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地名和東北話中保留的滿語有哪些?

辽宁 49℃ 0
摘要:普蘭店現為遼寧省大連市的轄區。1945年9月設新金縣,1991年11月設縣級普蘭店市,2015年10月撤市設普蘭店區。“普蘭”是滿語“荊刺”、“棘刺”之意。據《欽定盛京通志》載:“國語(指滿語)捕拉,棘刺也。”本人認為,“普蘭”名字的由來應與其當時的植被狀況有關。歷史上該地區是滿族聚居區之一,現在還有眾多滿族人生活在這裡。建國後始稱“快大茂”,1980年地名普查時,法定為“快大茂”。

(十四)

普蘭店:

普蘭店現為遼寧省大連市的轄區。1945年9月設新金縣(縣政府駐普蘭店鎮),1991年11月設縣級普蘭店市,2015年10月撤市設普蘭店區。“普蘭”是滿語“荊刺”、“棘刺”之意。據《欽定盛京通志》載:“國語(指滿語)捕拉,棘刺也。”“捕拉”後演寫成“普蘭”。

本人認為,“普蘭”名字的由來應與其當時的植被狀況有關。至於為什麼叫普蘭店(是商號名還是車馬店)就不得而知了。歷史上該地區是滿族聚居區之一,現在還有眾多滿族人生活在這裡。

(劉永國搜集整理)2021.9.25

咱們滿族話

(十五)

快大茂:

快大茂鎮是吉林省通化市下轄通化縣的縣城,是一座森林環抱的美麗小城。該縣毗鄰我的故鄉、清王朝的發祥地——新賓滿族自治縣,囙此也是一塊風水寶地。快大茂是滿語“水曲柳樹”之意,由此可知過去水曲柳樹之多。水曲柳也有人叫花曲柳,木紋特別美,深受各族人們喜愛。滿語原稱“快當茂”(扣特茂),據說還是努爾哈赤起的名字呢。“扣特”是“水曲柳”,“茂”是“樹”,後轉音叫成了“快大茂”。不過當地人(包括周邊人)都給加個“子”音叫“快大茂子”,可能這麼叫更順暢吧。

清末出版的《通化縣志》記載為“快當茂子”;1918年出版的《通化縣志》記載為“快當帽子”;1940年出版的《通化縣志》記載為“快大茂子”。建國後始稱“快大茂”,1980年地名普查時,法定為“快大茂”。

(劉永國搜集整理)2021.9.26

咱們滿族話

(十六)

卡力馬:

“卡力馬”是行政村名,是遼寧省瀋陽市遼中區城郊街道所轄。該行政村分卡南、卡北兩個自然村屯,是一富饒的魚米之鄉。“卡力馬”原稱“科力瑪那”,為滿語“興盛的碼頭”或“興盛的渡口”之意。

歷史上遼中境內的遼河曾是溝通關裏的重要古運航道,魏晋時期就開始了較大規模的河運和河海聯運,至清代達到鼎盛。清咸豐九年,欽定了遼河船規,開始向過往船隻收費。清道光後的很長一段時期,遼河除聯海外,還開闢了三條河運航道,其中一條由營口出海,至三岔口入遼河,經遼中、新民、鐵嶺、開原,直達鄭家屯,全長近760公里,沿航道設大小碼頭70餘個,其中遼中境內設卡馬口、荒地、說理三個碼頭。民國縣誌載,遼河遼中段共有古渡口14處,卡力馬僅是其一。清初沿碼頭形成村落,後演稱卡力馬村。該村至今滿族人口興盛。

(劉永國搜集整理)2021.9.28

咱們滿族話

(十七)

冷子堡:

冷子堡(堡,音pu,三聲)是遼寧省瀋陽市遼中區的一個鎮。原名“冷司牛錄”,是清代在遼中境內設立的“牛錄”之一,“冷司”是人名。後“冷司牛錄”演變成了“冷子堡”。“冷司牛錄”是遼中滿族重要的發祥地,滿族文化在這裡沉澱傳承。現有滿族人口四千多人,占該鎮人口的14%。清代遼中的“牛錄”多據遼河天險而設,用以抵擋明朝軍隊的征伐,至今遼中的滿族人口還是主要聚居於遼河東岸一線。歷史記載,努爾哈赤曾率五萬鐵騎,在遼河兩岸遼中朱家房、六間房一帶及隔河的台安縣西佛達司牛錄一帶,與明朝大軍展開殊死搏殺,大敗明軍。

如今的冷子堡鎮是富裕的魚米之鄉,盛產優質水稻,淡水養殖水面達四萬畝,棚菜達萬餘畝,還是貂貉養殖第一大鎮。

(劉永國搜集整理)2021.9.29

咱們滿族話

(十八)

西佛:

西佛是遼寧省台安縣的一個鎮,歷史悠久,原名“西佛牛錄”。“西佛”是該牛錄首領的名字。據《滿文老檔》記載,當年努爾哈赤為抵禦明朝軍隊,在遼河沿線及不遠的細河間,布下了十個牛錄(兩個甲喇),平時屯田練兵,戰時便是京城(瀋陽)的前哨。

1906年遼中設縣時選擇其中的阿司牛錄為縣城,並建鎮制,起名曰遼中鎮。當時十個牛錄均劃歸遼中縣。1913年即民國二年,台安始設縣,將原屬遼中的原西佛牛錄和原達都牛錄劃歸台安縣,並改稱“西佛”和“達牛”,前者丟掉了“牛錄”二字,後者丟掉了“都”和“錄”字。置縣後,西佛一直是區、鄉治所。1984年設鎮。西佛鎮清代是滿族聚居區,但現在滿族人僅占總人口的4.54%,2011年統計是1266人。西佛鎮地處遼河平原,水源豐沛,是富饒的魚米之鄉,水稻是大宗產物。

(劉永國搜集整理)2021.10.2

咱們滿族話

(十九)

敖司牛:

原名“敖司牛錄”,是當年努爾哈赤為防禦明朝軍隊、拱衛京城瀋陽,而在遼河沿岸至細河間設立的十個“牛錄”之一,“出身”顯貴。現為遼寧省瀋陽市遼中區蒲西街道下轄的行政村。“敖司牛錄”何時改叫了“敖司牛”已不得而知。敖司牛村確實很“牛”,附近有蒲河國家濕地公園及珍珠湖、花溪地休閒農業體驗園等旅遊景點。該村盛產玫瑰花、葡萄、大米、鯽魚等,實是魚米之鄉、水果鮮花之鄉。

需要在此費些筆墨澄清一件事,敖司牛村附近兩萬多畝水面的珍珠湖本與大型滿族神話舞劇《珍珠湖》毫無關係,但當時的遼中縣政府為發展旅遊業,移花接木,把這個珍珠湖硬扯上舞劇中的珍珠湖,還不惜重金資助遼寧歌舞團複排了此大型舞劇,並拿到當地的珍珠湖畔演出。還大言不慚地在媒體上講《珍珠湖》的故事就發生在遼中的珍珠湖,公然造假!眾所周知,舞劇《珍珠湖》的故事發生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鏡泊湖,連舞劇中的滿族舞蹈“莽式”舞“九折十八式”都是在那裡挖掘、搶救、整理出來的。塔娜和舒東阿是鏡泊湖籍而非遼中籍。在此予以澄清,以免以訛傳訛。

(劉永國搜集整理)2021.10.3

作者劉永國

滿族文化網原創文章出品。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