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遠河畔的練拳人

重庆 85℃ 0
摘要:作為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餘家拳”的傳承人——嚴天學,不僅自己研習鑽研“餘家拳”五十餘年,還將所學義務傳授與他人,將中華傳統武術發揚光大。清晨,在重慶市銅梁區淮遠河畔,一群身著武術服裝的練武之人特別引人注目,他們是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餘家拳”的傳承人——嚴天學和他的徒弟們。

人民網重慶10月11日電“餘家拳”是我國“峨眉武術”的重要分支,融合中華武術多家拳術、器械術和內功心法的精髓於一體,是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餘家拳”的傳承人——嚴天學,不僅自己研習鑽研“餘家拳”五十餘年,還將所學義務傳授與他人,將中華傳統武術發揚光大。

清晨,在重慶市銅梁區淮遠河畔,一群身著武術服裝的練武之人特別引人注目,他們是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餘家拳”的傳承人——嚴天學和他的徒弟們。

嚴天學老人。受訪者供圖

嚴天學,重慶銅梁人,今年67歲,八歲開始學習“餘家拳”,是“餘家拳”第十二代傳人,嚴天學一生從事過多種行業的工作,但是對“餘家拳”的鑽研與熱愛從未間斷。

“我從8歲練到18歲,就參加工作,學了基本上算出師了,有時在工作單位或附近練拳,有人看到了就跟著學,從那時起就有3、40人來學,就開始教拳。”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餘家拳傳承人嚴天學說。

在退休後,嚴天學就開始彙聚畢生所學,苦心鑽研,醞釀寫作,把餘家拳編輯成書,16年正式撰寫完成並出版《峨眉派餘家拳拳譜》。此書也作為嚴老弟子們人手一本的教學書籍。

幾十年來,慕名找嚴老“學藝”的人不計其數,現時已經有100多個在册的弟子。由於“餘家拳”融合中華武術多家拳術、器械術和內功心法的精髓於一體,各種年齡段的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拳法,所以嚴天學的弟子年齡跨度都比較大,從幾歲到六七十歲都有。

晨練現場。受訪者供圖。

68歲的夏春蘭,退休後來到銅梁生活,在淮遠河鍛煉的時候偶然看到了嚴天學師徒在練習拳法就被“餘家拳”深深地吸引了,經過多年的學習,現在已經能够熟練掌握五關拳、探花等多種拳法,刀槍棍棒多種器械。

“我是六年前在淮遠河練太極,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嚴老師在教學生,看了很久,十分感興趣,就開始跟嚴老師一起學。”夏春蘭說。

學習“餘家拳”者眾,持之以恒者乏。嚴天學說:“因為這個拳種它是一個系統性的,內容比較多,幾十套拳,要真正把它學完,那是很難的,必須要堅持十來年。”

萬盾是嚴天學最早的徒弟之一,一直堅持練習餘家拳,現在的萬盾可是嚴老最得意弟子。

“在嚴老師的門下學了30多年了,我覺得鍛煉身體是我的初衷,餘家拳是中華的傳統武術,我從小就比較愛好,每天堅持鍛煉,我練了後精神也好,我想繼續練下去。餘家拳是重慶的非遺文化,我想通過自身學習帶動周邊的人都來學習。”嚴天學弟子萬盾說。

“餘家拳”從創立至今有300多年的歷史,傳入重慶的銅梁等地也有100多年的歷史,是重慶市乃至全國傳統體育項目的傑出代表,具有寶貴的歷史價值、豐富的文化價值和學術價值等。(劉政寧、黃亞輝、李拉拉)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