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盛世:一個被稱為饑餓的盛世,大清國的衰敗由此開始

新疆 86℃ 0
摘要:一直以來對乾隆皇帝的評估分為兩派,一方面認為他文學方面組織編著了《四庫全書》,農業方面重視水利建設,减少賦稅,領土方面完善對西藏的統治、佔領新疆地區奠定了中國當今的版圖,創造了乾隆盛世,可以稱得上是千古一帝。另一方面認為他在位期間大興文字獄,迫害中國文人。乾隆皇帝不過是中國歷史上400多位皇帝的一員,從某種角度來看都不會達到“千古”這種程度。

一直以來對乾隆皇帝的評估分為兩派,一方面認為他文學方面組織編著了《四庫全書》,農業方面重視水利建設,减少賦稅,領土方面完善對西藏的統治、佔領新疆地區奠定了中國當今的版圖,創造了乾隆盛世,可以稱得上是千古一帝

另一方面認為他在位期間大興文字獄,迫害中國文人。經濟方面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使得中國落後於世界民族之林,認為他是千古罪人,真的是這樣嗎?

當然真的不是。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反對帶著民族仇恨去看待乾隆皇帝,應該更客觀地去看待乾隆皇帝的功與過。乾隆皇帝不過是中國歷史上400多位皇帝的一員,從某種角度來看都不會達到“千古”這種程度。

愛惜子民,減輕賦稅

歷史上所有的帝王當中減稅力度最大的皇帝便是乾隆,據史料記載,乾隆繼位之後便决定免除全國大多數老百姓拖欠已久的農業稅,之後他又宣佈免除了雍正十二年之前所有的農業稅。

不僅如此,在之後的統治中乾隆也多次减免或全部免除農民的稅收。

乾隆的一系列措施,對這個以農民為主的王朝來說,意義是重大的,這使很多農民擺脫了多年沉重的稅收,可以說在農業王朝來說是具有進步意義的。因為這項政策的實施,使得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劇增,而且從南美洲傳過來的紅薯、玉米在清朝得以大規模的種植,使得糧食產量遠超從前。

根據資料統計,乾隆晚期的糧食產量遠超其他所有朝代。正是在這種農業大生產的基礎之上,乾隆時期的人口迎來了指數型增長。

再加上康熙和雍正兩個皇帝的鋪墊以及乾隆的勵精圖治,到了1747年,中國的人口就已經到達了一億四千三百四十萬左右,到中後期,由於經濟繁榮,農業發展,乾隆朝人口繼續增至兩億九千九百九十六萬人左右。

囙此乾隆一朝僅僅10億左右的田地養活了30%的人口,並且還能維持國家和社會的安定。如果在生產力還比較低下的農耕社會,可以說得上是一個奇迹,而且縱觀中國歷代人口超過1億的王朝,僅僅只有南宋時期而已。

古代的農耕社會是將人口數量看作國家繁榮昌盛的標誌,所以說乾隆年間人口呈指數型增長是可以稱得上是乾隆盛世的重大表現之一。

力壓群雄,經濟實力雄厚

關於乾隆一朝經濟實力的問題,在《大國興衰》中有很明確的記載,該書中記載了當時中國的經濟總量約占世界的1/3,遠遠超過了美國如今的地位,况且中國在世界製造業中所占的比例是英國的8倍,俄國的6倍,日本的9倍,比剛剛成立的美國更是不知道强了多少倍,所以說在工業革命之前,擁有悠久歷史的中國一直是世界第一大國,即便乾隆時期也是如此。

再加上康熙和雍正兩代皇帝的勵精圖治,到乾隆剛剛繼位時,清朝的國庫銀兩高達6000萬餘兩,到乾隆十三年更是增長至7000萬輛,在之後的幾十年中一直維持在這個水准上下,直到乾隆四十五年達到7800萬兩,乾隆時期的存銀的巔峰是在乾隆五十五年,存銀量高達8000萬兩,可以說經濟實力十分雄厚。

一個農業王朝擁有如此强大的國庫收入,對於當時的世界經濟體系來說,清朝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

即便乾隆去世之後,中國仍然是世界上第一大經濟強國,所以說乾隆這一朝的國庫收入,縱觀整個中國古代史來說達到了歷史的最高峰,這無疑是“乾隆盛世”的標誌之一,而這同樣也是乾隆可以大規模减免百姓賦稅的原因所在。

統一新疆,奠定我國版圖

一直以來,邊疆問題都是歷朝歷代急需解决的問題之一,自從西域被漢武帝納入王朝版圖之後,西域一直與中原分分合合,更多的常態是一種分離。可以看出的是當中原王朝鼎盛時期,西域便安分守己,向中原王朝遵守臣道,但是一旦中原王朝衰敗,西域地區必定滋事生亂,擾亂中原王朝邊境地區。

這種現象持續了幾千年,一直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縱使康熙、雍正兩朝擁有强大的國力,都沒有將西域問題徹底解決。

