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時的中國處於內憂外患的狀態,國內有共產黨與國民黨之間的明爭暗鬥,國外有日本侵略者的瘋狂進攻,導致中國成為遠東第一大戰場。
面對中國的水深火熱,國際勢力裏有作壁上觀者,有自顧不暇者,當然也有親自下場提供幫助者,而蘇聯正是這樣的一個存在。
蘇聯在十月革命以後成功組建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又通過社會主義大生產迅速增强國力,成為世界矚目的大國,也成為中國國內軍事裝備的主要提供者。
面對日本的侵略,中國國內組成了國共統一抗日戰線,蘇聯在此時也提供了很多幫助,一名叫格裏戈裏·庫裏申科(以下簡稱庫裏申科)的飛行員被派往中國支援,為中國革命事業犧牲,成為戰鬥英雄,長眠在中國大地。
偶然得知的中國英雄
1955年一名叫朱育理的中國留學生在莫斯科進行機床設計學習,在這裡他能够接觸到世界上最先進的設計科技,也為後來中國的發展做出貢獻。
朱育理學成歸國以後積極參與到國家的航空事業中,擔任國家的研究員以及高級工程師,2020年朱育理逝世前官至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是航空工業中傑出的代表。
朱育理21歲的時候在莫斯科學習,周圍不少都是莫斯科本地人,其中一名叫英娜格裏戈裏耶夫娜庫裏申科的女同學跟朱育理十分投機,兩人相談甚歡。
由於都是理科生,他們自然而然將話題轉到了航空領域,在這時朱育理還向該名女同學介紹了中國最特殊的一名航空英雄,他叫庫裏申科,跟該名女同學一樣是蘇聯人,為了中國戰事犧牲,長眠在中國。
話題到這朱育理突然發現該名女同學淚流滿面,細細詢問才驚訝發現自己嘴中的戰鬥英雄竟然是該名女同學的父親,而該名女同學對父親的印象僅僅停留在三歲時父親被部隊上一通電話叫走,從此兩人再沒有相見。
那麼該名女同學的父親庫裏申科是怎樣的一名戰士呢?為什麼他是蘇聯卻為中國戰事犧牲,死後也長眠在中國沒有回到蘇聯呢?這得從庫裏申科短暫的一生說起。
中國的外籍戰鬥英雄
庫裏申科生於1903年,長大以後進入蘇聯飛行隊,憑藉出色的科技成為蘇聯飛行大隊長。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1939年蘇聯應中國要求給予中國航空力量的支持,庫裡申科接到的就是這樣的命令,前往中國幫助中國航空事業進一步發展。
跟隊友一塊來到中國的庫裡申科十分的盡心盡責,理論課上詳細認真地講解飛機的效能、特點以及機身組件等基礎性知識,實操課上庫裏申科手把手教導中國軍人進行飛機的操控,並逐漸精煉提昇飛機駕駛科技,在庫裏申科的幫助下,中國軍人的飛行技術大大提升,可以抵抗來自日本的空襲侵略行為。
在中國呆的時間久了,庫裏申科對中國也產生了深厚的感情,每當看見日軍轟炸中國地區造成家破人亡的慘狀,庫裏申科都會痛心疾首,表示非常的難過,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加緊飛機操控科技的練習,早日打敗日本侵略的囂張行為。
1939年庫裏申科接到作戰任務,去襲擊日本某一處的軍事基地。庫裏申科毫不猶豫地帶隊出行,在接近軍事基地的時候被日軍機組攔截,一場激烈的空戰隨即爆發。
庫裏申科憑藉著自己高超的科技沉著應對,先後擊落了日軍6架飛機,經過短暫的對壘,日軍很快發現庫裏申科所在的飛機是覈心指揮所在,於是調動了三架戰鬥機對庫裡申科進行了包抄,寡不敵眾,庫裏申科的飛機遭到了重創搖搖欲墜。
千鈞一髮時刻庫裏申科憑藉自己的科技突圍而出,駕駛著殘缺的飛機在長江上空飛行,在經過萬州上空時飛機不堪重負出現下墜迹象,同機的其他成員都紛紛跳機保全性命,而庫裏申科在一系列戰鬥中早已經筋疲力盡,無力跳出機艙,隨著飛機一起淹沒在長江中,壯烈犧牲了。
庫裏申科犧牲以後,中國軍隊悲痛萬分,不僅僅失去了一比特中國盟友,更是失去了一名盡心盡責的戰鬥老師,這對中蘇兩國而言都是巨大的損失。
此時是1939年國內抗日戰爭正酣,中國軍隊應庫裏申科夫人的要求就地埋葬了庫裏申科的遺體,並在萬州建立了紀念館,來緬懷為中國戰事犧牲的偉大國際主義戰士。
英魂永留中華
庫裏申科的事蹟在萬州乃至整個中國廣泛傳開,當地人更是為了感激庫裏申科的大無畏精神為其修建了陵園,將庫裏申科安葬在青山綠水的環境中,用中國人民對喪事的尊重來表達對庫裏申科的敬重,也是從此刻起,庫裏申科延續了生前的任務,成為至今的中俄之間友好關係的紐帶。
1951年萬州區人民自發捐款數萬元買了一架飛機,取名“庫裡申科”,送往朝鮮前線,希望借助英雄的氣概來表達對戰事成功的渴望。
1958年國慶前夕周恩來特地趕往萬州庫裡申科墓前發表講話,表達中國對庫裏申科的感謝,表示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名外籍英雄,永遠都會銘記庫裏申科為中國革命事業做出的貢獻,與此同時還對前來給庫裏申科掃墓的遺孀和女兒英娜表達了敬意。
1989年萬州區舉行了庫裡申科犧牲50周年紀念會,庫裏申科的遺孀和女兒英娜應邀前來參加。
2013年主席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演講中再一次提到了庫裡申科英雄事蹟,並表明儘管庫裡申科在中國長眠,但代表的是戰時中蘇兩國的友好關係,延展到今日也是中俄兩國之間友誼的紐帶。
小結:
如今庫裏申科墓地依舊鬱鬱蔥蔥,成為當地著名的革命景區,每一次祭拜都表達了中國人對這名外籍英雄的感激之情,他的英魂在中華永垂不朽。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