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張深圳頂級中學教師工資表流出,戳穿了成人社會最殘酷的現實

广东 98℃ 0
摘要:前幾天,有條新聞沖上了熱搜第一,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北京師範大學的一比特碩士小姐姐,週五的時候參加了一個深圳頂級中學的教師崗面試。她可是正經985師範院校的碩士高材生啊,去參加中學老師的面試,應該够格了吧?進入面試的一共有7個人,7人中有4個都是博士。她的出局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可以看看這份“深圳中學2021年新入職教師名單”。其實,看了深圳給教師的待遇你就知道了。

聚焦商業價值傳播,關注下方:“中國企業家學習網”:

作者:小椰子

01

前幾天,有條新聞沖上了熱搜第一,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北京師範大學的一比特碩士小姐姐,週五的時候參加了一個深圳頂級中學的教師崗面試。

她可是正經985師範院校的碩士高材生啊,去參加中學老師的面試,應該够格了吧?

然而沒想到,殘酷的現實讓她大受震撼:

進入面試的一共有7個人,7人中有4個都是博士。她的出局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評論區裡,有人開始為這種內卷現象焦慮不已:

“不讓學生卷,教師又開始卷起來了。”

“當我讀本科的時候,都要碩士,現在我讀了碩士了……都在招博士。永遠趕不上脚步的我。”

有人則一語道破了真相:

“很多人還說個別院校,不要製造焦慮,想得太幼稚了。

這種名校其實就是教育界的風向標,深圳要博士,北上難道就不要?

新一線省會難道不會提高自己的招聘標準?

省會下麵的三四線都市難道不會跟著水漲船高?標準是統一跟著漲的。”

是這個理了。現在這個時代,想要競爭一個好的職位,門檻已經越來越高了。

可以看看這份“深圳中學2021年新入職教師名單”。

除了一比特是碩士,其餘全部都是博士、博士後級別的。

畢業院校更是清一色的北大、清華、國科大,還有海外名校牛津大學、波士頓大學。

這對於其他人來說,簡直就是精准的降維打擊啊。

這些人來做中小學老師,事實上等於搶了師範院校畢業生的飯碗,更是掐斷了普通院校畢業生進入知名中小學當老師的通道。

這就是成人社會的殘酷現實:

贏者通吃,1%的人搶走了99%的蛋糕,剩下的99%的人靠1%的蛋糕糊口。

以前也許是二八法則,但在最近幾年,早已演變成1/99定律了。

02

也許有人會覺得不能理解:這些處於金字塔頂端的人才,為什麼不去做科研、去更高的職位?

為什麼都要擠破頭去應聘一個小小的中學老師?其實,看了深圳給教師的待遇你就知道了。

有這樣一張深圳老師的工資表流傳於網絡:

正式編制的月薪水,稅後有11000元左右,發12個月;

每個月還有兩份補貼:10級3870元,9級4170元,8級4440元,發12個月;

租房補貼:2800元,發12個月;

住房公積金:6450元,發12個月;

年度績效獎:3.7倍績效,10萬元起步;

班主任費用:1500元,發12個月……

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加起來都至少年薪30萬起步了。

更別說一些隱性的福利了,比如安家費、人才公寓、免費早餐午餐;

帶薪休假、為配偶解决工作、為子女解决入學問題等。

所以說深圳的中小學能够吸引到那麼多名校畢業生,不是沒有原因的。

這些帶著頂級名校光環、屬於前1%佼佼者們,在一眾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順利地拿到年薪30萬以上的待遇。

而另一邊,學歷沒有那麼優秀,剩下的99%的求職者們,往往容易遇到各種碰壁。

比如,有比特985碩士就發帖稱:自己接近30歲,每月拿著4700元的薪水,無臉見父母。

他從東南大學碩士畢業,以為自己好歹也是985高校出來的,找工作肯定會比較容易。

誰曾想,畢業後找了兩個多月的工作,好不容易被招進了一家企業,實習薪水只有4700元。

想到自己都快30歲了,又當了三年的書呆子,簡直是悲從中來。

和他有相同不得志遭遇的,何止他一個呢?

