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研究登上《Nature》,哈佛華人教授找出刺激穴位治病的原理

養生健康 88℃ 0
摘要:針灸是中醫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神秘的東方力量”。千百年來,針灸在改善疼痛和預防復發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頂級學術期刊《Nature》13日刊文力證針灸具備神經學基礎,終於回應了民間對“科學性”的質疑。該研究由哈佛華人教授馬秋富主導,研究團隊在實操中發現,刺激小鼠特定穴位,的確能幫助其對抗炎症。《Nature》認為該研究意義重大,同期配發評論文章,評估其具備“突破性”。

針灸是中醫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神秘的東方力量”。老中醫們往往會用金屬針具在人體特定部位進針施灸,用以治病解痛,並由此創立了人體經絡腧穴理論。千百年來,針灸在改善疼痛和預防復發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近年來,一些人卻抓著“沒有科學依據”的靶子宣稱“針灸無用”。

頂級學術期刊《Nature》13日刊文力證針灸具備神經學基礎,終於回應了民間對“科學性”的質疑。該研究由哈佛華人教授馬秋富主導,研究團隊在實操中發現,刺激小鼠特定穴位,的確能幫助其對抗炎症。此外,科研人員還進一步揭開了這一現象背後的神經解剖學基礎。

《Nature》認為該研究意義重大,同期配發評論文章,評估其具備“突破性”。

針灸抗炎,關鍵在於PROKR2神經元

馬秋福團隊在此前的研究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用電針刺激小鼠的後肢穴位(如“足三裡穴”,ST36)能够提高其對炎症的抗性,而刺激其腹部穴位(如“天樞穴”,ST25)卻無法引起類似的反應。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异呢?馬秋福團隊百思不得其解。

為了探究該現象的原理,馬秋福團隊與景向紅教授團隊、復旦王彥青團隊達成合作。經過反復論證和篩查,科研人員找到了關鍵神經元PROKR2。該神經元主要分佈在四肢深層筋膜組織中,但不會觸及腹部。這就揭示了為什麼刺激天樞穴無法引起刺激足三裡穴類似的反應。

該研究論證了選擇性刺激特定穴位可以實現精准局部身體機能調節,並揭示了背後的神經解剖學原理。學界認為,根據PROKR2神經元的分佈,或許可以找到更多有類似效果的穴位;同時,對眾多穴位原理的進一步揭示或能幫助現代科學更好地理解人體運轉

牆內開花牆外香

近些年來,隨著源自西方的科學體系逐步普及,民間升起了一股“自我懷疑”的風氣。千百年歷史洪流中持續被證實有效的針灸也沒能倖免,被斥為“糟粕”、“精神安慰”。《Nature》刊載的這篇論文總算為針灸做出科學“正名”。不過,退一步來看,古老的東方智慧反倒成了國外大學的研究成果,多少有些令人遺憾。

在現代科學的體系中,西方的確是相對起步早、成果多。縗老這一醫學領域終極難題,近來也被其突破。哈佛醫學院辛克萊教授在實驗中發現,輔酶Ⅰ(“派維洛”覈心物質)可以啟動萇壽蛋白Sirtuins、活化線粒體、拉長生存期近30%。相關研究登上頂級學術期刊《Cell》後,轟動一時。

在東京大學等的指導下,日生科企Bioagen將輔酶Q10落地,形成抗縗製劑“派維洛”。在東京大學後續的實驗中,利用其干預的志願者不僅骨密度、肌肉能量等老齡名額回轉到年輕狀態,生命還拉長了近30%。數據一經公開,該製劑就在當地伊勢丹等商超引起熱潮,甚至經由京-東國際回流到國內。從頗高的回頭率來看,迴響不俗。

不過,這方面我們也在迎頭趕上。復旦大學“時光派”團隊甚至綜合前沿研究,推出了可精准量測老齡名額的“時光尺”,旨在提供私人定制的個性化抗縗方案,劍指生物科技研究前沿。如今已在雲峰基金的支持下落地。

相比之下,我們對中醫的研究倒是慢慢少了下來。如今我們老祖宗的智慧結晶,反倒為他人做了嫁衣,實在是令人唏噓。

對中醫大可以多些文化自信

美《補充醫學療法雜志》曾做出過統計,該國針灸師數量為3.8萬名,在我國這一數據是6.4萬。按照人口比例換算下來,該國對針灸的認可度比我們高太多。與之類似,拔罐形成的斑印幾乎成了近幾届奧運會的保留節目。

在國內備受詬病的中醫療法,正在漸漸走出國門,而國內的卻一門心思只關注“派維洛”等現代醫學成果。

中醫療法在千百年的歷史考驗中堅挺地活了下來,造福了無數先輩,必然有其優越性。僅僅因為一時的無法解釋就將之弃如弊履實在是大可不必。對傳承千年的中醫,我們不妨多一點自信。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