這一現象一直持續到了乾隆十八年開始,乾隆皇帝立志出兵掃平西域,由於國家實力遠超西域,所以僅僅過了6年,也就是乾隆二十四年便解决了這個數千年都未能解决的問題,徹底實現了西域的統一。將今新疆地區收入我國版圖。

1759年,乾隆收到前方戰線傳來的捷報,信中這樣講道:“天山南北所有的叛敵都已經被平定”。當乾隆看到這份捷報時,內心是十分高興的,因為這個經歷過幾千年都未能解决的土地,終於在他的手中徹底被融入了中國的版圖。

到目前為止,天山以北一帶的土地都被收入大清版圖,中國的疆域空前廣闊,領土面積高達1453多萬平方公里,可以說繁榮至極。統一新疆之後的清王朝,在周邊國家的地位也是日益攀升,根據《清高宗實錄》中記載:環顧四周,近郊諸邦,皆為屬國,通一四方,舉踵來王……以亘古不通中國之地,悉為我大清臣僕,稽之往牒,實為未有之盛事。

元朝時期雖然中國面積廣闊,但是卻不能真正做到强有力的控制和管理,只有到達乾隆時期,中國才真正地對版圖內所有的土地做到了强有力的控制,使邊疆地區和一些少數民族成為了中國的一部分,少數民族進入中原還促進了民族大融合。所以,從控制實際疆土面積來說,乾隆盛世也達到了歷史的最高峰。

高傲皇帝,終失機遇

18世紀50年代,清朝已經在乾隆皇帝手下掌控20多年,乾隆皇帝自滿於自己的功績,認為他已經將清朝發展為天下第一國,周邊其他的小國都是蠻夷。

1957年,乾隆認為對外通商是將大清朝的保護送給他人,而且周圍的蠻夷小國沒有值得清朝可交換的物件,這樣只會讓他們占情頭的便宜,於是他開始實行了海禁政策。

閉關鎖國之後的乾隆越來越看不到世界的發展,他開始驕傲自己在位時期的政績,目空一切,自稱十全老人,還經常把自己與秦皇、漢武、唐太宗等賢明的皇帝作比較,甚至認為他們遠不如自己。

直到乾隆80歲壽辰時,內閣學士尹壯圖的奏摺,才是乾隆皇帝,大吃一驚,尹壯圖在奏摺中說,自己回老家探親,走遍了清朝大部分地區發現清朝已有頹敗之勢,當前僅僅只是國家富裕,但是百姓十分貧窮。

乾隆看到這個奏摺後非常不高興,他覺得尹壯圖一定是在欺騙自己,於是他便派欽差大臣去實地考察,但是清朝的腐敗已經非常嚴重,欽差大臣到來之前,各地方官員早就做好準備,乾隆只能看到虛假的繁榮。

他的愚昧還表現在1973年英國使團到廣州覲見乾隆皇帝,當時的乾隆皇帝認為英國使團是向他來祝壽,他對英國使團獻上的羅盤戰艦,武器裝備,都不感興趣,他甚至都不知道英吉利是個什麼樣的國家,他自己覺得英國應該是一個彈丸之地,不足掛齒,但是當時的英國已經蒸蒸日上。

乾隆皇帝盲目地認為清朝是世界第一,拒絕了英國提出的所有通商口岸,這一舉動也徹底使中國喪失了工業革命的機會。

直到清朝被推翻10多年之後,金梁在清朝的藏寶閣發現了明朝萬曆年間《坤輿萬國全圖》,這張地圖詳細的標記了世界各地方的情况和一些重要的國家。

可是自從清朝統治中國之後,滿族人對於漢族一些先進文化進行抵制,因為他們是遊牧民族他們對海上的一切都不屑一顧,乾隆更是認為地圖、羅盤都是奇淫巧技不足掛齒。可見清朝的歷代統治者是多麼的愚昧,在這種愚昧的統治者領導下,百姓又怎麼會進步和發展呢?

結語:

總的來說,假如乾隆皇帝接受了英國方面的建議,積極進行社會變革,中國未來會發生怎麼變化,是否會走上資本主義的道路,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至於對乾隆皇帝的功與過,他雖然自稱十全老人,但我們清楚的是這是他自己為了誇耀自己稱的,乾隆盛世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個盛世,但這是在已經發展畸形、落後的基礎之上建立的。

從客觀角度來說,不論哪個王朝都會經過一個王朝週期性,而封建思想已經在中國根深蒂固了,不是隨便哪一個帝王可以改變的,因為進行體制改革會觸動很多封建貴族的利益,這在之後的維新變法也可以看得出。

所以乾隆皇帝只是歷代帝王的一員,他的功稱不上千古,當然他的過也稱不上千古。簡單來說對歷史人物的評估應該是客觀的,不能是片面的。

參考文獻:

《清實錄》

《乾隆帝》

《愛新覺羅家族全書》

《乾隆皇帝全傳》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