有38歲的中山大學碩士,裸考過了英語專業8級的牛人,失業後卻選擇去開摩的。

有90後鄭州大學電腦專業的畢業生,畢業後在火鍋店當服務員。

在這個嬴者通吃、剩餘人瓜分1%蛋糕的社會裏,即使考上了名校,也不意味著能高枕無憂。

整個世界就像一個巨大的賽場,資源只會傾斜到那些最優秀的人手裡。

在後期,這種優勢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終導致成功者和失敗者之間的差距大得難以想像。

03

那麼,在這個嬴者通吃、不出眾就出局的社會法則下,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2點建議。

利用頭部矩陣分析工具,給自己做職業規劃。

深圳頂級中學的招聘名單和教師工資表,讓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一個社會規律:

事物的發展一般遵循著頭部效應,越靠近頭部,收益越高,發展越快。

根據這一點,我們可以引入生涯規劃師古典在《躍遷》一書中的頭部矩陣分析工具。

頭部矩陣的縱軸,是所處賽道,分為“高價值-低價值”兩個維度。

頭部矩陣的橫軸,是競爭力,分為“高優勢-低優勢”兩個維度。

高價值的定義為:投入產出比最高的20%的賽道;

高優勢的定義為:實力排在賽道序列的前20%。

你的選擇,可以分為四個區域:

A、高價值-高優勢區域,稱為頭部區域。比如頂尖名校的優等生,熱門電視劇的主角一番,獨角獸創業公司。

B、高價值-低優勢區域,稱為肥尾區域。比如名校的普通生,熱門電視劇的配角,獨角獸創業公司的普通員工。

C、低價值-高優勢區域,稱為小山頭區域。比如小公司的覈心員工,偏門領域的前幾名,小眾群體的意見領袖。

D、低價值-低優勢區域,稱為沙漠區域。比如小公司的普通員工,非覈心產業的非覈心崗位,普通電視劇的龍套。

這個矩陣告訴我們,要優先考慮價值,而非優勢。

不要因為容易、擅長而去做一件事,而是因為有價值才做。

如果你現在處於低價值的賽道,也就是說行業的平均工資水准比較低,那麼即使你做得很好,收入也與高價值賽道有明顯差距,則要重新思考是否換個賽道。

如果一時半會換不了賽道,我們也要爭取成為周圍小環境的頭部。

比如說,做PPT,先成為部門裏做得最好的人,再成為全公司做得最好的人。

接著影響到公司外部,逐步建立PPT領域的個人品牌,能够對內或對外輸出培訓。

再小的頭部,都有頭部效應,可以有力地推動你,跳到一個更大的頭部。

04

思考自己的“差异化”優勢。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有個菜鳥驛站,這個站長的收入比其他站長要高。

都是一樣的驛站,賺的也都是社區客戶的錢,為什麼這個站長可以賺到更多呢?

原來,這個站長在自己的菜鳥驛站裏,建起了一個試衣間,裡面還有個全身鏡。

這樣一來,客戶在網上買了衣服,收到快遞後可以直接在這裡試穿。

如果不滿意的話,就能立即在驛站安排退貨,連來回跑的時間和精力都省去了。

自從做了這個試衣間之後,驛站一天能新增至少三五個寄件量。

既方便了客戶,又讓自己的驛站賺到了錢,可謂一舉兩得。

有時候,凡事多走一步,就擠掉了99%的競爭者。

作為個人,你比競爭對手好一點點,慢慢積累的正回饋,會讓你越來越靠近頭部。

我們雖然沒辦法改變二八法則、贏家通吃的規律,但我們卻能够通過持續精進,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不管你身處哪條賽道,努力讓自己成為那1%吧。

共勉。

捕捉資訊,直擊真相

關注下方“犀論”:

标签: 深圳 教師 碩士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