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來,青海大學農林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王艦婉拒了導師的邀請,放弃了許多優渥的機會,不慕功與名,不計得與失,深深地紮根在青海這片土地上。他生在東北,長在重慶,學在青海,在與記者的交流中,他平淡的講述著自己的科研成果,一句“我就是青海人”是對“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最好詮釋。
他先後主持並承擔國家、省部級項目40餘項,發表論文80餘篇,主持研究的“馬鈴薯脫毒與繁育科技研究”“高產抗病廣適馬鈴薯新品種青薯9號選育與應用”分別在2008年、2019年獲青海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他用科技為馬鈴薯發展插上了翅膀,真正讓馬鈴薯變成了農民脫貧致富的“金豆豆”。
砥礪深耕
把論文寫在田間地頭
在王艦心中,科研工作是一份責任,正因如此,他心懷赤子之情,三十六年如一日地穿梭在實驗室和田間地頭,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走出一條科技興農富農之路。他說“馬鈴薯是貧困地區老百姓最主要的口糧和收入來源,是老百姓收入的‘壓艙石’,加强馬鈴薯產業的發展有助於當地羣衆致富,這個過程絕不能出問題。”曾親眼看見農民們辛苦勞作種植的馬鈴薯因缺乏科學的種植技術而低產,王艦便緊貼基層,問需於民,竭盡所能開展高原馬鈴薯育種、種薯生產和推廣等工作。
“馬鈴薯是無性繁殖作物,隨著它的種植,病害會在體內不斷積累,導致產量逐漸下降,專業上這叫‘退化’。研究表明,引起馬鈴薯退化的主要原因是病毒的侵染,所以,必須要對馬鈴薯進行脫毒,恢復馬鈴薯的豐產效能。我們在實驗室切下植物的莖尖,經過檢測、挑選、組織培養到大量繁殖,這個過程是很精細的……”王艦耐心地向記者介紹著。經過長期研究,他主持建立的在全國領先的以“脫毒馬鈴薯微型薯高山大田直播科技”為覈心的省、縣、鄉、村四級種薯生產體系和以“病毒檢測”為覈心的質量監測體系,大大降低了種薯生產成本,加快了脫毒馬鈴薯的推廣行程。據統計,2007年至2019年,他帶領團隊在我省累計推廣種植脫毒馬鈴薯1182萬畝(1畝約等於0.0667公頃),新增收益18.52億元,脫毒馬鈴薯在我省覆蓋率達到90%。這一連串數位飽含的是農業科技工作者日復一日的艱辛與汗水,令人感慨萬千。
用脚步丈量土地,王艦坦言:“這麼多年,我只有站在地裏的時候是踏實的。因為農業科學本身是實踐科學,實踐科學本身就是實踐。我們必須到田間地頭,要瞭解農民在想什麼、農業上需要什麼。”
用實幹贏得民心,“研究成果好不好是老百姓說了算,檢驗成果有效性的唯一標準就是能不能讓咱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收益,增產增收,邁上致富路。”說到此處,他語氣平和,眼神中透露著一份科技工作者的堅毅。
皆因熱愛
不負初心使命不負農
凡事,唯熱愛不破。在採訪中,王艦3次提到“因為喜歡,所以不覺得辛苦;因為熱愛,所以很快樂。”這句話。
1997年,王艦參與建設了當時國內最大的現代化微型脫毒薯生產溫室。由於工期緊、任務中,他和同事們加班加點,在搭建過程中,因受力不均,工字梁從頂部掉落,差點砸到他。“當時是九月下旬開工,工期是43天,女兒生日那天,沒能按時回去陪她吃蛋糕,我回去時,孩子已經睡了,蛋糕放在桌上……”王艦的愛人也是一比特農業科研人員。工作的特殊性讓他們無暇顧及家中的孩子,女兒上高中時,因無人照顧,只好送到遠在開封的外婆外公家裡。
工作的忙碌勞累以及長期不規律的飲食作息,讓王艦患上了膽結石。2005年8月,王艦在去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調研馬鈴薯產業發展的途中引發了膽源性胰腺炎,非常危險。事實上,這已經是他當年第三次住院了,醫生也曾建議他儘快做膽囊切除手術,但他一心撲在馬鈴薯選育工作上,總是忍著疼痛,“一拖再拖”。在做完膽囊切除手術後,他很快就開啟了工作模式,奔赴各市州縣區調研育種工作。
在多年馬鈴薯育種實踐中,他建立了“溫室雜交、高山繁種、多生態區選擇和早代擴繁”的高原馬鈴薯育種科技體系,大大縮短了新品種的選育行程,培育的“青薯9號”在2012年被農業部定為全國主推馬鈴薯品種,它具有高產、抗旱、抗病、優質菜用及加工兼用型等特性,實現了高產和種植區域的重大突破。現時,已在十四個省區推廣種植,年推廣面積超過1000萬畝,種植戶新增收益38.9億元,對促進我國馬鈴薯產業的發展起到重大作用。
胸懷大志
做大做强馬鈴薯產業
2000年,王艦立足馬鈴薯產業發展全域,首次提出“青海—中國馬鈴薯生產天然家園”的設想,此後,他便為實現這一目標而不懈努力著。“我們現在的目標就是要立足西北,面向全國,不能只站在一個角度,要看得更遠,一個人站位有多高,事情就能做多大。”
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全省大部分農業區光照充足,氣候冷凉、晝夜溫差大、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為種薯繁育提供了良好的場所,是理想的馬鈴薯種植基地。
據王艦介紹,海拔2800米以上的地區,蚜蟲的數量會呈指數級下降,種薯被蚜蟲傳播病毒的概率也隨之降低。1999年,他帶領科研團隊前往海拔3100米的湟源縣寺寨鄉下寨村,承包農民土地開展微型薯大田直播科技推廣。也是在這裡,建立了國內海拔最高、設施完善的馬鈴薯高山實驗站,促進了“產、學、研”的有機結合。
“當時,我們每年都要把收穫的種薯拉回西寧,放到農科院的儲存窖裏,第二年又從西寧拉到湟源基地繁殖。經常碰到下雨天,大家都是衣服濕透了還在裝車。”對當時的情景,王艦記憶猶新。
23年彈指一揮間,經歷了科研經費緊張、通訊交通不便等困難,無論是在深夜的田間地頭親自扛麻袋裝車,還是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從最初的30畝到如今的1500畝,從最初人員不足到如今打造的23人專業團隊,從馬鈴薯高山試驗站到西部地區首座馬鈴薯品種資源(試管)基因庫,他著眼長遠,目光如炬。而這段時光也因見證了馬鈴薯的歲稔年豐,收穫了老百姓的認可支持而熠熠生輝。
作為博士生導師,王艦為馬鈴薯資源研究及良種繁育等領域培養了研究生20餘人。他常與學生提到:“這個社會紛繁複雜,一定要先學做人,再做學問。成為一個合格的農學博士要會種地,知道自己要種什麼、怎麼種,要善於提問、勇於挑戰、敢於超越。”
“不謀全域者,不足以謀一域”,只有更高站位,才有更大作為。王艦對馬鈴薯有著深厚的情感,更對它的發展有著明確的目標。下一步,他將致力於把青海建成國家級種薯生產基地,並建立國家級馬鈴薯育種平臺,引領中國馬鈴薯的育種方向。通過區域性的公共品牌建設,開發多元化的馬鈴薯產品,將青海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我省綠色有機農畜產品更好“走出去”。( 張慧慧)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