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爭霸,誰是中國經濟第四極?
這個問題在昨天有了官方檔案確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10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
這是我國最頂級的檔案發佈規格。這意味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正式成為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之外,我國第四大城市群、中國經濟發展第四極。
這是指導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綱領性檔案,是製定相關規劃和政策的依據,規劃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全文字數較多,我們摘出幾個亮點一睹為快。
01
成渝雙城經濟圈有多强?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有多强?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它的面積,規劃範圍包括:
重慶市的中心城區及萬州、涪陵、綦江、大足、黔江、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璧山、銅梁、潼南、榮昌、梁平、豐都、墊江、忠縣等27個區(縣)以及開州、雲陽的部分地區;
四川省的成都、自貢、瀘州、德陽、綿陽(除平武縣、北川縣)、遂寧、內江、樂山、南充、眉山、宜賓、廣安、達州(除萬源市)、雅安(除天全縣、寶興縣)、資陽等15個市。
規劃區域和2016年發佈的《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一致,只涉及了重慶27個區縣和開州、雲陽的部分地區,其他較遠的區縣未納入;四川則完全不涉及廣元、巴中、攀枝花、凉山、甘孜、阿壩州等地市州。
範圍如圖所示
圖片來源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成渝雙城經濟圈總面積18.5萬平方公里,2019年常住人口9600萬人,地區生產總值近6.3萬億元。
也就是說,成渝雙城經濟圈以全國1.9%的總面積、6.9%的人口創造了全國6.3%的GDP。
作為我國第四大城市群,這到底算大還是小?
成渝雙城經濟圈總面積,在我國四大城市群中排名第三,小於長三角(35.8萬平方公里)、京津冀(21.5萬平方公里),大於粵港澳大灣區(5.6萬平方公里)。
如果論經濟效能,成渝雙城經濟圈排名第四,還有較大的發展潜能。
2019年度,長三角、大灣區、京津冀這三大城市群以不到8%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44%的GDP,是引領我國經濟騰飛的主要動力源。
相比前輩們,成渝雙城經濟圈在經濟效能上差距較大,但構建成渝雙城經濟圈依然勢在必行,因為這是要服務國家大局的。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跟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但其地處內陸,與其他經濟圈相比,在市場上的迴旋餘地更大,對於構建雙迴圈的新發展格局意義更加重大。”西南財經大學成渝經濟區發展研究院院長楊繼瑞接受中新經緯專訪時說道。
在他看來,中國經濟整個空間板塊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僅僅靠另外三個重要增長極不够,需要有中西部的重要增長極,來形成與京津冀、長三角與粵港澳相互促進的大格局,這樣才能使中國經濟的空間板塊更加合理,更好地帶動中西部發展。
所以,雖然現時的成渝雙城經濟圈沒有前輩那樣頂尖的經濟實力,但强在肩負重大國家使命,對全國經濟版圖的意義無可替代。
02
成渝經濟圈的定位是什麼?
相比前三大城市群的國際範兒,成渝雙城經濟圈更專注國內,規劃強調:
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規劃僅提到6次“世界級”,分別是“世界級休閒旅遊勝地”2次、“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羣”3次、“世界級機場群”1次。
規劃的發展目標是:
到2025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經濟實力、發展活力、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一體化發展水准明顯提高,區域特色進一步彰顯,支撐全國高品質發展的作用顯著增强。
到2035年,建成實力雄厚、特色鮮明的雙城經濟圈,重慶、成都進入現代化國際都市行列,大中小都市協同發展的城鎮體系更加完善,……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活躍增長極和強勁動力源。
大家注意最後這個目標——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活躍增長極和強勁動力源。
過去一年多時間裏,高層對成渝雙城經濟圈的增長極期望是越來越高,期望的雙城經濟圈影響力範圍從西部、全國擴大到國際:
在2020年1月的重要會議中,成渝雙城經濟圈的目標是“在西部形成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打造內陸開放戰畧高地,對於推動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到2020年10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成渝雙城經濟圈的目標提高了,變成了“打造帶動全國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到發佈之時,成渝雙城經濟圈的目標再次提高,“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活躍增長極和強勁動力源。”
國家在符合成渝實際的基礎上,最大限度拔高了成渝雙城經濟圈的定位和目標,成渝雙城經濟圈的戰畧定位不斷提高。
03
雙城怎麼分工?
