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率遠高過抑鬱症的這種病,平均確診時間卻要8年

養生健康 74℃ 0
摘要:世界躁鬱症研究領域頂尖專家凱·雷德菲爾德·傑米森,同時也是一名與躁鬱症抗爭了超過30年的疾病患者。在她享譽全球的作品《躁鬱之心》中傑米森備受鋰鹽副作用的折磨,她在反復私自停用鋰鹽之後產生自殺的念頭:。躁鬱症頂級專家都無法輕易戰勝的疾病,究竟是什麼樣子?為什麼躁鬱症的自殺率高居不下?

世界躁鬱症研究領域頂尖專家凱·雷德菲爾德·傑米森,同時也是一名與躁鬱症抗爭了超過30年的疾病患者。

在她享譽全球的作品《躁鬱之心》中傑米森備受鋰鹽(治療雙相情感障礙的穩定劑)副作用的折磨,她在反復私自停用鋰鹽之後產生自殺的念頭:

“我的身體再也不適合居住了,它是如此容易暴怒和哭泣,充滿了毀滅性和狂野的力量。面對著鏡子裏的主人公,我看到的是一個陌生的怪物,我並不認識它,但是卻必須與之分享自己的思路,並與它一起生活。”

躁鬱症頂級專家都無法輕易戰勝的疾病,究竟是什麼樣子?為什麼躁鬱症的自殺率高居不下?他們的內心世界經歷了怎樣的掙扎?(傑米森的30年抗爭是因為反復私自停藥、减藥,這是她個人一直在反省,並且想要告知世人為之警醒的事情)

躁鬱症(雙相情感障礙)是種什麼病

躁狂與抑鬱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會經歷交替狂喜和極度的悲傷,在躁狂與抑鬱之間無時間規律、無順序規律來回切換的心境障礙。以高患病率、高復發率、高致殘率、高自殺率、高共病率著稱。

患者的生活猶如進入了極致的情緒閉環,經歷著極致的痛苦。一般被簡稱為雙相情感障礙或躁鬱症。

解釋來說就是躁鬱症患者的躁狂與抑鬱是交替出現的,但並沒有一定的規律,有些患者會頻繁而無序地迴圈,很可能一天之內要經歷一次甚至幾次躁狂和抑鬱發作。

雙相情感障礙Ⅰ型和Ⅱ型

雙相情感障礙分為Ⅰ型和Ⅱ型,Ⅰ型會出現躁狂發作,同時伴有抑鬱發作;Ⅱ型為輕躁狂發作伴隨重型抑鬱發作。可以理解為,Ⅰ型會出現更嚴重的躁狂發作,Ⅱ型會出現更嚴重的抑鬱發作。

學界之前普遍認為Ⅰ型較Ⅱ型來說更重,但是DSM V(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册第五版)最新的解釋否定了這一點。

首次發作低齡化

躁鬱症的患病時間偏低齡化,青春期是疾病高發期(這點和精神分裂症很像)。醫學界普遍認為躁鬱症極可能與遺傳有關,父母患雙相情感障礙的孩子患病風險為4%~15%。(指父母中一方患有疾病)

而由於躁鬱症會經歷躁狂和抑鬱兩種發作情况,對於疾病的判斷和確診比其他精神疾病困難,加上包括醫院、家庭等客觀原因,導致躁鬱症患者的平均確診時間為8年(Goodwin & Jamison,1990;Lewis,2000)。

高共病率

大約有三分之二的雙相障礙患者有共病情况,通常為焦慮和強迫性障礙、物質濫用和依賴、衝動控制障礙、飲食失調、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和人格障礙等。躁鬱症合併毒品、酒精、藥品等物質成癮的幾率也非常高。也為治療疾病新增了很大難度。

躁鬱症自殺率為何居高不下

疾病的痛苦體驗

在認識躁鬱症之前,大家普遍比較清楚抑鬱症患者會有自殺傾向,殊不知躁鬱症患者的自殺率比抑鬱症和其他精神疾病要高得多,居所有精神疾病之最。

痛苦雖然不能類比,但躁鬱症患者的患病體驗顯然要多樣一些,在兩極之間來回切換的自身感受也時常讓他們感到難以接受。

疾病的體驗本身就是很多人想要尋死的理由,病人會不斷說自己“活也活不好,死還死不了”這類有輕生傾向的話。

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終生自殺未遂率是25%-50%,自殺死亡率是8%-19%。7

躁狂的發作加速了自殺抉擇

而前文提到的低齡化,高共病率、高復發率等都新增了疾病的痛苦體驗。當痛苦難以附加,抑鬱期的低沉消極被躁狂發作時的衝動和執行力觸發,自殺的念頭轉化為自殺的行為,造成了躁鬱症的高自殺幾率。

是的,大部分實施自殺的躁鬱症患者並不是在抑鬱發作時自殺,而是輕躁狂或躁狂發作期間。

高復發率

精神疾病患者由於藥的副作用、社會、家庭、環境等多方原因也很容易私自减藥、停藥。但作為重度精神疾病的躁鬱症禁不起减藥、停藥的考驗,這種行為往往會成倍地新增復發幾率。

