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的隱憂:50年的“長江魚庫”,為何會陷入氮磷危機?

湖南 78℃ 0
摘要:洞庭湖是我國長江中下游最重要的通江湖泊之一。就面積而言,洞庭湖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泊,周邊水網密佈,水草豐茂,是我國重要的漁業生產基地。不僅如此,洞庭湖還擁有廣闊的濕地面積,淨水能力强,堪稱“長江之腎”,我國1994年就在湖東建立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經洞庭湖調蓄後,湖水由城陵磯注入長江,削峰率可達25.5%,是長江邊上的“水袋子”。“長江魚庫”富饒了50年,為何會陷入危機?

洞庭湖是我國長江中下游最重要的通江湖泊之一。就面積而言,洞庭湖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泊,周邊水網密佈,水草豐茂,是我國重要的漁業生產基地。不僅如此,洞庭湖還擁有廣闊的濕地面積,淨水能力强,堪稱“長江之腎”,我國1994年就在湖東建立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洞庭湖不僅納入了湘江、沅江、資江、澧水四條河流,還通過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吞吐著外來活水,滯洪效益顯著。據統計,洞庭湖多年平均最大入庫流量為3.68萬m³/s,最大出庫流量為2.74萬m³/s。經洞庭湖調蓄後,湖水由城陵磯注入長江,削峰率可達25.5%,是長江邊上的“水袋子”。

“長江魚庫”富饒了50年,為何會陷入危機?

文獻資料顯示,洞庭湖的漁業資源非常豐富,共有23科114種魚類,其中不乏經濟價值很高的淡水魚,比如四大家魚、鯉魚、鯽魚、刀鱭、鮊魚等等。還曾有漁民在湖區發現過中華鱘這類古老的洄游性魚類,以及鱤魚這類罕見的兇猛肉食性魚類。

得益於天然的資源優勢,洞庭湖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成為了全國出名的漁場,這裡出產的四大家魚個頭大,肉味美,沒有土腥味,深受各地市場歡迎。據湖南省水產部門統計:從1950~2000年,洞庭湖的漁獲產量基本都在1萬噸以上,前後富饒了50年。產量最高的一年是1996年,捕撈量達到了史無前例的8.2萬噸,1997年產量回落到4.1萬噸,1999年為4萬噸。

現在看來,整個90年代堪稱洞庭湖漁業的巔峰時期,平均每年產量高達3.97萬噸。但李傑鑫、王德良等專家卻認為:這一時期的高產並不是“良性”的,而是建立在酷漁濫捕的基礎之上,其代價則是親魚群體數量變少、繁殖量下降、資源加劇衰退。

就漁業資源來看,洞庭湖確實是國內數一數二的“魚庫”,然而卻並沒有被利用好,過度捕撈是最大的威脅之一。傳統漁民的資源養護意識並不强,過分索取而缺少付出,漁獲量是唯一追求目標。在柴油補貼的助力之下,漁民紛紛加大捕撈投入,展開惡性競爭,洞庭湖的漁業危機也開始顯露苗頭。

從歷史捕撈數據可知,60~70年代的四大家魚基本上都是2~4齡魚,不乏15公斤以上的大魚,大規格鯉魚則在10公斤左右。但到了90年代,最常見的四大家魚已經變成了1~2齡魚,個頭也大幅下降。

在2001年,沅江萬子湖鄉機動拖網漁船所捕撈的漁獲已經到了令人震驚的地步:大部分漁獲物變成了未成年的幼魚,其中鯉魚的平均尾重僅有0.15公斤,青魚和鰱魚的均重只有0.23公斤。這樣的“漁獲慘狀”並不是個例,而是一種普遍現象。本世紀初,四大家魚在漁獲中的占比由原來的21%下降到了8%以下,小魚、幼魚的比例不斷上升,這正是過度捕撈的典型標誌。

洞庭湖的隱憂

值得慶倖的是,2020年1月農業農村部正式發佈了《長江十年禁漁計劃》,洞庭湖的重點水域全面實施禁漁、退捕,包括四大家魚在內的湖區“老住戶”又重新得到了繁衍生息的機會。

現如今,過度捕撈已經不再是洞庭湖的困擾,但是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近10年以來,洞庭湖周邊的水質污染逐漸引發關注,湖區還爆發了2次大面積的“水華”,主要原因是湖水受到了富營養化污染,湖中的總氮、總磷含量再也不能視而不見。

其實,國內早有專家對洞庭湖的水質營養名額進行過研究,並且認為:洞庭湖的“營養病”主要有兩大污染來源,第一是農業和養殖污染,第二則是生活污水排放。

洞庭湖周邊支流眾多(污染物的輸送通道),氣候適宜,農業發達,畜禽養殖場的數量不在少數。甚至有專家表示,湖區周邊的畜禽糞便、養殖尾水是洞庭湖氮、磷來源的最大門戶。

而在洞庭湖周邊“四水三口”的入湖污染物監測中,氮和磷確實是最主要的污染名額,實際監測量分別占到90%、75%以上。為了减少養殖污水排放,湖南省也下了不少工夫,比如在2016年正式出臺了《洞庭湖區養殖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岳陽市還製定了《岳陽市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

這些專項行動方案有效整治了周邊的畜禽養殖,做到了“能退則退”。特別是岳陽市,不僅要求在湖區周邊退養畜禽,還對化肥農藥、船舶污染防治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

這還只是第一步,通湖河流或許是更大的威脅。經調查,沅江和湘江是洞庭湖氮磷污染的重要貢獻者,而這兩條江河周邊同樣也有著密集的人口分佈,工業發達,污水治理也同樣不容忽視,否則上游污水就會源源不斷地注入洞庭湖。

保護洞庭湖生態,還有哪些“大麻煩”?

和污染問題一樣,湖面萎縮、生態調節能力下降、洪旱灾害頻繁等現象也是洞庭湖生態的大麻煩,想要做到全面兼顧並不容易。

大家都知道,洞庭湖曾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大淡水湖,古人曾留下過“八百裏洞庭”的說法。但由於長期的圍湖造田以及泥沙淤積,洞庭湖的面積一度急劇减少,從清代順治年間的6000平方公里驟減到了1983年的2625平方公里。直到近年來,我國加强了對洞庭湖的保護,實施退耕還湖、還濕地策略,湖濱面積這才沒有出現進一步的倒退。

至於湖區生態調節能力下降,則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包括湖泊面積縮小、蓄水能力下降,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三峽水利工程的修建。三峽工程運行後,大壩截流了長江來水,導致輸入到洞庭湖的水量减小,改變了湖區的水位變化規律,給周邊的濕地生態系統帶來了一定影響。

相關研究表明,自2003年三峽水庫蓄水以來,洞庭湖秋季的枯水期比往年有所提前,而且持續時間有所增長,多次接近了歷史同期的最低水位。再加上降雨量减少,湖區多次出現了湖床乾涸的情况。特別是2011年大旱,湖水面積縮窄至382平方公里,甚至有網友戲稱其為“南方的呼倫貝爾大草原”,這種現象都值得進一步關注、研究。

總結

洞庭湖是長江的“生態寶地”,在調蓄長江洪水、發揮生態服務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隨著國內“生態大保護”戰畧的實施,一些生態問題已經得到很好的解决,比如過度捕撈,圍湖造田等等;另外一些現象則還需要加强管制力度,比如氮磷引發的富營養化污染。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好了洞庭湖這座寶庫,洞庭湖最終也會回饋我們更好的生態福利,這需要大家共同關注,砥礪前行!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