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第18届世界記憶力錦標賽季軍,排名世界第十。
他培養了20多位最强大腦選手,60多位世界記憶大師。
速記手機號,速記文章,考試知識點,單詞……
給你最實用的記憶力提升方法。
跟他一起學習,你的生活會有巨大改變!
從未去過中高風險地區,也未與確診者發生密接,健康碼卻莫明奇妙變黃色了,這種事魔不魔幻?
然而,這“人在家中坐,“黃碼”天上來”的故事,最近卻發生在許多人身上,給他們帶來慌亂和困擾。
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時空伴隨者。
什麼叫“時空伴隨者”?
勇叔看之前與媒體報導說,時空伴隨是指,14天內,與確診患者在同一個時間和空間網格內(通常以800米*800米為檢測範圍),共同停留過10分鐘。
我不是知道這個800米*800米的檢測範圍,科學依據在哪?而且,從許多網友反應的情况看,實際中對“時空伴隨者”界定,似乎遠遠超過這個範疇。
比如,最近有比特女性網友就披露:她住在廈門,一個漳州的張大爺每天晚上陪她聊天,結果被判定為風險區“時空陪伴者”,健康碼由綠碼變黃碼。
你是否在抱怨人生艱難,小人處處?
是看走眼、愛錯人、上錯船、生錯種、算錯命了嗎?
改變自己,命運就會呈現完全不同的面貌。
讓已經發生的坎坷扭轉,
讓還未發生的隱患消除,讓身邊的小人變成貴人。
她還同時曬出另一個網友的經歷:他兩個同事前一天與疫情風險區域的朋友打了電話,第二天一早起來健康碼就變黃色了。
此事引起網友們的熱議,各種調侃可謂五花八門:
“警惕!新冠已經進化到量子糾纏的傳染管道了。”
“穿越時空,竭盡全力,病毒來到你身邊。”
“完全符合相對論,那個什麼斯坦曰過:兩個人聊天時間越長,兩顆心距離越近……”
不過,這些調侃讓我笑不出來,因為,我看到了更多“時空伴隨者”的心酸經歷。
有人一天24小時都在家中躺,第二天顯示時空伴隨。有人買個雞爪回來,就時空伴隨了。有人早上去取車,被入口處掃碼出來的黃碼摁住了,查看原因,顯示被時空伴隨了。
他本是帝都頂級豪門陳家的子孫,
一入贅,卻是跳進了萬丈深淵,
妻子那麼優秀,嫁給他這種廢物。
時間久了,他漸漸的明白……
有人說自己11天沒出門,走過最遠的路是樓下10米遠的核酸檢測點,也時空伴隨。有人說:自己十幾天在園區內,又沒到過任何風險點,黃碼從天而降。
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
我看到有人給出的一個解釋:
這是大數據排查近半個月聯系頻繁的,然後變黃碼,是擔心對方近期除了網絡聯系還有見面,變為黃碼讓對方去做核酸檢測。
真相果真如此嗎?
好吧,就算“時空伴隨”的本意並不壞,也是為了加强防疫,但是其科學依據到底在哪裡,符合流行病學調查的規範嗎?
兩個有著密切網絡聯系的人,確實可能線上下見面,但這容易進行甄別,就像前文提到的漳州的張大爺,去沒去過廈門,他的行動軌跡都被手機記錄,調出行程碼一看便知。
當然,也有可能出現漏網之魚,但是,這種幾率是極小極小的。
只是為了防範極小概率的事情,讓一大幫無辜者被迫陪綁,這樣的反應未免太過度了。
不可否認,黃碼變黃後,可以通過核酸檢測把黃碼轉綠,但由此帶來的,必然是一番折騰——耗費精力,耗費時間,工作停頓,生活停擺。
任何人碰到這樣的事,恐怕都要被搞得焦頭爛額,甚至整個人崩潰。
最近,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經驗研討會,在上海召開。會上提出,“全面提升疫情防控科學精准水准”,“最小成本獲得最大防控成效”。
一刀切和擴大化的“時空伴隨”與科學防疫和精准防疫,恐怕是背道而馳的,是在以最大成本,去爭取微乎其微的防控效果。
把篩查手機通信和微信聊天記錄作為防控手段,倘若這個辦法全面推開,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時空伴隨者”。
人在家中坐,“黃碼”天上來,這是任何一個普通人和普通家庭難以承受之重。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