疾病的反復造訪,痛苦的反復疊加並不會讓患者覺得經歷過就有所準備,能够較輕鬆地去面對。而是覺得無望,不清楚痛苦何時能够結束,何時能够告別疾病。

何况對於躁鬱症來說,只存在維持,不存在治癒。2也就是說病人和疾病極大可能要終生共處,終身服藥,在哪個階段停藥,都面臨著復發的危險。這件看似沒有盡頭的事,也新增了患者的心理負擔,覺得不如一了百了,結束生命。

躁鬱症患者如何預防自殺

1.遵醫囑好好服藥是一切的基礎

對於不能停藥的躁鬱症患者來說,如何科學地培養吃藥的習慣和健康積極的服藥心態,遵醫囑好好服藥是一切的基礎。

治療躁鬱症的藥物不論是穩定劑還是抗精神疾病藥物,抗抑鬱藥物,助眠藥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良好的吃藥習慣對於躁鬱症患者來說並不像非精神疾病患者那麼簡單。

需要的可能不止是個人的意志,還有家人緊密的關心和配合,甚至監督。但只要保證了這一點,那麼距離病情穩定,重新回到社會就邁出了最難的一步。

2.自身對於治療疾病的信念和决心至關重要

精神疾病的治療本身應該是精神疾病執業醫師和心理醫師共同完成,病人自身對於治療疾病的信念和决心很多時候要通過良好的心理指導來建立。

心理治療會幫助縮短病程,為精神疾病患者包括躁鬱症患者帶來積極作用,能够很好地幫助患者處理各種治療中出現的心理狀況。運動、音樂、寫作等個人愛好也被證明有利於躁鬱症患者恢復心靈創傷和疾病。

3.良好的社會支持會帶來意外的正向影響

躁鬱症患者和家庭、身邊的環境從來都是一體的,躁狂和輕躁狂發作的躁鬱症患者會給家庭帶來一定的負擔,他們一般難以控制購物欲望,也會有傷人和自殘傾向,這些症狀都可能給身邊人帶來麻煩。

家人和身邊密切接觸的人同樣也要和病人共同學習疾病的相關知識,家庭能够起到的作用,如何使用話術,各種緊急情况的處理都是需要學習的。

這種學習不但可以給病人的恢復帶來莫大的幫助,同樣也會很大程度減輕家人照料病人的負擔。可以閱讀相關的書籍,和病人共同參加心理治療,甚至可以尋求心理醫生進行家庭治療。

4.避免復發的同時更要為自己鬆綁

堅持服藥,慢慢改變生活方式,躁鬱症也會很快恢復平穩,病情會穩定下來。病情穩定之後患者一定是要回到社會的,重新擁有完整的社會功能,好的記憶力,反應能力,正常工作的能力。只要不長期處在高壓之下,躁鬱症患者基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工作。

建議患者在面對生活中包括婚戀、是否坦白病情等的一切問題時,首先要為自己鬆綁,我們需要考慮躁鬱症的相關因素,但在病情穩定的情况下不要因為它給自己的選擇製造障礙。

躁鬱症患者需要放飛的不止是被疾病糾纏的身體,還有他們被疾病折磨的心靈。慢慢地,病人在恢復的同時會慢慢重新認可自己,認可與躁鬱症共生卻未必不精彩的人生。

相信很多人都感覺到了: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長期困擾我們的頑疾。除了關注自己身體的健康,我們更應時時刻刻關注自己的精神心理健康,把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精神感冒”消滅在萌芽中。

今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通知,明確我國2021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宣教活動的主題為“青春之心靈,青春之少年”。為此,春雨醫生特發起心理健康公益行動——“青心計畫”:從今年開始,計畫以每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前後約一個月時間為節點,通過線上文宣、知識科普、線下互動體驗等形式,號召全社會關注心理健康,喚醒心靈之青春,尤其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共建健康中國、和諧社會。

今年活動的口號是:青心計畫——讓心靈輕一點!

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擺脫重壓,輕心前行!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躁鬱之心》圖書封面

參考資料

1.《躁鬱之心——我與躁鬱症共處的30年上》.(2013-8).凱雷德菲爾德傑米森.浙江人民出版社

2.《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册——第五版》.(2015-7).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北京大學出版社

3. Price AL,Marzani-Nissen GR.Bipolar disorders: a review〔J〕.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2012,85(5):483-493.Published at http: / /www.aafp.org /afp /2012 /0301 /p483.html.

4.《雙相情感障礙-你和你的家人需要知道的》.(2010-9).戴維米克洛維茨.重慶大學出版社

5.《雙相障礙共病診斷及鑒別診斷》.(2014).譚慶榮.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CSP2014

6.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4868898

7. Marangell L B,Bauer M S,Dennehy E B,et al. Prospective predictors of suicide and suicide attempts in 1556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s followed for up to 2 years[J]. Bipolar Disord. 2006,8(5 Pt 2):566-575.

8.《雙相情感障礙:綜述》. 2013.2.周淑新、李雯譯.世界全科醫學工作

點這,問專業醫生。

點擊“在看”,推薦給你關心的人吧~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