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不缺糧,但是打蜀國,魏軍一直缺糧。
魏伐蜀,始終為糧草所困從曹操時代開始,曹魏攻漢中就一直為糧草所困。
漢中之戰時,劉備就是吃定了曹操糧運困難,採取了“據險而守+襲擊糧草”的戰畧。結果,曹操辛辛苦苦準備了大半年,只相持了2個月就撤軍了。
曹真攻蜀漢。下大雨,糧運不繼,沒怎麼打就撤軍了。
興勢之戰。曹爽頓兵興勢。氐羌的運輸不能保障糧草供應,牛馬騾驢大量死在運輸途中,運夫號泣於道路。
甚至到了最後的滅蜀之戰時,魏軍仍然為糧草所困。
當鐘會被薑維阻於劍閣時,魏軍已經因糧運困難,準備先撤回大軍了。若非鄧艾偷渡陰平的奇招,蜀漢一時還滅不了。
其實,別說是打蜀漢了,當年,曹操就是征討割據漢中的張魯都險些因糧草而功虧一簣。
為何會如此呢?
糧路難行魏國攻蜀的通道和蜀國攻魏是一樣的。
諸葛亮北伐要為糧運困難頭疼,魏國自然也有同樣的煩惱。
魏蜀攻伐通道,關中與漢中為秦嶺所隔,山險難行,即使是諸葛亮說“安從坦道”的隴右方向,也是山行千里。
即使是陽光燦爛的日子,這樣的運輸都極為困難,一旦遇到大雨,道路泥濘、山洪暴發,幾乎難以運糧。
當然,魏國攻蜀的難度比蜀攻魏還要更大一些。
因為:在很長時間內,羌氐與曹魏關係一直比較緊張。
曹操征張魯時,順道還費力擊破了武都氐才能順利進入漢中。
當然,蜀道難行,自古皆然。可是,北方政權平蜀地,很少有三國時期這麼困難的。
這又是為何呢?
殘破的關中歷來從北面伐蜀,多以關中為物資基地。
以長安為中心的關中,歷來是富庶之地,可是,曹魏時期的關中,有些例外。
在曹魏捕手關中之前,關中地區長期為凉州集團所控制。
李傕、郭汜等在關中掠奪財富、相互征戰,隨後,韓遂、馬騰等凉州軍閥又在關中相互攻戰,關中破壞極為嚴重。關中人口大量遷徙到荊州、益州,已經殘破。
所以,征討漢中,曹魏的補給線特別長。
曹魏那麼大,有沒有可能讓其他地方支持呢?
難!
州郡殘破曹操就試過“八方支援的模式”。
曹操時期,對漢中用兵,糧草、民夫多由河東、南陽、豫州等地配合關中一起負責。
結果,宛城、豫州不堪重負、民變四起,他們配合威震華夏的關羽,曹操險些被打得遷都。
因為:大家都不富裕。
漢末大亂,中原地區遭受的破壞極為嚴重,“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各州郡都在恢復階段,日子都不好過,真沒餘力太多的支援。
所以,魏國的劉放曾指出:盲目用兵漢中,會引起天下騷動。這絕非虛言。
吳國“吸走”了魏軍的糧草吳國也“吸走”了魏軍的糧草。
魏國在荊州、揚州戰場長期保持了10萬以上的兵力,這個數位是對蜀戰場的2倍。
可是,原本富庶的荊州、揚州,其駐軍也需要其他地方支持!
揚州戰場。當年,曹操遷徙了淮南人口,淮南地區產糧能力大為减弱,該地大軍需要中原的糧草支持。
荊州戰場。江漢平原本是魚米之鄉。可是,由於吳軍掌握江陵,魏國亦不敢以江漢平原為產糧基地。
所以,魏國要想全力攻蜀,糧草真不够用。
打破平衡魏吳蜀的長期鼎立,正是彼此實力平衡的實際體現。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實力的天枰天然傾向於魏國。
對峙期,魏蜀吳的經濟都在恢復。
可是,當時北方的經濟基礎、開發程度要遠遠好於南方。
所以,魏國的增長是恢復性增長,類似於二戰後的日本。
而吳、蜀雖然受到戰亂破壞小,但蜀國地盤狹小,吳國大部分地區開發基礎薄弱,經濟增長潜力非常有限。
所以,魏明帝開始,魏國採取了“守勢戰畧”。在戰畧上不積極攻蜀,而是堅守避戰,發展經濟。
司馬懿在關中修水利、屯田,關中經濟得到恢復;而鄧艾策劃的淮南屯軍的進行,也使淮南魏軍可以自給自足。
經濟得到了恢復,魏(晋)的優勢越發明顯了。
實力的平衡已經被打破。
三國鼎立的歷史,也要結束了。
魏蜀吳的三足鼎立,是當時各方綜合實力的體現。
他們要想擊敗對手,不但要大敗敵人,也要克服自然險阻,困難很大。
要想改變局面,需要壓倒性優勢。
魏蜀雙方將帥的能力相近,誰也不具有壓倒性優勢。囙此,諸葛亮、薑維、曹真、曹爽的嘗試不能成功。
魏國以“守勢戰畧”,使魏國國力逐漸具備了壓倒性優勢。最終改變了平衡,滅亡了蜀國。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