分類進入“強制時代”

長沙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交上周年答卷

長沙作為全國46個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試點城市之一,2020年10月出臺了《長沙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垃圾分類進入“強制時代”。一年時間過去,效果如何?

記者從長沙市城管執法局獲悉,2021年9月,全市居民個人和組織產生生活垃圾約1.1萬餘噸/日,回收利用率達38.21%。其中,廚餘垃圾1900餘噸/日,可回收物3000餘噸/日,有害垃圾約1噸/日,其他垃圾約6900噸/日。與2020年9月相比,廚餘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日均分類回收量分別同比增長17%、90%和23%,其他垃圾日均處置量下降1.3%,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置量實現“三增一减”,成效初顯。

  撤桶並點,把垃圾關進厢房

源頭分不好,中後端將前功盡棄。長沙垃圾源頭分類有什麼新舉措?

刷卡開門、自動稱重、換取積分……即使在颳風下雨的早晨,岳麓區湘騰琴島社區的生活垃圾厢房前,撐傘趕來扔垃圾的居民依然絡繹不絕。

“現在大家都很自覺,分得清楚。”70歲的居民陳淑元在廚房放了廚餘垃圾桶和其他垃圾兩個垃圾桶,每天在早上7:00-9:00和晚上6:00-8:30兩個時間段,到150米左右遠的智慧垃圾厢房刷卡投放垃圾,獲取積分。

湘騰琴島社區有6棟居民樓,690戶居民,以前居民習慣把垃圾扔在單元樓下垃圾桶,不僅易產生异味,滋生蚊蟲,也給物業人員新增了工作强度。今年4月10日,社區取消原有的36處垃圾投放點,統一歸集到一個垃圾厢房集中投放,正式進入垃圾分類“撤桶並點+定時定點投放”新模式。

“社區環境好多了,居民關係更融洽啦!”65歲的志願者林映日介紹,剛開始實施時,有些居民不習慣,隨處丟垃圾時有發生,志願者上門勸導,一來一往中,大家慢慢接受並參與。

“可回收物分出量大幅度提升,大家投放的積極性和準確率都越來越高了。”岳麓區鹹嘉湖街道白鶴咀社區黨總支書記凡素瓊介紹,社區其他垃圾日清運量由原來的七八十桶下降到現在的五六十桶左右,而廚餘垃圾從以前的三四桶上升至12桶。

把垃圾關進厢房,實施“撤桶並點、定時定點”是今年長沙推進生活垃圾工作的重要舉措。現時,長沙市已經推出了集中投放點(厢房),截至今年9月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8.21%;家庭廚餘垃圾日進場量也從2019年4月的200多噸穩定上升到900餘噸。

長沙市城管執法局固廢管理處處長鐘庭介紹,長沙4000多個居民社區實現了垃圾分類全覆蓋,今年計畫完成500個厢房建設,後續3年,長沙持續推進社區居民生活垃圾厢房建設,把垃圾關進厢房。

  專車專運,垃圾點對點送達

“源頭分好了,中端運輸是否存在混運情况?”這是以往居民關心的問題。

長沙縣湘龍街道湘龍家園社區是該縣較大的社區,有218棟樓房,812戶居民,2000餘人。今年6月,該社區把此前240組垃圾桶歸集到25個垃圾集中投放點。

偌大的社區,如何避免垃圾運輸混轉混運?“廚餘垃圾日產日清,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達到一定量時,物業管理人員預約專業公司上門點對點回收運輸。”湖南知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驥原介紹,通過社區垃圾分類車,將垃圾投放點的垃圾桶分類運到“小藍屋”集中收運點,最後由專業收運公司分類運輸,形成完整的運輸體系。

“小藍屋”是長沙縣統一建立的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的暫存點。10月18日下午,記者在該社區“小藍屋”看到,可回收垃圾運輸車收運完畢後,經過15分鐘車程直達湖南萬容固體廢物處理有限公司處置。長沙縣環衛中心綜合科科長王璟萊介紹,長沙縣建立了172座“小藍屋”,基本建成了廚餘垃圾、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其他垃圾的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體系。

“小藍屋”,是長沙搭建完備的4類垃圾全流程處置體系的縮影。長沙市城管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長沙配備800多臺專門車輛,由專門公司收運4類垃圾。家庭廚餘垃圾由環衛部門或專業公司集中轉運;有害垃圾由協力廠商分類運輸;可回收物鼓勵區縣與企業合作,建立“互聯網+可回收利用體系”回收處理;其他垃圾實行環衛分類運輸、集中壓縮轉運。4類垃圾以外的大件垃圾、裝修垃圾、園林綠化垃圾,由社區設立專門轉運點源頭分流處理,避免垃圾“先分後混”情况出現。

  變廢為寶,滿足164萬餘居民用電需求

前端垃圾分類、中端收運做好了,終端處理能力跟得上嗎?

每天從淩晨5時到下午4時,在長沙市開福區東二環路段長沙市廚餘垃圾處理廠外,清一色的廚餘垃圾運輸車川流不息。進廠卸料、破袋破碎、壓榨脫水、水渣分離……來自長沙六區一縣的廚餘垃圾在這裡完成資源化利用。

2019年12月,長沙市廚餘垃圾處理廠投產,設計日處理能力為2000噸,長沙廚餘垃圾日處理量從2020年9月的581.37噸上升至2021年9月的898.15噸,同比增長54.49%,日產沼氣約5000立方米,發電1萬千瓦時。長沙市廚餘垃圾處理廠相關負責人郭俁均說:“這說明,廚餘垃圾被更多的居民從其他垃圾中分出來,居民參與度越來越高。”

分類,讓垃圾找到了價值。在長沙廚餘垃圾處理廠脫水後的廚餘殘渣和城區其他垃圾一樣,通過專用轉運車運送至長沙市固廢處理場,找到最終的“歸宿”——清潔焚燒。

現時,清潔焚燒一期、二期項目生活垃圾最大日處理能力達到約1萬噸,可完全滿足現時長沙城區每天8000餘噸生活垃圾的處置需要。

這些生活垃圾在這裡實現“華麗轉身”。清潔焚燒項目一期、二期年發電量超過15億千瓦時,折合每天節約標準煤耗約1200噸。這也就意味著,按照人均每天使用2.5千瓦時計算,可反哺164萬餘名居民一年的用電需求。

(文/陳新曾俊陽峰)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