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網訊(記者戴小淞)初秋時節,位於江北的綠水灣濕地公園綠意盎然,優越的生態環境為珍惜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源和良好的棲息地,儼然成為一個鳥類“天堂”。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一直以來就是南京自貿片區的“必答題”。今年4月,江北新區(自貿試驗區)出臺了《南京江北新區碳達峰、碳中和行動計劃》,從推進產業結構優化陞級、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推進綠色城市建設、提升生態發展水准和健全低碳發展體制機制五個方面提出19項重點任務,將低碳發展作為推進江北新區(自貿試驗區)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建設的重要抓手,在推動高品質發展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
綠色金融大有可為
現時,中國綠色金融正迎來政策“窗口期”。我國明確“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下稱“雙碳”)目標,正引發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雙碳”目標的提出,將加速我國低碳轉型行程,為綠色金融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作為探索新金融的南京片區有何佈局?
8月10日,南京銀行研創園支行創新全國首款貸款利率與控排企業碳表現掛鉤的貸款產品——“鑫减碳”,成功為某電力企業發放3000萬元貸款。同一天,南京江北新區公用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永續掛鉤)”成功發行,發行規模4億元,這也是全國綜合公用事業首單、全國AA+首單、江蘇省首單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是資本市場支持江北新區綠色能源發展的重要成果。
現時,南京銀行研創園支行等7家銀行掛牌綠色銀行,組建了包括交通銀行、江蘇銀行等8家金融機構在內的“金融系統支援江北新區發展聯合體”;設立江蘇疌泉等2支總規模12億元的綠色產業基金,江北新區公用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14家企業完成綠色企業主體認證。
早在去年3月,江北新區(自貿試驗區)發佈“綠色金融十條”,以制度創新為覈心,以鼓勵綠色金融創新助力江北新區(自貿區)產業結構陞級為主線,深化金融體制機制改革,構建綠色金融組織體系、產品服務體系、配套政策體系,探索綠色發展的“江北路徑”。
如今,南京自貿片區先後發行全國首單、全市場唯一的碳中和綠色科技創新債券、境內首單非金融企業氣候債券等創新型綠色金融工具,助力綠色產業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南京自貿片區各家金融機構也積極打造別具一格的綠色金融產品,提升企業的碳减排積極性……綠色金融新生態在南京自貿片區“生機勃勃”。
“生態眼”助力長江大保護
不僅可以捕捉到江豚出沒,還可以監測肉眼不可見的化工筦道氣體微洩漏……這個集多種功能的智慧平臺便是南京“生態眼”,遠可千里望長江,近可千米看江豚。該平臺還入選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南京自貿片區“生態眼”智慧化平臺是落實長江大保護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實現了長江經濟帶南京段生態環境立體多源實时動態感知。現時平臺已融合17個市級涉江部門23個信息化系統,接入269個水質、空氣品質等傳感設備數據及891路監控視頻。
項目一期投入使用後,通過水質反演結果分析,發現片區綠水灣水質明顯异常,結合無人機現場查勘,及時發現非法佈設漁網區域0.25平方公里,第一時間督促整改;通過遙感衛星監測到違規大棚種植區0.02平方公里,及時通報整改,持續加强對該區域的衛星影像分析,直至大棚全部拆除,實現足不出戶網上監督;通過禁漁捕撈攝像視頻監控,結合海事資訊實时分析,自動判斷非法捕撈行為。未來“火眼金睛”將再陞級,打造成為長江南京段“最强生態大腦”,不僅打通“水裏”“岸上”“天空”監測壁壘,及時打擊非法捕撈、非法采砂行為,積極應對航運、化工生產突發狀況,保障長江南京段岸線通航、利用和生態安全,還將成為輔助科學精准決策的依據,為長江南京段建設綠色生態帶貢獻一份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賦能綠色發展
今年4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經驗清單》,南京市“區域評估簡化項目審批”簡化審批手續、幫助企業節省經費等被列入清單。
區域評估改革最早就是在江北新區(自貿試驗區)試點,變“單個項目評”為“區域整體評”,實現降級簡化審批或免費査詢使用,是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現已逐步實現壓覆重要礦產資源、地質災害危險性、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持方案、地震安全性、節能審查、洪水影響評估、水資源論證等8項區域評估改革的集成,覆蓋範圍達117.85平方公里,打造全國首個區域評估集成改革示範區。
前不久,江北新區(自貿試驗區)制定出臺《南京江北新區生命健康產業鏈行政審批改革實施意見(試行)》,明確提出:簡化生命健康產業鏈相關項目水土保持、環評、職業病防護等手續;優化環評審批污染物總量名額平衡機制。
未來,南京自貿片區將加快構建更加開放、高效的綠色金融組織體系、產品服務體系、配套政策體系,推動更多綠色發展經驗“試在江北、用在南京、服務全省、貢獻全國”。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