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安慶省會地位沒被合肥奪走,現在會怎樣?

安徽 82℃ 0
摘要:從清朝康熙六年設安徽省起,安慶做了270年的安徽省省會,安徽省的得名也是取自安慶的“安”和徽州的“徽”,後來安慶省會的地位被合肥奪了去。假若安徽省的省會依然在安慶,現在會是個什麼樣的情况呢?囙此,安慶成為安徽省會,就是順理成章之事。

從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設安徽省起,安慶做了270年的安徽省省會,安徽省的得名也是取自安慶的“安”和徽州的“徽”,後來安慶省會的地位被合肥奪了去。假若安徽省的省會依然在安慶,現在會是個什麼樣的情况呢?

安徽,簡稱“皖”,省會合肥,地跨長江、淮河兩大流域,地形多樣,有平原、臺地(崗地)、丘陵、山地等,全省可分成五個地貌區:淮河平原區、江淮臺地丘陵區、皖西丘陵山地區、沿江平原區、皖南丘陵山地。安徽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徽文化和徽商,徽商是中國古代三大商幫之一,有“無徽不成商”的美名。

清朝康熙時,分江南省為江蘇省和安徽省,安徽省會定在安慶,但一直到乾隆時期的1760年,安徽省會才遷至安慶,之間這近百年時間一直寄居在江寧(江蘇南京)。南京被人戲稱為徽京,除了和安徽省的一些城市走得比較近外,很大程度上便是緣於此。

清朝時,為何選安慶為安徽省會呢?安慶,古稱舒州,位於長江西北岸,北宋時宋徽宗趙佶給舒州同安郡賜名為德慶軍。1147年,宋高宗趙構取“安”字和“慶”字,合稱安慶。清朝時,安徽省內安慶府和徽州府發展最好,尤其是徽州府,商貿繁榮,文化鼎盛,徽商活躍於全國各地。但是徽州(今黃山)位於群山環抱的山區,交通多有不便。相比之下,安慶的地理位置優勢就很明顯了,處在大別山與皖南丘陵山地之間,扼守武漢和南京之間的長江天險,有“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之稱。囙此,安慶成為安徽省會,就是順理成章之事。

作為安徽省省會,有清一代安慶發展得極為繁榮,實力雄厚,是安徽省當之無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1819年時,全國人口一個多億,安慶府人口就達到600萬,現在安慶才416萬多(2020年常住人口),資料對比最有說服力。清朝時,安慶是長江沿線當之無愧的大城、重鎮,和重慶、武漢、南京、上海並稱“長江五虎”,不是沒有道理的。安慶處在吳楚文化交匯之處,桐城派引領清代文壇的二百多年,影響巨大,有“半部縉紳錄,出於桐城”之說。創辦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的著名教育家吳汝綸,就是桐城派後期重要人物。

合肥古稱廬州、廬陽,位於安徽省中部,境內地貌以丘陵崗地為主,兼有低山和低窪平原。合肥成為安徽省省會,是在1952年,也就是說到現在只有幾十年時間。合肥自古以來就是淮河以南、長江以北的軍事重鎮,地理位置優越,有“江淮首郡、吳楚要衝”,“江南之唇齒,淮右之咽喉”之稱。

當初選合肥做省會,是出於軍事考量。當時國內局勢還沒有完全穩定,除了叫囂著反攻大陸的,還有一些潜伏下來的頑固分子暗中活動,囙此軍事鬥爭還是放在首位的。如果省會放在安慶,離長江近是優勢,但同時也是隱患,因為長江沿線已經有好幾個重要的大城市,南京、武漢、重慶等。萬一長江失守,長江沿線的這幾個省會城市就很危險,這樣損失大了。

合肥歷史上也是兵家必爭的重鎮,三國時曹魏和東吳在合肥死磕了三十多年,就是最好的例證。合肥介於長江和淮河之間,居於安徽省的中心位置,把省會放合肥,具有一定的戰畧優勢,能提供一定的戰畧緩衝空間。

圖-俯瞰安慶

另外,安徽地跨長江、淮河兩大流域,省內情况也是相當複雜,皖北、皖中、皖南文化、習俗各方面差別也挺大。都說江蘇是散裝大內鬥省,其實安徽也差不多。江蘇省會南京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而且南京在省內的歷史地位顯然要比安慶强。如果省會放在偏居一隅的安慶,雖然有航運優勢,但要想很好地綜合南北,發揮省會的輻射能力,影響並帶動全省的發展,恐怕很有難度。受不到省會輻射的皖北很可能邊緣化,各玩各的,安徽南北之間的差距可能會越拉越大。

标签: 安慶 清朝 徽州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