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上民生“短板”松江新城建設每週都有新項目

上海 48℃ 0
摘要:9月28日,“松江·人民嚮往的新城”建設推介會透露,已吸引新的社會投資額1174.5億元,全年度已確定的投資額總計為1574.5億元,松江新城掀起了“每週都有新項目,每月都有新氣象”的火熱建設浪潮。

  以松江樞紐為覈心的“四網融合”綜合交通體系加速建設;引進市級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加快推動上外雲間學校等項目建設;人文松江活動中心將於年底建成,為市民提供家門口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9月28日,“松江·人民嚮往的新城”建設推介會透露,已吸引新的社會投資額1174.5億元,全年度已確定的投資額總計為1574.5億元,松江新城掀起了“每週都有新項目,每月都有新氣象”的火熱建設浪潮。

  有風景的地方,就有新經濟。這“風景”,不僅是指自然風光,更包含了城市功能和品質提升、人居環境優化,讓“產業引人”與“都市引人”比翼雙飛。

  “松江新城要建設成為一座人民嚮往的現代化新城,為此一系列民生‘短板’亟待補上,同時還要打造更多富有詩情畫意的‘新城名片’。”松江區委書記程向民說。

  功能做强:交通“四網融合”

  新城建設,最大的關注點就是交通。

  “讓松江新城成為‘軌道上’的新城。”松江區交通委副主任劉樹文這樣描述。松江於2018年編制完成《“四網融合”綜合交通體系規劃(2017—2035年)》,如今,一張由鐵路、捷運、有軌電車、公車編織的現代交通“四網融合”藍圖已初具輪廓。

  有軌電車,是松江新城公共交通的一道風景。流線型的車頭,配以亮麗的“蜜瓜黃”外衣,有軌電車被松江居民親昵地稱為“蠶寶寶”。規劃總長達百公里的松江有軌電車也是上海第一個成網絡的有軌電車系統,連接松江新、老城區居民區和重要商圈,與軌交9號線、金山鐵路實現換乘。

  “我以前轉乘公車去中山工業區上班至少要一個半小時,現在乘坐有軌電車後,只要半小時多一點,真是方便快捷!”家住松江的工程師張力春感慨地說。

  2007年12月29日,被稱作“滬郊第一線”的軌道交通9號線在松江通車試運行,不少松江人將它稱作一道“世紀飛虹”。在軌交9號線的帶動下,九亭、新橋、松江城區等區域的工業廠房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此後十年間,松江區新增了近百萬人口。而松江交通,也從當年的“長板”,日漸變為“短板”。去年,滬蘇湖鐵路開工,原高鐵松江南站陞級為松江樞紐。2024年松江樞紐建成後,預計年均客流規模約達2000萬人次以上,將躋身上海三大主要交通樞紐之一。松江樞紐也有望再次複製軌交9號線對區域發展的帶動效應,進而成為區域高品質發展的新引擎。

  如今,借新城建設的東風,松江交通又一次前瞻佈局。到“十四五”末,松江新城將形成支撐“30、45、60”的獨立完善的綜合交通體系,即30分鐘實現內部通勤及聯系周邊中心鎮,45分鐘到達近滬都市、中心城和相鄰新城,60分鐘銜接國際級樞紐。松江百姓最為期盼的軌道交通,12號線西延伸加快推進步伐,遠期將推進23號線西延伸,9號線與17號線連接。

  品質提升:擴大公共服務供給

  用優質公共服務吸引人才、滿足市民,是“都市引人”“人城融合”的覈心要義。根據規劃,到2025年,松江新城常住人口將達到95萬人,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創走廊和重要科技創新策源地,基本形成獨立的長三角綜合性節點城市功能和地位。

  現時,松江新城常住人口約82萬人,相比上海其他幾個新城,未來幾年松江新城的人口導入數量最少——是否意味著“產業引人”與“都市引人”的擔子輕了?恰恰相反,作為上海最早建設的郊區新城,結合當下“重要科技創新策源地”和“綜合性節點都市”定位,松江新城的可騰挪空間偏小,更加迫切需要高品質的產業、高品質的都市公共配套,吸引更多高水准高技能人才建設科創高地。

  安居樂業,安居是重要保障。2017年,在G60科創走廊人才高地建設推進大會上,松江區領導承諾“5年內推出1萬套人才公寓”,著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近年來,松江用3年時間超額完成5年計畫。到2022年底,全區人才公寓總量將達1.7萬餘套。

  與安居密切相關的,還有教育和醫療等公共服務的供給。“近年來,松江區每年對教育資源的預算占1/6以上,打造‘環大學城教育新高地’。‘十三五’期間松江建成及啟動建設學校67所,並繼續新建擴建62所新學校。”松江區教育局局長陳小華告訴記者。

  去年底,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松江雲間中學、雲間小學開工的消息,在松江人的微信朋友圈中刷屏。同時,“利好”消息源源不斷:松江將引進3所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建設上外雲間中學、華東師大二附中松江分校、上師大松江基礎教育實驗園區,同時對現有的6所公辦高中進行整體的改造擴容……

  “十四五”期間,松江將與交大附屬第一人民醫院、交大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合作共建松江眼科、口腔等專科醫院,松江新城醫療衛生領域將有大變化。

  詩意棲居:時尚與古韻交相輝映

  對於曾在美國密蘇裡大學讀書,又從事影視文化產業工作的上海策灣文化公司副總經理郗嶽來說,一座令人嚮往的都市,除了擁有高品質的公共服務外,還應是一方詩意棲居之地。

  沿著松江通波塘西岸一路行走,一側碧水蕩漾,另一側綠樹成蔭,周邊花草在風中輕輕搖曳,裝扮著七彩的濱江步道。這條全長6.5公里濱水景觀帶就在郗嶽團隊的住所旁,沁人心脾的花香,別致的小景,激發著團隊的創作靈感。“松江是個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好地方。”

  作為“上海之根”,松江新城散發著獨特的人文歷史底蘊。這片區域,有丹青翰墨之香的懷古思幽勝地“二陸草堂”“醉白池”;有填補環太湖地區新石器時代末期文化譜系的廣富林文化遺址;有原汁原味英國風貌的泰晤士小鎮、佳木蔥蘢的辰山植物園……松江新城建設發展中,正在打造更多富有詩情畫意的“新城名片”。

  從城市綠地到濱水空間,“區域公園-都市公園-地區公園-社區公園-街頭公園”的公園綠地體系已現雛形。根據規劃,至2025年,松江新城規劃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將提高到90%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3.2平方米,形成“園城相嵌、林城相擁、水城相融”的生態網絡體系。

  泗涇鎮是松江新城的聯動片區,修舊如舊的泗涇古鎮,沉積了百年文化的肌理重新復蘇,青磚小瓦,飛簷翹角,古刹靜謐,塔鈴清脆……曾經的百年老宅,成了現在充滿江南韻味的書店,青瓦白牆十裏長廊的水鄉風貌正在重現。

  總建築面積約6.3萬平方米的人文松江活動中心正在緊鑼密鼓施工,將於今年底建成。人文松江活動中心將一改文化機构分散在城區各處的格局,將高品質文化館、圖書館、劇場、文化資源配送中心等機构在物理空間上綜合到一起,以更現代、更時尚的形象呈現在市民面前,提供更豐富的文化資源。届時,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用豐盛“文化大餐”,參觀藝術展覽、觀看文藝演出、參與群文活動。

  一座綿厚歷史與新時代文明交相輝映的人文之城,定能吸引更多人心嚮往之。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