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張飛隻身一人在當陽橋一喝,為何曹軍將士無人應戰?

湖北 133℃ 0
摘要:因為曹軍訓練有素,指揮官頭腦清楚。我們先暫且放下演義,梳理下正史下的前因後果,就能知曉:如果你是曹軍將領,你可能也會先退。正史中的前因後果1、目標:江陵劉琮降曹,並以主君名義通知劉備不降曹。由於劉備拒絕了諸葛亮“襲取襄陽”的建議,他選擇了江陵作為南撤目的地。由關羽統水軍,劉備統陸軍及百姓,分兩路撒離。由於劉備軍攜帶大量百姓和家屬,行軍速度緩慢。囙此,曹軍在當陽附近的長阪坡追上了劉備。

因為曹軍訓練有素,指揮官頭腦清楚。

我們先暫且放下演義,梳理下正史下的前因後果,就能知曉:如果你是曹軍將領,你可能也會先退。

正史中的前因後果1、目標:江陵劉琮降曹,並以主君名義通知劉備不降曹。劉備跟曹操抬杠抬了一輩子了,當然不會去送死!於是,開始南撤之路。

由於劉備拒絕了諸葛亮“襲取襄陽”的建議,他選擇了江陵作為南撤目的地。由關羽統水軍,劉備統陸軍及百姓,分兩路撒離。

江陵是長江重鎮,地位極重。後來被吵得天昏地暗的“借荊州”,主要指的就是這裡。

曹操之兵,當然不會任由劉備得逞,於是,讓自己最精銳的騎兵力量:虎豹騎發起追擊,目標,也是江陵。

由於劉備軍攜帶大量百姓和家屬,行軍速度緩慢。而虎豹騎速度驚人,“一晝夜行三百裏”。囙此,曹軍在當陽附近的長阪坡追上了劉備。

虎豹騎在長阪坡之戰中表現出了令人驚歎的機動力和戰鬥力2、真實的長阪坡:

真實的長阪坡,近似一場追擊殲滅戰。

劉備軍大敗,劉備僅與諸葛亮、趙雲、徐庶、張飛等數十騎趁大霧逃脫。

趙雲回身救出了甘夫人和阿斗(演義中的趙子龍七進七出)。

但是,劉備的兩個女兒和徐庶的母親被俘(徐庶此時才被迫為母投曹)。

劉備在長阪坡之戰損失慘重張飛收集二十餘散卒往長板橋斷後。

3、長阪橋退敵

張飛讓士卒隱於橋附近的樹林,拖樹枝揚塵,故布疑兵。

張飛獨身挺於橋前,大呼:“身是張翼德,可來共决死!”

“當陽橋之喝”,穿越千年,至今令人血脈僨張曹軍撤退。

長阪橋退敵分析讓我們分析一下,為何曹軍不“敢”過橋與張飛“共决死”。

1、曹軍是否認為張飛軍有可能設足够伏兵?

有理由這麼認為。因為虎豹騎攻擊劉備時起霧,劉備軍究竟逃出多少,尚不明確;

而曹軍總共才5000人。如對方憑有利戰場環境,數百人即可對曹軍造成較大威脅。

2、如果張飛軍設伏,戰場環境是否對曹軍有利?

不利!

當陽橋窄,曹軍魚貫而過,兵力、兵種優勢無法發揮。而樹林地形,利於守方伏擊用奇。

歷史上,利用弱勢方利用“橋”這個地形以少勝多的戰例比比皆是。

粟裕利用有利地形,決勝黃橋當年,站在張飛對面的虎豹騎。他們還承擔了搶先進軍、迫降江陵的戰畧任務,顯然不宜犯險進攻。

畢竟,不論張飛軍還剩多少,都是懷着必死之心出戰的。在這樣“兩軍相遇勇者勝”的狹窄戰場,即使曹軍取勝,損失也不會小。

另外,樹林不利於騎兵追擊。如果曹軍戰勝,敵軍依樹林而撤,曹軍不易擴大戰果。

3、曹軍是否有替代方案?

有!

正如演義中諸葛亮所說,曹軍逢山開路,遇水牽線,不會被一橋所難。曹軍完全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裏,找到比“敵前過橋”更安全的地方過河。

曹軍出擊,風險較大,收益不高;曹軍另擇地點,沒有風險,且轉換成本低。

囙此,我認為,“當陽橋之喝”,喝得精彩,退得理智。喝出的是氣勢,退出的是思考。

這種氣勢和思考,都是古人留下的寶貴財富。

後記曹軍果然沒有浪費時間,很快過河強行軍,並成功迫降冮陵,完成了曹操佈置的任務。

張飛斷後成功後,劉備知去江陵的計畫破產,轉而去江夏會合劉琦,並於途中見到孫權使者魯肅。

震鑠古今的赤壁之戰,即將到來!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