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魯王陵丨山東最大的地下宮殿,為什麼親王能够享受帝陵的待遇?

山东 106℃ 0
摘要:“孔孟之鄉,運河之都”濟寧文明歷史燦爛,人文古迹眾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然很多,尤其是以“至聖先師”孔子故里曲阜和“亞聖”孟子故里鄒城為多。說到明魯王墓,很多人或許不理解,這個沒什麼名氣的親王陵墓為什麼能够列入國保組織,明魯王陵裏有什麼?明魯王陵為什麼享有“明親王第一陵”之譽,為什麼一個親王卻享受了帝陵的待遇?一系列的疑問,揭開了明魯王陵神秘的面紗。

“孔孟之鄉,運河之都”濟寧文明歷史燦爛,人文古迹眾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然很多,尤其是以“至聖先師”孔子故里曲阜和“亞聖”孟子故里鄒城為多。

說起鄒城的全國重點文物組織,最有代表性的當然是後世瞻仰和祭祀孟子的主要場所“三孟”(孟府孟廟孟林)了,但除此之外,鄒城還有野店遺址、邾國故城、重興塔、鳧山羲皇廟、明魯王墓等多處。

說到明魯王墓,很多人或許不理解,這個沒什麼名氣的親王陵墓為什麼能够列入國保組織,明魯王陵裏有什麼?明魯王陵為什麼享有“明親王第一陵”之譽,為什麼一個親王卻享受了帝陵的待遇?一系列的疑問,揭開了明魯王陵神秘的面紗。

明魯王陵簡介

明魯王陵位於鄒城市與曲阜市中間的九龍山南麓尚寨村旁,距離兩市均約10公里左右,墓葬為朱元璋第十子魯王朱檀的墓葬,墓區共分導引、陵園、陵寢三個部分。陵園南北長206米,東西寬80米,主要建築有禦橋、陵門、二門、享殿、明樓、地宮等。

明親王陵的發現說起來有點傳奇,話說在上世紀60年代,不是全國都要“深挖洞、廣積糧”嗎,九龍山連綿數公里的山脈,正好可以挖洞,在挖洞的過程中發現了這個神秘的墓葬,好在保護得及時,於是經過發掘,發現這還是明親王的陵葬,還出土了不少稀世文物。

我來到的時候遇到當地村民,閒聊中說考古挖掘之後,當時還有尚寨村的村民住在這裡,好在那個時候的村民淳樸,沒有對陵葬遺址破壞。

明魯王的由來

朱檀是朱元璋的郭寧妃所生,剛剛出生的他就被封為魯王,十五歲就到了兗州就藩。年輕時候的魯王表現還可圈可點,謙恭下士,能詩能文,但是這個魯王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好丹石之術,沉浸在了煉丹中,結果19歲時即因丹毒發作而亡,朱元璋對於這個早亡的兒子也不喜,於是賜諡號“荒”,所以也稱為明魯荒王。

朱檀雖然荒誕不經,但是它死得太早了,所以如何歸葬對於皇家來說也沒有任何準備。當時大明朝也剛剛建立,百廢待興,章制不全。雖然如此,當時傳統歷代帝王提倡“厚葬以明孝”還是都明白的,經過尋找,風水寶地為九龍山,一項浩大的系統工程就開始了。僅掘石開擴,填積封土,動用土石方量約計20餘萬立方米。按古代“四神方位”定穴,九龍山作為龍頭,東有臥虎山,西有玉泉山,南對朱雀山。

結果就這樣慌裡慌張準備的明魯王墓的陵制幾乎和北京的明定陵一致,當陵葬已成,只能成了我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座親王卻享受皇帝待遇的陵寢。所以“明親王第一陵”有兩層含義,一是第一個故去的親王,也是第一個、唯一享受皇帝陵寢規制的親王。

明親王第一陵

明魯王陵除了地宮內,外面的建築只剩下到了遺跡和基石等,如今我們看到的神道、禦橋、陵門、二門、享殿、明樓等均為後來複建的。在陵門前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

如果在九龍山的山頂向南望去可以看到整個陵寢外面還是相當宏偉的,如果用無人機從空中俯瞰向北望,則隱隱可以看出陵寢因九龍山的龍興之氣。

在明樓北側為地宮入口,魯荒王陵的地宮距地表之下深26米,其墓道長50餘米,墓室平面為“T”形,分前後兩室,2墓室均有雙扉樞軸式石門,全長20.6米,有專家分析,以二百個勞動力計算,在明朝時期需二、三年時間才能建成。這是迄今為止,山東省境內發現的最大的一座地下宮殿。

朱檀棺椁系楠木所制,出土時朱檀身著龍袍,腰束玉帶,頭貫金簪,身鋪19枚金幣,同時還發現了墓內各類隨葬品2000多件,其主要文物珍品有織錦緞龍袍、“魯王之寶”印、金鑲玉透雕玉帶、宋代“天風海濤”琴、宋代高宗趙構題詩扇面、元代錢選白蓮手軸、元青花雲龍紋罐等。

明魯王陵作為明親王第一陵,又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被發現前雖然歷代都有被盜挖的痕迹,但最終還是保存得較好,主要的文物猶在,如果到了濟寧,這個山東最大的地下宮殿還是值得遊覽一番的!

壹點號老靳行色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