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蒙古軍隊為什麼非要打下釣魚城呢?

四川 97℃ 0
摘要:為了打下釣魚城,蒙古人花了36年的時間。其中,蒙哥汗更是親征此城,並殞命於此,導致正在歐洲、中東勢如破竹的西征諸王中止進軍,算是救了歐洲人一命,使釣魚城有了“上帝折鞭處”的名聲。此後,蒙古人又繼續攻釣魚城二十多年,直到南宋滅亡後,才在做出“不屠一民”的承諾後,“和平解决”。蒙古人橫掃亞歐大路,所向披靡,搞出了這麼大一帝國,為何非要和小小的釣魚城過不去呢?而要在川渝打開局面,就要把釣魚城打下來。

為了打下釣魚城,蒙古人花了36年的時間。

其中,蒙哥汗更是親征此城,並殞命於此,導致正在歐洲、中東勢如破竹的西征諸王中止進軍,算是救了歐洲人一命,使釣魚城有了“上帝折鞭處”的名聲。

此後,蒙古人又繼續攻釣魚城二十多年,直到南宋滅亡後,才在做出“不屠一民”的承諾後,“和平解决”。

蒙古人橫掃亞歐大路,所向披靡,搞出了這麼大一帝國,為何非要和小小的釣魚城過不去呢?

蒙哥的大略自宋蒙戰爭爆發以來,雙方已經交兵許多年。

和歷代北方勢力一樣,儘管蒙古軍展現出了相當優勢,但對於江漢水網和西南山地構成的防線,仍然辦法不多,戰事由此陷入僵局。

如何打破僵局?前人提供過辦法。

歷代平定南方,多是先攻取巴蜀之地,再出三峽,順流而下,直取東南。

晉滅吳,隋滅陳,唐平定江南,莫不如此。

囙此,蒙古人一直將西南作為主要突破口,常年用兵,並突破了秦嶺、大巴山的“重關之險”,在四川戰場取得了相當優勢。

可是,你蒙古人會學習歷史,南宋也會學習歷史呀,南宋也做出了相應調整。

由於陽平關等關鍵已經遺失,南宋已不可能封锁蒙古人進入四川,但南宋可以以重慶為重心,構築山地防禦體系。

如此,儘管蒙古人可以侵掠四川大部分地區,但卻無法突破出三峽,順流而下。

蒙哥發起“斡腹”之策,以忽必烈、兀良合台攻滅了大理。

然而,由於西南氣候潮濕惡劣,蒙古南征軍“十萬軍隊得還者不到二萬人”,囙此,短期內,只能作為輔攻力量,無法成為决定性力量。

要想滅宋,還是得在川渝主戰場打開局面。

而要在川渝打開局面,就要把釣魚城打下來。

必須攻取的釣魚城僅僅從平面地圖看,似乎釣魚城是可以繞過去的。

不過,山區作戰,兵力、輜重、糧草運轉都依賴水路,否則,翻山越嶺、爬山涉水,效率極低。

而釣魚城,坐落於合州城東十裏的釣魚山上,位於嘉陵江、渠江、涪江交匯處,南距重慶一百四十裏。

釣魚城,既可封锁蒙軍沿嘉陵江南下,攻取重慶,也可連接渠江等水系,構成一道封鎖前往涪州、夔州通道的路,使其無法東出三峽。

釣魚城不控制住,蒙古人東出三峽的設想將無法實現。

釣魚城不但要拿下,而且要迅速拿下!

蒙古人生長於北方草原,耐寒不耐暑,囙此,秋來春去,沒到暑期,蒙古人多回到北方,四川境內多以漢兵為主。

所以,以重慶為中心的宋軍,每每可以趁機發起反擊,收復一些失地,重新鞏固形勢。

囙此,如果不儘快控制釣魚城,蒙古人在四川也無法鞏固形勢,往來奔波,徒勞而已。

如此,蒙哥這個當時全世界最大的老闆,親攻小小釣魚城,也就自然而然了。

“杠”上的蒙哥1258年十月,蒙哥發起三道伐蜀作戰,勢如破竹,到十二月時,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南宋沿途各山城寨堡多輕易攻取(或降服),直逼釣魚城。

1259年初,蒙哥親臨釣魚城下,信心滿滿,“凡攻城之具無不精備”。

然而,搞了半年,勸降、偷襲、强攻、築城、封鎖,各種手段都用過了,就是打不下。

釣魚城地勢險峻,“炮矢不可及,梯沖不可接也”;蒙古人的精良攻城工具無法發揮;釣魚山山頂有良田千畝,蒙古人封鎖了也斷不了糧;釣魚城軍民忠誠護國,蒙古人勸降拉攏白費口舌。

釣魚城其實已經不可能被攻下了。

其實,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蒙古人素以靈活著稱,這種情況下,一般就先不打了。

何况,酷暑已近。怕熱的蒙古軍本就有“當暑不戰”,何况,重慶是著名的“火爐”!

而蒙哥身邊的宿衛大臣提出了一個既務實又不失面子的方案:在釣魚城和重慶附近駐5萬精銳,監視釣魚城宋軍,其餘部隊順江而下,攻破涪州、萬州、夔州,待到冬季水少時,再出三峽!

其實,這是一個比較可靠的方案。

蒙哥大老遠跑過來,其實就是要出三峽,順流而下。

如今,釣魚城打不下,但城小兵少,留兵監視,不阻礙大軍執行大戰略。

可是,蒙哥拒絕了:攻城則功在頃刻!接著打!

