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為啥叫武漢?武漢名字的由來,你知道多少?

湖北 78℃ 0
摘要:110年前,武昌起義爆發。武昌起義又稱辛亥首義,是指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發生的一場旨在推翻清朝統治的兵變,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當時的武漢江南和江北分屬武昌府和漢陽府,武昌府包括整個鄂東南地區,包括現江夏、鄂州、黃石、咸寧等地;漢陽府包括漢陽、漢口、仙桃、洪湖、漢川、黃陂及孝感部分地區。今天要說的武漢這個名稱是如何來的?武漢是武昌、漢陽、漢口的合稱,即“武漢三鎮”的合稱。

110年前,武昌起義爆發。武昌起義又稱辛亥首義,是指1911年10月10日(農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發生的一場旨在推翻清朝統治的兵變,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

當時的武漢江南和江北分屬武昌府和漢陽府,武昌府包括整個鄂東南地區,包括現江夏、鄂州、黃石、咸寧等地;漢陽府包括漢陽、漢口、仙桃、洪湖、漢川、黃陂及孝感部分地區。

今天要說的武漢這個名稱是如何來的?

只要是有點歷史常識的都知道,清末及民國時期,武漢三鎮:武昌、漢口和漢陽的名稱頻繁出現在歷史事件當中,直到今日,這三個地名依舊經常出現!而“武漢”這個詞似乎出現的時間並不長,那麼,你知道武漢這個地名到底如何形成的嗎?

武漢是武昌、漢陽、漢口的合稱,即“武漢三鎮”的合稱。武漢成為統一的大城市,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

武漢三鎮在歷史上出現的時間順序是:漢陽先於武昌,而漢口出現時間最晚。在明代以前,漢口不過是毗連漢陽的一個水曲荒洲。

在史書上曾出現過“武漢”之城,但和今天的武漢並不是一回事。在明代以前,所謂“武漢”,乃是武昌、漢陽兩地的合稱,和漢口沒啥關係。

元代武昌、漢陽均屬湖廣行省,鄂(武昌)漢(漢陽)並稱,是為雙城。元代詩人餘闕在詩中把武昌、漢陽稱為“雙城”,顯示了武昌、漢陽由單稱到合稱的趨勢。

明憲宗成化年間,漢水改道人江,漢口始形成市集。但每到夏天漲水之際,江水漫溢,人們仍無法安居。漢口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一直隸於漢陽縣,囙此,早期的“武漢”概念仍是武昌、漢陽雙城的合稱。

1822年範鍇所著《漢口叢談》中“遂陷武漢等郡”一句,即指武昌、漢陽等郡,漢口是稱不上郡的。咸豐年間,湖北巡撫胡林翼在其奏章、函牘中常用“武漢”兩字,如“武漢為荊襄咽喉”、“若使武漢克復”、“武漢兩城對峙”等,顯然也是指武昌、漢陽(包括漢口)兩地,“武漢”實際應讀作“武、漢”。

隨著漢口經濟地位的不斷提升,逐步脫離漢陽府管轄,於1861年開埠建立租界,漢口行政的獨立地位是在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才確立的,當時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陽、夏分治,改漢口同知為撫民同知,分漢陽漢水以北地段北至攝口,西至嬌口,撥歸同知管轄,立名曰“夏口廳”。

民國時期的漢口市高度繁榮,包括漢陽人口曾達到百萬,號稱“東方芝加哥”,使武漢三鎮綜合實力在國內一度僅次於上海,位居亞洲前列。

1923年設立為中國第一個直轄市———漢口市。一時間,漢口擺脫了古代漢陽府,武昌市、漢口市兩城相對,是為三鎮鼎立。

1926年秋,國民革命軍攻克武漢。次年初,國民政府將漢口市(轄漢陽縣)與武昌合併,劃為京兆區,作為首都,並建立統一的武漢市政府,此時,武漢才取得了作為政區、市區的稱謂。

此後,武昌、漢陽、漢口時分時合,直到1949年解放前夕,漢口作為直轄市,武昌作為省轄市,漢陽作為縣而分治。

解放後,政務院將漢口、武昌、漢陽(縣府所在地及鄰近地區)合併為武漢市(原漢陽縣治所遷至蔡甸,保留縣的建制),武漢市人民政府設在漢口。至此,武漢三鎮才名符其實地合三為一了。

1986年,武漢被國務院準予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武漢市以其“具有重大歷史價值和革命意義的歷史文化名城”的顯著特色赫然榜上。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