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靜安寺附近的姚奶奶今年96歲了,意外跌倒前,她身體硬朗、生活能自理。兩年前,一次跌倒讓她站不起來了。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後,她需要長期臥床,身邊幾乎日夜不能離人。姚奶奶的女兒70多歲,因無力照顧她,就將她送到了養老院,但姚奶奶並不開心,女兒來看望時,她總說要回家……
養老不離家是很多大城市老人的心願;可當老人日漸衰老,特別是面臨半失能、失能時,留在家中養老,困難重重。
並非沒有破解之道。靜安區日前被確定為民政部“十四五”第一批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試點地區,也是上海唯一的試點區。根據區域特點,靜安區將在全區探索開展“家庭養老床位”:依託有資質的養老服務機構,將機构的專業照護服務延伸至老年人家中,為老年人在家中設定具備類似養老機构照顧功能的床位。
高齡老人眼神有了光彩
“摸摸耳朵,揉一揉;摸摸鼻子,捏一捏……”日前,記者來到姚奶奶家中,看到她坐在沙發上,正跟著護理員小沈在做保健操。姚奶奶的手部動作很慢,但她看上去心情不錯,眼神也有了光彩。
女兒將姚奶奶接回家中後,在區民政局的推薦下,協力廠商養老機构專業人員很快上門,對老人身體狀況與家中環境進行了查看與評估。他們發現,姚奶奶進行居家養老的硬體環境不錯,居住環境寬敞,為照護老人方便,女兒還為老人買好了必備的護理床……但要讓姚奶奶能在家中舒適養老,需要增配軟服務。
根據女兒提出的需求,專業人員為姚奶奶家庭推薦了“家庭養老床位”服務包中的“24小時護理員服務”與“智慧床墊服務”。
受過專業訓練的護理員小沈,第一時間入住姚奶奶家,24小時照護她。除了貼身照顧姚奶奶,小沈還會每天給她測血糖、血壓,安排她定時吃藥。在姚奶奶可以稍稍走動後,小沈還帶著她進行一些肢體上的康復訓練,幫助她肢體慢慢恢復。姚奶奶在跌倒前,思路非常清晰,還會做“數獨遊戲”;跌倒後,她的腦部出現了退化,語言表達能力也不如從前。於是,小沈每天陪著姚奶奶聊天、給她讀報、帶著她念詩,鍛煉她的腦部神經……
“智慧床墊”則是小沈的“小幫手”。“智慧床墊”可以實时收集老人上床、離床、離床未歸、體動、心率和呼吸率等數據,後臺工作人員分析數據後可以瞭解到老人的生命體征、睡眠情况等,指導小沈製定護理計畫、調整護理要點、調整老人的飲食。一旦在夜晚,老人離床時間較長,“智慧床墊”還會進行報警提醒。
姚奶奶家設定“家庭養老床位”已經一年多了。如今,姚奶奶已能拄著輔助器,慢慢小步行走,每次聽到小沈念古詩,她還能準確念出下半句詩……
“家庭養老床位”的設定減輕了老人家屬的負擔。姚奶奶的女兒每天只要負責給母親做可口的飯菜,其他都交給了小沈與背後的養老機构團隊,感覺生活輕鬆了很多。
“服務包”提供個性化選擇
所謂“家庭養老床位”,是在有條件的老人家中實現在養老機构所能够享受到的照護服務。養老機构通過提供“服務包”的形式,為家庭經濟條件與身體情况不同的老人,提供多層次、個性化的居家養老服務選擇。
像姚奶奶這樣高齡、失能、身邊幾乎離不開人的老人,可以選擇綜合性長期照護服務。還有一些半失能的老人,則可以選擇“服務包”中的階段性專項照護。
在石門二路街道,91歲的葉奶奶與同齡的老伴是純老家庭,子女長期不在身邊。葉奶奶走路不方便,要拄著拐杖,她的老伴身體還比較硬朗,可以照顧她的日常起居。兩人享受長護險服務與社區為老助餐服務,解决了生活上的基本需求。
但兩人都有慢性病,每次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藥,對年事已高的兩位老人是大問題。
根據他們現時的情况,協力廠商養老機构為他們推薦了服務包中的健康與藥物管理服務。每週兩次,養老機构的護士小徐會按約定時間上門,為兩位老人量測血壓、血糖,並將他們的身體情況反映給家庭醫生,便於家庭醫生調整用藥。同時,小徐會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幫助他們取好藥品帶來。這一服務,解决了兩位老人現階段居家養老的最大難題。
最近,根據兩位老人的身體情况,協力廠商養老機构又為他們配備了一臺應急呼叫智慧設備。老人可隨身攜帶,一旦出現身體狀況,按下設備上的按鈕,後臺工作人員會立即響應。
除了軟件服務,服務包中還包括很多硬體服務。如根據老年人照護需求和居住空間條件,經與老人及其家屬協商後,以床為中心,配寘照護服務所需的護理床、康復器具、移動輔具等設施設備,並對老人居住場所進行必要的適老性改造等等。
推政策清單破解推廣瓶頸
過去兩年來,上海各區都在探索“家庭養老床位”的設定,但接受服務的老人並不多。以靜安區為例,“家庭養老床位”現時在全區僅有20多個。
記者瞭解到,“家庭養老床位”的推廣還存在幾個瓶頸亟待突破。
首先是價格。同樣的護理費,老人被送進養老院後,家人不用再提供照護。如果選擇“家庭養老床位”服務包,老人日常還是需要家人提供一定的生活照料。有些老人與家庭會囙此認為“性價比不高”。但實際上,對老人來說,居家養老因為有家人的陪伴與照顧,在心理滿足度上往往要優於機构養老。留在家中養老的姚奶奶不僅恢復了身體,更得到了內心的滿足。現在,姚奶奶想吃啥,女兒就會幫她用少油少鹽的管道燒出來。
其次是成本。一比特養老機构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還未形成規模化效應,服務人員配比就存在一定難度,服務成本不可控,能否盈利不明確。
此外,“家庭養老床位”的設定涉及居家環境硬體設施改造、智能化平臺搭建和數據綜合、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高品質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提升再造,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
針對“家庭養老床位”推廣中的瓶頸,靜安區出臺了相關政策與指導清單。
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方面,靜安區綜合政策資源,將現有養老政策,如養老服務補貼、長期護理保險、老年人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輔助器具租賃、“為老服務一鍵通”、老吾老家庭照護能力提升計畫等政策,全都疊加到“家庭養老床位”中,降低老年人享受“家庭養老床位”的成本,引導與鼓勵他們申請“家庭養老床位”。如,姚奶奶現在享受的服務每月支付6000多元,遠遠低於請一個住家保姆的費用;葉奶奶享受的服務每月僅400多元,完全在她的經濟承受範圍內。
另一方面,靜安區將出臺適老化改造、智能化設備及服務、上門服務等指導清單,指導養老服務機構參照清單提供相應服務,探索出一套適合上海中心城區的“家庭養老床位”的管理辦法與規範標準。“我們希望最終可以實現‘家庭養老床位’服務的智能化、標準化和市場化,並以此為契機,全面提升靜安區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能級。”
針對經濟困難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靜安區將通過試點資金補貼管道,讓這部分老人也能用得起“家庭養老床位”。力爭到明年2月底前實現全區“家庭養老床位”566張,形成成本可承擔、方便可及的普惠型“家庭養老床位”服務。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