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的邊陲小城鶴崗市,曾經作為黑龍江四大煤城之一,因為煤炭產業繁盛一時。如今隨著煤炭行業的轉型與改革,鶴崗的煤炭優勢不復存在,煤炭產業也日漸衰落,由於當地沒有其他產業支撐,年輕人都選擇南下找工作,留在那裡的大多是不願意出去的老人。再加上棚改房的大量出現,鶴崗的房價陸續下跌。
從2019年開始,大量媒體對鶴崗房子“白菜價”的報導,使得鶴崗這座小城,突然就因為房價低出了名,搖身一變就變成了“藝員”都市。大家都在驚呼:鶴崗一套房只賣幾萬元。
房價一直都是中國百姓們最大的關注點,於是大家紛紛把目光轉到了這個東北小城。
在某社交平臺有個流浪吧,裡面的人都負載著在異鄉打拼的故事,不少人有在北上廣打拼的經歷,而更多人有著“故鄉安置不了肉身,他鄉容不下靈魂”的無奈,他們漂泊四方,居無定所,渴望能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家。
他們在流浪吧分享自己各自的境况,這裡成了他們的精神聚集地。
01
其中一位來自浙江舟山的李海,在流浪吧直播了“在鶴崗直播買房”的過程,這則帖子瞬間火了。
他在帖子裏講述了自己如何通過僅有的5萬積蓄,在鶴崗實現了買房自由,買到了一個像模像樣的家。
中國人買房子的欲望就像是一個堅定的信仰,帖子爆火之後,人們驚訝地發現,中國居然還有這麼便宜的房子。一窩蜂的流浪者們聞聲而動,一群老哥帶著人均4萬的購房資金,循著李海的足迹來到了鶴崗安家,為流浪之路畫上了句號。
而許康就是看到李海帖子後追跡來到鶴崗的。
許康是湖北荊州人,出生於1992年,14歲開始就離家去了北京學手藝,多年來輾轉各個都市打工。
自己沒文化,也找不了高薪的工作。他在流水線上當過工人,也在餐館裏做過洗碗工,薪水都不高,每個月也就兩三千,基本上只能剛好維持生活開銷。在一次和同事聊天中,聽他們說拉薩薪水高,又來到了拉薩,一呆就呆了6年。
在來到鶴崗之前,他在一家拉薩的一家餐廳後廚做切配工,每個月的薪水在5000左右。也就是在拉薩工作的這幾年手裡才開始慢慢有積蓄。每個月除去開銷,能存個一千塊,幾年下來手裡也攢了幾萬。
在一線都市連一個衛生間都買不到的積蓄,在帖子裏看到了李海花幾萬塊就在鶴崗買了房,許康很是心動,第一次覺得,自己距離買房如此之近。
這些年一直在外地打工,每換一份工作都要搬一次家,租一次房。體驗過被房東催款,加租的痛苦,也住過集體宿舍,宿舍裏四五張床擠在一起,上下鋪幾個大男人住一塊。一年到頭,房間都彌漫著一股臭襪子和烟味兒混雜的味道。
逢年過節也很少回家,從小父母就離異,他們也都各自組了新的家庭。於許康來說,過年不過年和平時差別不大。別人過年提著大包小包行李往回家的路上趕時,他就一個人在集體宿舍裏躺在床上玩手機。
所以當得知鶴崗有合適便宜的房子後,就立刻在網上聯系了當地的二手房仲介,讓仲介找一套價格在3萬元左右的二手房。
2019年11月,許康就從拉薩動身,先乘火車到西安轉飛機,再從哈爾濱轉火車,穿越5000多公里,2天后終於抵達了鶴崗。雖然一路奔波勞頓,但是想到馬上就能擁有自己人生的第一套房子,心情很是激動,就連在火車上睡覺時嘴角都是洋溢著笑意。
02
到了鶴崗,仲介領著許康看了當地一套價格3萬的二手房。是老居民樓的最頂樓6層,沒有電梯,聽仲介說是10多年前的老房子。房間不大,只有47個平方,陽臺上有些白色牆皮已經脫落。但地理位置在市中心,周邊的基礎配套設施也很齊全。
許康沒怎麼多想,總歸才3萬塊,這價格也不能指望太多,買下來好歹有個落脚的地方。這是他在當地看過的唯一一套房子,許康覺得行,就和仲介商量著定下來去辦了手續。
辦交接手續的那幾天,許康在房子附近溜達了幾天。在他看來,鶴崗是個不錯的都市,除了冷點沒別的缺點。物價也不高,早餐吃了一碗豆腐腦、幾個煎蛋、還加了一份肉餅,總共也才7塊,午餐也只花了15元就解决了。
社區邊上是鶴崗最大的廣場人民廣場,挨著麓林山、三寶寺,交通也方便。出門轉悠時,還碰到不少老人在那邊鍛煉身體,走過去還打了幾聲招呼。這個地方,真好。沒大城市的浮躁,小城生活真安逸。
自己心裡也想著,以後定居在這裡了也沒事常來逛逛。越想心裡越喜慶,不自覺地哼了一路的歌。
和房東手續交接完畢後,看著房產證上自己的名字,他興奮地和房產證合了一個影,“漂泊了多年,終於有家了。”