蒙哥這麼大的老闆,怎麼非要和小小釣魚城杠上呢?

尷尬的蒙哥蒙哥的壓力很大!

蒙古帝國越作越大了。

可是,其他廣大地區,都是已經有離心傾向的拔都等封國所有,真正直屬於蒙哥汗的,只有大漠南北。

其中,大漠以北,雖是老家,但經濟落後,無法提供足够的資源,而大漠以南,則長期統治不當。

蒙哥時期,以忽必烈治理大漠以南。

忽必烈以其雄才大略,採用漢法,贏得了漢人知識份子、地主的支持,被稱為“中國之主”。

此後,忽必烈又主持執行“斡腹”之策,攻滅大理,立下大功。

忽必烈的威望、實力,已經構成了對蒙哥的挑戰!

囙此,蒙哥一度有殺忽必烈之意,只是因忽必烈做出重大妥協,交出兵權及河南、陝西、邢州的一切權力,又畢恭畢敬,蒙哥念及手足之情,才“不令有所白而止”。

此次,蒙哥親自南征,一是為順便奪回對漠南軍事的控制權,二是為立威(蒙哥即位七年來,親征不多)。

可是,當蒙哥頓兵釣魚城下時,其局勢非常尷尬。

原本,蒙哥自率軍走西路,攻四川戰場,另擇將走中路,攻鄂州,特意把忽必烈晾到一邊。

結果,攻鄂州一路主將表現拙劣,蒙哥沒辦法,只好換將,把忽必烈請了回來。

打臉呀!

而且,蒙哥所率,原是主攻方向。

可是,如果留下數萬精銳在後方,即使抵近中路,兵力也少於忽必烈部。

何况,從雲南出發的一路,因往四川打不開局面,已經出湖南,也在趕來鄂州與忽必烈會合。

如此··變成忽必烈唱主角啦!

此時的蒙哥,退兵丟人,進兵丟人,丟不起人,就只有在“火爐”耗下去了。

和“火爐”杠上,後果很嚴重。

果然,酷暑難耐,耐寒不奈暑,習慣“當暑不戰”的蒙古軍人、馬都流行起疾病來。

醫療水准有限,蒙哥下令阿兵哥多飲酒,以對付霍亂。

結果疾病沒有緩解,健康、戰鬥力都下降了,士氣低落。

不知道是不是喝高了,大將汪德臣單槍匹馬跑到城下勸降,結果被守軍飛石擊中,重傷而亡。

汪德臣是蒙哥視為左右手的人,這下,不報此仇,蒙哥更不退了。

蒙古軍苦不堪言,宋軍士氣旺盛。他們將三十斤的鮮魚和百餘張蒸餅拋向蒙古軍,親切“慰問”:你們先吃,慢慢來,再搞個十來年,你們也打不下此城!

蒙哥急攻攻不下,遂轉為封鎖、監視,準備到秋天再攻。

為此,蒙哥令人搭建高臺,加强對城內的觀察。

工程快完工是,蒙哥親自視察工作。

宋軍趁機拋石發炮,擊中桅杆,蒙哥也被炮石擊傷。

鬱悶、酷暑、傷病,蒙哥不久歸天了。

蒙哥去世後,正在歐亞各地進攻的旭烈兀等諸王紛紛暫停西進,神經緊繃的歐洲人松了一口氣。

囙此,歐洲人也稱釣魚城為“上帝折鞭處”。

當然,對這些影響,蒙哥似乎沒有認識,他到死時,還在跟釣魚城“杠”:我疾之至此,就是因為這座城。等我死後,這座城盡屠!

這叫杠到死呀!

調整重點,繼續進攻蒙哥去世後,忽必烈即汗比特。

忽必烈調整了重點。

自古取東南,確實多是先取西南,再順流而下。但是,現在釣魚城等地的堅持,你順流順不出來呀!

忽必烈不想繼續在釣魚城杠下去,將重點調到襄樊,爭取中路突破。

忽必烈費盡力氣,花了7年時間,打下襄樊,突破了宋軍防禦體系。

這段時間,元軍在四川戰場仍然在繼續作戰,釣魚城也依然處於被圍狀態。

但是,總體上,元軍對釣魚城等地的進攻主要以圍困、封鎖為主,其目的在封锁四川宋軍支援襄樊戰場。

堅持到最後在元軍滅南宋後,集結重兵,再攻釣魚城等地。

釣魚城等四川宋軍守護的,是大宋王朝。

大宋亡了,釣魚城也不降!

守將張玨派人尋找流落的少帝下落,並在釣魚山頂修築宮殿,準備迎天子來此。

除此之外,張玨還積極出擊,並一度收復已經陷落的瀘州、重慶等處。

重慶城破後,張玨被俘,幾次自殺被救,但最終還是自殺於途中了。

此時,釣魚城,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孤城。

更嚴重的是,發生了旱灾,釣魚城缺糧。

守將王立堅持到最後,與元人談判:必須保全全城軍民!

元人答應,釣魚城降。

前前後後,小小釣魚城堅持了36年,一直堅持到了最後的最後。

小小釣魚城,上帝折鞭處,曾改變了世界歷史的走向。

然而,小小釣魚城,畢竟挽救不了大宋滅亡的命運。

國破了,城降了,然而,忠心護國的愛國精神,永不過時。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