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警察被一拳擊中左眼瞬間失明,二次手術時他驚呼:“我看到光了!”

養生健康 221℃ 0
摘要:那一天,和往常一樣,杭州的周警官值班時接到了居民求助,希望可以協助其家中患有精神疾病的年輕女子去附近醫院就診。周警官回憶道,女子的第一拳直接打在了他的左眼上,當時就看不到任何東西了。當細心分離脈絡膜粘連打開的“荷包”的一瞬間,奇跡發生了,患者大呼:“馬醫生,我看到光了”。周警官表示現時眼睛還看不到東西,但是有光感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鄭佳穎通訊員傅躍增

那一天,和往常一樣,杭州的周警官值班時接到了居民求助,希望可以協助其家中患有精神疾病的年輕女子去附近醫院就診。

辦好手續去往住院部的路上,女子的母親因為腿脚不便跟在後面,周警官陪在患者身側,怎料卻突然發生了意外。

圖源:視覺中國

“她走著走著突然停下來,轉身就是一拳,我當時第一反應就是立刻抱住她,身上也陸續挨了幾拳。”

周警官回憶道,女子的第一拳直接打在了他的左眼上,當時就看不到任何東西了。

外傷眼球破裂嚴重

第一感覺可能保不住了

“患者來的時候整個眼球都爆裂了,眼睛已不成形,很多眼內組織已經溢出。”浙二眼科中心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馬健說,“眼球在開放狀態,細菌很容易趁虛而入,引發眼內感染。所以需要第一時間要先進行清創手術縫合傷口,防止眼內感染發生,隨後再看是否有機會進行二次手術保住眼球恢復光明。”

圖源:視覺中國

常見的機械性眼外傷有兩種,一種是穿通傷,也就是銳器如剪刀、筆尖或金屬鐵片等銳器把眼球刺破。一種是鈍器損傷導致眼球破裂。患者屬於第二種,眼球被拳頭擊打破裂,就好比一個氣球擠壓到一定程度就會變形炸裂開來,正常的眼內組織溢出,往往損傷更為嚴重。

出事前,周警官的眼睛視力很好,僅有一點點老花:“如果戴著眼鏡說不定只是鏡框邊受傷,醫生說這種情況是最嚴重的,偏就剛巧打在了眼球正中,眼球可能保不住了。”

在接受清創手術縫合後的第二天,周警官進行了複查,發現眼睛已經沒有一點光感,B超顯示眼球內結構紊亂,有脈絡膜出血性脫離、視網膜脫離、玻璃體積血等。

以前臨床上碰到這類沒有光感的眼外傷患者,複明機會不大。通常有兩種選擇:患者放弃二次手術治療,眼球慢慢萎縮,眼皮整個耷拉下來,雙眼大小不等,嚴重影響美觀;另一種可以選擇摘除眼球,安裝義眼,降低對另一眼睛的影響幾率,但義眼沒有視力,運動不如自己本身的眼球。

有沒有第三種選擇呢?答案是肯定的,最近國內有一種新的科技:人工玻璃體球囊科技植入術,該科技已經保住了很多嚴重眼外傷患者的眼球。

充分溝通後,考慮到一線職業工作特點,周警官本人希望保住原本眼球的意願很强烈。

密佈血管的脈絡膜黏連成“荷包”

新術式巧妙地“穩”住了

正常人眼睛結構分三層,從外到裏分別是鞏膜、脈絡膜和視網膜。患者一側的脈絡膜從鞏膜上完全脫離開來,和另一側的脈絡膜黏連在一起,將視網膜包裹在裡面,形成了一個“荷包”。

馬健醫生說,術前評估過基本瞭解手術的難度,然而到了手術臺上才發現手術比預計的還要複雜得多,手術中已經看不到患者的視網膜結構,只能看到大量的積血,積血清除後才發現一側鞏膜和“荷包”粘連的脈絡膜組織。

當細心分離脈絡膜粘連打開的“荷包”的一瞬間,奇跡發生了,患者大呼:“馬醫生,我看到光了”。

“這時視網膜露了出來,這給了我們後續手術的信心。”

接下來還面臨一重更大的挑戰,要讓視網膜復位,首先要解决脈絡膜的固定問題。

脈絡膜很脆弱,有豐富的血管組織,盲目縫和可能會引起大出血。現時臨床上對於脈絡膜撕裂傷仍是眼外傷的治療難點。

“我們嘗試用了一個新技術,首先將睫狀體和前部脈絡膜縫合固定在鞏膜上,但仍有部分無法固定的脈絡膜脫離以及視網膜脫離。隨後將一個癟氣的人工玻璃體球囊放置入眼球中心,在裡面注入矽油充起來,讓球囊慢慢展開,利用這個巧勁把剩下和視網膜和脈絡膜同時展開,這樣就能讓視網膜和脈絡膜同時頂向鞏膜,起到穩定結構的作用。”

晚上九點多,歷時2個多小時的手術終於結束了,馬健帶著疲憊的身軀走在回家路上,心裡卻是開心的,這大概就是眼底外科醫生手術日的常態吧。

“患者本身的眼球保住了,術後一兩天已經可以看到微弱的光感了,後期最理想可以看到手動或指數。”馬健欣慰地說。

一線工作十餘年

患者坦言更多時候面對的是“未知”

周警官表示現時眼睛還看不到東西,但是有光感了。“立體感沒有了,有時候拿起個東西感覺位置會有偏差。”

術後還要再去複查,眼睛外觀上看不出什麼差异,如果這個球囊沒有排斥反應可以跟隨他一輩子,他特別感謝馬健醫生的精湛科技幫他保住了眼球。

“要手術,怕家人擔心,我跟妻子說是自己不小心碰的。每天工作不知道會面對什麼人,哪些事……但這是我的職責。”

在這個崗位工作十多年,只要百姓有難處,周警官就會提供幫助,他負責管轄的片區,時刻面對雜七雜八的突發事件,值班日需要協助也會馬上出警。

社區治安、疫情防控、大型活動安保、反詐文宣……

作為工作在一線的百姓“守門人”,周警官坦言,更多時候面對的是“未知”。

專家連結——馬健

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浙江省醫學會防盲學分會委員,浙江省醫學會雷射醫學分會眼後節雷射學組委員。

博士畢業於中山眼科中心,哈佛大學眼科學博士後,作為中組部和團中央第13批博士服務團成員赴江西省人民醫院掛職副院長一年。

從事眼科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多年,熟悉眼科常見病及疑難病的診治,對玻璃體視網膜疾病及眼外傷等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擅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脫離、黃斑疾病和嚴重眼外傷的手術以及白內障超乳玻切聯合手術,同時開展玻璃體腔藥物注射和視網膜雷射等治療。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課題,已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著20餘篇。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