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出上聯“小酒館,三杯五盞,沒有東西”,才子巧對下聯

江西 62℃ 0
摘要:也是從宋代開始,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不乏有熱衷對對子的存在,歷代也流傳下來不少關於名人文士對對聯的逸聞趣事,被後人傳為經典,其中尤以朱元璋與乾隆為最。在三杯五盞酒水下肚後,朱元璋在微醺之際突然來了靈感,便以調侃的口吻隨口道出一個上聯:“小酒館,三杯五盞,沒有東西”。人來人往間,不乏有文人墨客感歎這副對聯的精妙,而朱元璋與酒館店主之間的這段精彩的對聯趣事也流傳下來,被人奉為美談。

對聯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時代,是由傳統的“桃符”與“對句”演變發展而來。但由於意識形態與主流文體等因素的影響,對聯直到宋代才被普及,真正被文人群體所接受和認可,並走進尋常百姓家。也是從宋代開始,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不乏有熱衷對對子的存在,歷代也流傳下來不少關於名人文士對對聯的逸聞趣事,被後人傳為經典,其中尤以朱元璋與乾隆為最。

對聯最突出的特徵便是對稱性,一副堪稱經典的對聯必然具有對稱美。值得一提的是,在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中,處處可見對稱美,無論是唐詩宋詞,還是對聯與賦,都在呈現形式上頗具對稱美,讀起來也是朗朗上口。相比詩歌文賦,對聯最為短小精悍,但其中所蘊藏的智慧和哲思卻並未因為字少而有絲毫削减。

對聯最早稱為楹聯,其中也暗含著陰陽相對的哲學意蘊。若想要對出讓人奉為經典的對聯,不僅要做到最基本的對仗工整、平仄押韻,還要講究意境,做到言外有物,才能引起人內心的共鳴。

在古代帝王中,最熱衷於對對聯的除了乾隆,便是朱元璋了。雖然朱元璋出身貧寒,文化造詣也並不高,但在登基稱帝後卻熱衷於讀書,並經常與他人切磋學問,最常用的方法便是對對聯,而關於朱元璋對聯的故事自然也流傳下來不少。

在朱元璋看來,通過一個人對對聯的水准高低可以看出此人的文學造詣,甚至可以用來判斷此人的格局以及未來的造化。所以對聯對的好的人,往往會被朱元璋高看一眼,還有可能就此平步青雲。

在稱帝之前,朱元璋飽受人間疾苦,所以即使做了皇帝,也依舊保留著節儉的生活習慣,而且非常喜歡微服私訪。

這天,朱元璋身著便服又來到民間考察和體驗生活,在走累之後就隨便進了路邊的一個小酒館,準備稍作歇脚再返回皇宮。這間酒館規模並不大,而且氛圍十分冷清,幾乎沒什麼人來,自然店中也沒有什麼好酒好菜。

朱元璋無奈之下只好點了一壺清酒和幾碟寒磣的下酒菜。雖然朱元璋生性節儉,但如今貴為一國之君,還是覺得酒館的酒水菜品太過於寒酸,與宮中日常食用的完全無法相比。

在三杯五盞酒水下肚後,朱元璋在微醺之際突然來了靈感,便以調侃的口吻隨口道出一個上聯:“小酒館,三杯五盞,沒有東西”。其實朱元璋也並非真的嫌弃這家酒館的菜肴,所出的上聯只是酒餘飯後的隨口一說,更多的是善意的調侃,也沒有想過區區一個小酒館的店主能够對出下聯。

不料店主卻恰好是一比特飽讀經書、腹中有筆墨的才子,只是無心功名,這才隨父親在此經營酒館。店主聽到這副對聯,也明白其中的調侃打趣之意,便笑著走上前來,胸有成竹的對出下聯:“大明國,一統天下,不分南北”。

這副下聯對的極為巧妙,不僅本身對仗非常工整,而且所創設的意境十分討巧。上聯描繪的只是尋常小酒館中的寒酸菜品,而下聯所描摹的則是天下一統的盛世場景。僅僅十一個字,不僅呈現出大明國江山一統的宏偉氣勢,更是在稱頌統一這天下的朱元璋的豐功偉績。相比上聯,店主所對的下聯明顯氣勢與格調都有了質的飛躍。

朱元璋本來便有著較高的對聯造詣,自然明白店主所對的下聯的精妙之處。再加上下聯內容非常應景,恰好迎合了朱元璋的心思,所以朱元璋聽完下聯後也是眉目舒展,忍不住拍手稱讚。

朱元璋對於對對聯好的人往往頗為賞識,而對於能對出如此意境遠大的下聯的酒館店主,自然也生出惜才之心。於是當即表明了身份,並亮出了腰間玉帶和其中的黃袍,想要將店主帶回宮賜予官職。在明白朱元璋身份後,酒館店主趕忙跪拜,但卻婉言謝絕了皇帝的青睞,表明自己無心仕途。朱元璋見店主心意已决,也不願逼迫,只好留下許多錢財後離去。

酒館店主在之後將這副對聯寫了下來並掛在門口,自此酒館生意也不復之前慘澹,開始漸漸火熱起來。人來人往間,不乏有文人墨客感歎這副對聯的精妙,而朱元璋與酒館店主之間的這段精彩的對聯趣事也流傳下來,被人奉為美談。

标签: 朱元璋 對聯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