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洋芋
金秋十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洋芋豐收季。打開朋友圈、快手、抖音等各大自媒體平臺,總能刷到青海各地農村朋友挖洋芋的視頻。有網友調侃“又把國慶日過成了勞動節!”
每年國慶黃金周,是西寧市民張悅家最歡樂的時候,這個假期,遠嫁的姐姐一家人會回來團聚,全家人會度過一個難忘又充實的國慶日。
10月4日,張悅的姐姐張蓉一家早早從甘肅出發,一路浪美景賞秋景,當天下午趕到西寧,與許久未見的家人團聚。張蓉一家此次從甘肅大老遠趕到西寧,除了與家人共度國慶日,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幫父母挖洋芋。
“體驗生活,親近自然,這是最美好的國慶日。”張悅說,往年,父母種的洋芋地比較多,即使全家總動員,挖洋芋也要花一天的時間,今年種的洋芋比較少,大家全員出動,很快就能幹完。
雖然國慶日回娘家,張蓉每次都把國慶日過成了勞動節,但她說,累是肯定的,不過,能帶著孩子一起幹農活,讓孩子體驗勞動,還能看看父母,這樣過節未嘗不是一種好管道。
10月5日一大早,張悅、張蓉兩家人早早從西寧出發,趕往湟中老家,一起去秋收。“當天的天氣很好,不冷不熱,是個挖洋芋的天氣,很久沒有回老家了,一路的秋景美極了。”張蓉說,她每年總會帶著孩子回一趟青海老家,讓孩子們體驗一下老家的習俗和風情。
從西寧出發,穿過南線高速,行駛在109國道,不到半個小時的車程,兩家人很快就到了湟中老家。到家後,他們一刻也不願停歇,一進門便穿上舊衣服、戴上手套、提著拾洋芋的盆或桶、拿起鐵鍬到洋芋地裏幹活。
豐收的洋芋馬上就要出土了,孩子們一個比一個激動,基本沒幹過農活的他們幹得一個比一個起勁。拔洋芋莖、翻洋芋地,洋芋陸續從泥土裏翻滾而出,這是農民朋友最開心的收穫時節。
秋意漸濃,不僅是張悅家,這幾天,青海很多地方都趕上了挖洋芋的好時候。秋高氣爽,每年挖洋芋的日子裏,都能品嘗到最新鮮的洋芋大餐。焪洋芋、燒窯、炒土豆絲……
今年,張悅的父母邀請親朋好友,大家聚在一起,享受了一頓團團圓圓的火鍋。當然,剛豐收的洋芋肯定是少不了的火鍋菜品。
農活幹完了,國慶日最重要的任務已經完成,兩家人開始準備其他行程。逛書店、浪景區、看煙花……行程排得滿滿當當。在西寧書城,張悅和張蓉帶著孩子徜徉在知識的海洋;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邊麻溝花海景區,感受最美鄉村旅遊的火熱;在多巴新城,感受夜晚最夢幻的童話世界……每一刻,都讓一家人無比歡樂和幸福。
獻愛心
歡樂的假期,不僅有歡聲笑語,還有很多溫暖和感動。10月5日一大早,省城居民李玉平和張鳳陽拿著家裡八成新的衣物和全新的兒童書籍來到城北區馬坊街道辦事處幸福社區,捐贈給社區“幸福義倉”。轄區不少居民看到社區“幸福義倉”發出的徵集令,將家裡的衣物和書籍送到社區獻愛心。
記者在社區“義倉”辦公室看到,“幸福義倉”已經收集到五百多套捐贈的衣物,還有很多書籍、米、面、油等物資,不少愛心人士還將冰柜、洗衣機等家電也送過來。社區為了放置這些愛心物資,專門騰出一間辦公室和一間庫房作為存放愛心物資的地方。幸福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王豔平說,國慶假期愛心人士送來的物資反而比平時多,愛心在社區湧動,國慶假期結束後,“幸福義倉”會把這些愛心物資及時捐贈給貧困家庭。
2019年,幸福社區與我省一家志願者服務中心成立“幸福義倉”志願者團隊,負責蒐集轄區居民捐贈的閒置物品,建立義倉。利用義倉收集來的物品,針對轄區的貧困人群和省內的貧困家庭開展幫扶活動。隨著舉辦活動、奉獻愛心等,轄區居民、愛心人士和愛心團隊逐漸瞭解“幸福義倉”背後的深厚含義。截至目前,“幸福義倉”已向湟中、湟源、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等地的家庭給予多次幫扶慰問,捐贈的物品有家用電器、米、面、油、棉被、書籍、衣物等。
幸福社區居民張一峰就是受益人之一,他是比特殘疾人,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年歲已高,生活困難。“幸福義倉”的志願者們經常到他家打掃衛生,為張一峰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定期去他家看望,給予張一峰精神慰藉。
“幸福義倉”西寧負責人王愛芝和張一峰住在同一個社區,王愛芝經常去張一峰家幫助他,趁著國慶長假,王愛芝給他送去吃的、生活用品等,王愛芝說:“借助‘幸福義倉’這個平臺,我才知道了張一峰家裡的事情,‘幸福義倉’幫助了需要幫助的人,我們會繼續把愛心傳遞下去,把公益做下去。”(郭紅霞馬小瑋)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