就連睡覺前,也會把房產證從箱子裏掏出來,反復端詳,越看越歡喜。
在鶴崗安好了家,他就想在鶴崗找份工作定居下去。沒想到在鶴崗自己能做的工作薪水只有2000左右,比自己在拉薩的薪水低了一半還不止。思來想去,許康還是决定返回拉薩工作。房子交完全款,自己身上也只剩下幾千元了,他琢磨著先去拉薩攢一筆裝修的錢再回來。
在房子睡了幾天,簡單地整理了下。把一些不要的舊傢俱扔到了樓底下,只留下一個櫃子、一張床,又飛到了拉薩。
買房之後再次到了拉薩,這次他重新找了一份在火鍋店的工作。薪水5000元,想著每個月節約些,兩年後就可以凑够錢,回到鶴崗把自己的家好好裝修一番。
返程前,他在社交平臺裏更新了帖子:可能兩年內不會回來了。
在5000多公里外的遠方,許康比以往多了一番牽掛。他惦念起遠方的家時,就掏出手機看看之前保存的房子照片,心理的滿足感和動力又新增了,暗暗給自己打勁,“好好幹,年底就能回家啦”。
可是沒過多久,新冠疫情來了。全國大大小小的餐飲行業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許康打工的火鍋店也不例外。堅持了幾個月火鍋店連工人的薪水都發不了,最後關了門。許康失去了收入,大環境不好,也找不到工作,許康徹底成了無業遊民。在鶴崗買的房子,需要按年交取暖費,他交了1000多元。若是自己有工作,1000多元也能承受,但是以現在的經濟情况,這無疑是雪上加霜,“白白往裏搭錢”。有一次,他突然接到電話,自己的房子因為在頂樓,還漏水了。
沒有了工作,就失去了收入,用錢都是把錢一分一分掰著花,在宿舍裏買了一個小電鍋,平時就買最便宜的掛麵就著鹽吃了一個月,想“先把命吊著”,撐到疫情結束就好了。由於缺少營養,那段日子裏,他瘦了10多斤。
沒想到疫情一來幾個月都沒結束,銀行卡的收入一天天减少,積蓄也逐漸消耗掉了。直到有一天買了幾把掛麵後,餘額僅有0.59元。
等不了復工了,走投無路之下他决定先賣掉房子以解燃眉之急,先度過現在的難關再說。以後有錢了大不了再攢錢再去鶴崗買房。
於是就把在鶴崗的房子掛在了網上,一個月後終於有人表示有買這套房子的意願。終於到了2月底,那套房子從3萬元降到了2.5萬元,再到最後2.2萬元成交。比買時虧了8000元。賣房子的錢,幫助許康解决了現時生活的困境。
03
許康在鶴崗買房又賣房的事在網上掀起了很大的風暴。網上對許康的行為也是議論紛紛,更多人認為他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竹籃打水一場空”。最後房子沒了,錢還虧了。
不過許康倒挺坦然,認為買家幫了自己一把,在最困難的時候願意捕手房子。不然自己可能要餓死在街頭了。
他還說:“這套房子,他只住過幾天。他本以為,有了房子之後,走到哪就再也不慌了,一切都會慢慢變好的。經歷過這件事以後,發現還是要兜裡有點兒存款,短期內也不會再買房了。”
眼下,他的目標是好好工作攢錢。等自己情况好一點了,還是會在鶴崗買房的。在許康心裡,始終還是希望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他確實做到了,現在的許康把每一筆薪水都更好地進行了規劃,攢了一筆錢,在鶴崗又重新買了一套房。這次買房他沒有再買頂樓,頂樓的老社區因為常年失修,很容易漏水。而是選擇了中間的樓層。
儘管自己還是為了一宿三餐奔波的生活中人,但是無論在哪裡漂泊,在鶴崗這個小城始終有個溫暖的窩在等著自己歸來,有房子的地方,那裡就是自己的家。
自古以來,房子就對中國人有著不一樣的意義,骨子裏根深蒂固的就是成家立業的思想。房子成了很多人為之奮鬥的夢想和意義。
但在近十幾年,房價飛漲。很多人可能要窮盡一生、掏空父母一輩子打拼來的心血,才能買得上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每個人的環境,出生不同,不是所有人都有經濟實力在大城市買房紮根。
鶴崗兩萬二的房子,淘寶兩毛錢一片的衛生巾,這個世界多的是你不知道的心酸。
有人俯瞰,有人仰望。
而對於那些無親無友,無子無女,孑然一身的人來說,選擇在鶴崗安家,幾萬塊錢買下來沒什麼壓力,也沒有人生長達30年痛苦的還貸過程。
這裡,似乎就是真正的烏托邦了。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