重慶、成都是成渝雙城經濟圈裏唯二的大城市。
規劃提出,到2025年,雙城引領的空間格局初步形成。重慶、成都作為國家中心都市的發展能級顯著提升,區域帶動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强。
為了兩座都市更好地錯位發展,規劃明確了重慶、成都各自的定位和分工。
重慶,更强調製造業、金融,雙城規劃提出:
“以建成高品質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範例為統領,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中先行先試,建設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現代都市,打造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國際門戶樞紐,增强國家中心都市國際影響力和區域帶動力。”
這和《重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有關“城市性質”的表述基本相同:
“國際門戶樞紐、中西部國際交往中心、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西部金融中心、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
可見,雙城經濟圈中提到的“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西部金融中心”的定位,這一次都給了重慶。
成都,則強調公園都市、科技、文化,雙城規劃提出:
“以建成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都市示範區為統領,厚植高品質宜居優勢,提升國際國內高端要素運籌能力,構建支撐高品質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創新體系、都市治理體系,打造區域經濟中心、科技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和國際門戶樞紐,提升國家中心都市國際競爭力和區域輻射力。”
值得一說的是,在此前發佈的《成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成都的城市性質是這樣表述的:
“建設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全國重要的科技中心、全國重要的金融中心、全國重要的文創中心、全國重要的對外交往中心、國際性綜合交通通信樞紐。”
可見,在此次雙城規劃中,成渝各有側重,重慶更側重工業與金融,成都更側重科技與文化。
但我們不能簡單粗暴地說,誰勝過誰、誰優先誰,畢竟二者都是國家中心都市,錯位發展更重要,何必陷於“瑜亮之爭”?
04
哪些片區將受益?
那麼這次雙城規劃,哪些片區將直接受益?
先來看看重慶、成都的。
規劃的重慶空間格局是:
以長江、嘉陵江為主軸,沿三大平行槽穀組團式發展,高標準建設兩江新區、西部(重慶)科學城等,重塑“兩江四岸”國際化山水都市風貌。
所以重慶的重點片區是,兩江四岸覈心區、兩江新區、西部(重慶)科學城。
規劃的成都空間格局是:
高水准建設天府新區、西部(成都)科學城等,形成“一山連兩翼”都市發展新格局。
所以成都的重點片區是,天府新區、西部(成都)科學城。
還有部分城市也被點名,它們將直接受益於雙城經濟圈建設。
為了優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格局,規劃提出:
把綿陽、樂山打造為成都平原區域中心都市;
支持雅安建設綠色發展示範市;
支持黔江建設渝東南區域中心都市;
支持萬州建設渝東北區域中心都市;
支持南充、達州建設川東北區域中心都市;
支持宜賓、瀘州建設川南區域中心都市。
05
合建世界級機場群
合力建設現代基礎設施網絡,是規劃的重頭戲。
規劃希望,到2025年,成渝雙城經濟圈的基礎設施聯通水准大幅提升,現代化多層次軌道交通網絡初步建成,出渝出川四向通道基本形成,重慶、成都間1小時可達等。
具體來看,比較亮眼的是航空領域的提法,雙城經濟圈將著力打造國際航空門戶樞紐:
高品質建成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打造國際航空樞紐,實施雙流國際機場擴能改造,實現天府國際機場與雙流國際機場“兩場一體”運營。
推進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改擴建,規劃研究重慶新機場建設,提升重慶國際樞紐功能。
佈局建設樂山、閬中、遂寧、雅安等一批支線機場,研究廣安機場建設。
織密國際航線網絡,提高與全球主要城市之間的通達性。
有趣的是,規劃還說要推動兩省市機場集團交叉持股,强化城市群機場協同運營,合力打造世界級機場群。這一點提的很合適,可以有效减少雙城惡性競爭和資源浪費。
在成渝雙城經濟圈之前,我國城市群有且僅有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提出過打造世界級機場群,這已經可以看做是我國覈心城市群的標配。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