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豐都縣某化肥生產企業負責人辦理生產許可證時驚喜地發現,這個在以往需要7個工作日才能辦好的許可證,如今1天就辦理好了,省時又省力。
近來,重慶好幾家傳媒企業反映說,以前開展廣告業務必須有資料申請許可證,現在不再需要了,方便了。
……
這是最近幾個月重慶不少企業共同的感受:在重慶做生意越來越便利了。
這些可喜的變化,源於重慶今年7月開始實施的一項重大改革——“證照分離”,通過“加減乘除”使重慶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做減法
减許可减審批减資料减時限
4種管道優化526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
“證”(許可證)和“照”(營業執照)是市場主體進入市場的兩把鑰匙。企業領取營業執照後,即可開展無需取得許可的經營活動,但對於需要許可的經營活動,必須取得行業首長部門的許可證方可從事。
此次深化“證照分離”改革的一個重點,就是通過“照後减證”、簡化審批,對各類許可證能减盡减、能合則合,審批手續能簡則簡,降低准營門檻,為企業做“減法”。
“以前的各種許可證不僅種類多,而且辦理手續複雜、時間長,企業雖然能順利開辦,但開展需要許可的生產經營活動還要費一番周折。”市市場監管局注册許可局相關負責人說。
例如前面提到的豐都縣某化肥生產企業辦理生產許可證,光是從提交申請到受理就需要兩個工作日,然後經過經辦人提出辦理意見、處室負責人稽核、局領導審批發證,又要5個工作日。如果加上週末、節假日等因素,辦理好該業務就需要近10天。而如今,企業只需提交一份申請單和產品質檢報告、簽署一份告知承諾書便可辦理許可證,不用再走複雜的審批程式,大大節約了辦理時間。
實行告知承諾,即是“照後减證”、簡化審批的一種管道。今年7月1日起,重慶在全市範圍內對526項許可事項,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4種管道實行分類改革,著力破解制約企業和羣衆辦事創業的體制機制障礙,提供便捷高效、公平可及的行政審批服務。
此外,重慶還在自貿區進一步加大改革試點力度,形成69項自貿區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改革清單,推動在自貿區形成可複製推廣的改革經驗,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做加法
加强事中事後監管
確保“照後减證”監管不缺位
“照後减證”、簡化審批、壓縮辦理時限,一道道“減法”過後,是否會造成監管缺位?
“並不會!”該負責人解釋說,“減法”减掉的是生產經營活動的事前審批,通過在事中事後監管做“加法”,可以實現更好的監管效果。
如何實現更好的監管效果?
首先,明確監管責任,即“加法”誰來做的問題。
記者瞭解到,對涉企經營事項的監管存在審批部門和首長部門兩大主體。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後,一些許可類事項變為非許可類事項,兩大主體的監管責任如何明確?同時,不少未明確首長部門的行業,由誰來履行監管責任?
為此,重慶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首長、誰監管”的原則建立協同監管統籌機制,進一步明確監管職責。例如,對深化“證照分離”改革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的事項,由原審批部門承擔監管職責;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的事項,由審批部門監管。首長部門模糊、部門職責邊界不清的事項,以及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由各區縣政府指定首長部門牽頭健全機制、加強監管。
其次,明確監管責任的同時,健全監管規則,明確“往哪裡加”“加什麼”的問題。重慶根據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的改革管道,逐項細化事中事後監管管道、工作流程、處置方法,形成規則體系。例如,對直接取消審批的事項,及時掌握企業情况,納入監管範圍;審批改為備案的,督促企業按規定履行備案手續,對未按規定備案或提交虛假資料的依法調查處理;實行告知承諾的,重點檢查企業履行承諾情况,對違反承諾的責令限期整改,依法實施失信懲戒。
做乘除法
破除涉企資訊共用壁壘
主題式套餐服務成倍放大改革效果
一“减”、一“加”,既為重慶市場主體降低了准營門檻,又保證了監管不缺位。但是,要充分發揮這套優化營商環境“加減法”的效果,一系列配套措施也必不可少。
“要實現簡化審批、加强協同監管,涉企資訊的歸集共亯至關重要。”市市場監管局注册許可局相關負責人士介紹,為此,重慶著力破除資訊共用壁壘,做好為涉企資訊疏堵的“除法”。
比如,依託都市大數據資源中心,市場監管部門實时向各首長部門精准推送經營範圍涉及許可事項的市場主體登記資訊,有關首長部門獲取資訊後,將相關市場主體納入對應管轄層級的監管範圍,實現了跨部門、跨層級數據歸集共亯和雙向實时推送,保證了服務的集成和監管的“在場”。
同時,重慶推行“一件事主題式套餐”服務,做放大改革成效的“乘法”。該服務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知識庫等科技手段,聚焦熱門行業中高頻使用的經營範圍表述詞彙和高頻辦理事項,推出“餐飲業”“住宿業”“製造業”等35個高頻服務事項的“辦好一件事”主題套餐,將企業辦完一件事所涉及到的事項以選單的形式展現出來。辦事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勾選,由政府部門專門的團隊完成全程幫辦。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