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背上的盪氣迴腸:舞劇《騎兵》在蓉盡現草原兒女風姿

内蒙古 54℃ 0
摘要:烈紅飛舞的馬鬃、颯爽英姿的騎兵、熱烈有力的蒙古舞、盪氣迴腸的草原兒女情……10月10日,曾獲得第十二届中國舞蹈“荷花獎”的舞劇《騎兵》在成都都市音樂廳準時開演,給蓉城觀眾帶來了一場絕美的視覺享受。《騎兵》是“2021年全國優秀舞劇邀請展演”的第二場,為內蒙古藝術劇院原創劇碼。《騎兵》最大的看點之一,就是由舞蹈演員在舞臺上表現戰馬的英姿,以“無馬”來展現“有馬”的震撼氣勢。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劉可欣

烈紅飛舞的馬鬃、颯爽英姿的騎兵、熱烈有力的蒙古舞、盪氣迴腸的草原兒女情……10月10日,曾獲得第十二届中國舞蹈“荷花獎”的舞劇《騎兵》在成都都市音樂廳準時開演,給蓉城觀眾帶來了一場絕美的視覺享受。

《騎兵》是“2021年全國優秀舞劇邀請展演”的第二場,為內蒙古藝術劇院原創劇碼。演出前,封面新聞記者在後臺見到了飾演男主角朝魯的演員布仁孟都、戰馬尕臘的演員巴音達來,以及現場執行導演、編舞古慶特古斯,聊了聊台前幕後的故事。

布仁孟都飾演男主朝魯

《騎兵》最大的看點之一,就是由舞蹈演員在舞臺上表現戰馬的英姿,以“無馬”來展現“有馬”的震撼氣勢。如何由人的身體來表現馬兒的動作?如何帶成都觀眾領略草原馬兒的靈氣?古慶特古斯分享了他的靈感:“馬和人是一樣的,有不同的狀態。”

編舞古慶特古斯

“剛開始的一幕,馬兒是非常自由的狀態,囙此演員的動作也很舒展,包括第四幕‘水馬’的場景,男演員飾演的馬兒洗澡的場景,非常優美。後來他慢慢地跟著主人上戰場,每個階段的情緒、感情都是不同的,演員的肢體語言特點都要變化。”在牧區長大的古慶特古斯說,馬兒對於蒙古人來說,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馬是人的好朋友,包括在我們的舞劇中,尕臘也是朝魯的戰友,而不是一個交通工具。”古慶特古斯說,自己也有好幾匹馬,對於馬的情感、習性都非常熟悉,囙此編舞“也不是很難”。但他還是說,會儘量地探索、再突破,融入進更多蒙古舞的元素。

巴音達來飾演尕臘

提起自己的家鄉,提起蒙古舞,古慶特古斯語氣中充滿了自豪。“蒙古舞的包容性很强,就像草原一樣,它沒有固定的形式,無論什麼手法都可以表現。”在他看來,《騎兵》能够得到“荷花獎”的認可,也是因為“它表現了蒙古族的特點”,地地道道地展示了蒙古兒女的精神。

在全國巡演幾十場,這不僅是對整個劇團體力上的考驗,更是毅力上的考驗。《騎兵》劇組的演員甚至會在飯店走廊裡面練功、熱身。雖然可能不適應變化的環境,但是全劇組還是希望能夠展現給觀眾完美的表演。每一次巡演之後,劇組都會對舞劇的細節進行調整,古慶特古斯說:“手機得陞級,舞劇也一樣,不能開演就定稿了。音樂、服裝、舞段都需要不斷修改。”

相比於其他舞劇的唯美,《騎兵》更多的是北方的粗獷和豪放,鮮少知道的故事、激動人心的音樂、跌宕起伏的故事、色彩鮮豔的服裝等等方面,都非常符合年輕人的審美。古慶特古斯說:“希望年輕人能够多走進劇場看看這部劇,這是很真實的歷史。我特別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够知道這段歷史。”

同古慶特古斯一樣,《騎兵》舞劇的兩位主演也是在牧區長大的孩子,他們都反復提到了與馬兒真摯的感情。

布仁孟都在採訪中顯得有些靦腆,在說到馬時,卻滔滔不絕起來:“馬不是我們的交通工具,和我們是朋友、是兄弟的關係。最後尕臘倒下的時候,那個情感真的很難用語言來表達。”這一次能够出演《騎兵》,布仁孟都也是想通過舞劇,將馬的靈氣、人與馬之間的感情連結以及騎兵的精神展示在觀眾的眼前。

飾演戰馬尕臘的巴音達來從12歲就開始學習舞蹈,大學畢業後到了內蒙古藝術劇院。出演尕臘,巴音達來說,這是自己“最幸運的記憶”。“蒙古族是馬背民族,馬與我們是親密無間的。剛開始被選中飾演這個角色時,我的壓力是挺大的。後來在總導演的引導下,逐漸懂得用特別真摯的情感去講述。”

巴音達來對封面新聞記者說,在練習《騎兵》這部舞劇時,自己也隨著角色在一起成長:“通過這個角色,我也在藝術上、認識上有所改變,真的特別幸運,所以每一場演出,都要以最好的狀態去演。”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