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流勇退的湯和:他最後悔的一句酒後瘋話,反而囙此保住了他的命
湯和比元璋大二歲,是早年一起放牛的窮兄弟。1356年湯和在鎮守常州時說過“坐屋脊,左右倒”的一句酒後瘋話。這件事朱元璋牢牢地記在心裡,也使湯和悔恨終生。他時時想法將功補過,處處做事小心謹慎。在某種意義上說,正是這個錯誤和挫折,使湯和變得更冷靜,更聰明,因而倒是保住了他的一條性命。
開國前夕,湯和已經成為僅次於徐達、常遇春、鄧愈的第四位大將。平定張士誠之後,拜為征南將軍,率部討方國珍,平陳友定。而後以偏將軍跟隨徐達北伐,1370年,以右副將軍西征,大敗擴廓帖木兒。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朱元璋特別指出:
“湯和與朕同裡閈,結髮相從,屢建功勞。然嗜酒妄殺,不由法度。”
因功不掩過,故而當封為公而只封為侯。實際上算的還是常州那筆帳。
1371年,湯和以征西大將軍攻打四川,被明昇的大軍阻擋在三峽天險,元璋責備他“逗留緩事”,攻佔重慶以後,又嫌他推進遲緩,為此,特派遣使者來到前敵,傳達對他的嚴厲斥責。這個斥責,使湯和誠恐誠惶。他本來對於保寧之戰的部署已大體完備,現在只好提前發動進攻。四川很快平定了,但元璋對作為此次伐蜀總帥的湯和的表現依然憤憤。他獎賞了傅友德、廖永忠,對湯和則又是一頓訓斥:
“朕前命爾統師伐蜀,爾乃駐兵歸州,逗留不進。非穎川侯(傅友德)越關渡險,直入劍閣,德慶侯(廖永忠)因得乘虛攻破瞿塘,則爾西蜀何由得下?後攻保寧,又不勇往。爾朕舊人,自濠梁相從,軍功不小,宜爵爾為公,因功過不相掩,封爾為第一侯爵。今又不能自奮,而使他將得上功,朕甚為爾惜之。”
說實在的,湯和這次的表現確實顯得有些遲重疲踏。他因酒後失言而作了長時間的補賞,結果仍不能得到皇帝的諒解,情緒便有些低落,有些頹喪。這種情況自然無法逃過元璋的眼睛,他既然有意貶了你的爵位,就一定會著意留神你的情緒變化,形神舉止。湯和到這時才恍然覺得,自己又闖了大禍。俗話說,伴君如伴虎,自己怎麼能耍小孩子脾氣,難道這還是與他一起放牛時玩“急急令”的時候嗎?那時候,他拿穀葉作刀放在我的脖子上作耍,今天他是可以新帳老帳一起算,真個讓我腦袋搬家的。
想到這裡,便不禁渾身打個寒噤,隨即雙膝跪倒,以頭觸地,說道:
“陛下囑臣以大任,而臣愚劣,失機緩事,死有餘責。陛下天地之量,宥而不誅,臣已過望,何敢再希重賞。”
說著,哽咽啜泣,不能自已。事後,元璋也覺得老揪住這個老朋友的小辮子有欠忠厚,想到他一向恭敬謹慎,似不可過為已甚,第二天便傳下旨意,賜湯和田一萬畝,算作對湯和應得而來得的一種補賞。
而後,湯和曾經奉命北征,又曾屯田練兵,督建中都,都沒有建立奇功异勳。但都是勤勤懇懇,本本分分,把他的智慧隱蔽在憨厚的背面。
一天,元璋把湯和叫到便殿敘舊,談論間,元璋推心置腹地告訴湯和:
“這些年,你打了不少勝仗,也打了些敗仗。軍事上的事情沒有一定之規,要因時制宜。但有幾點不可疏忽,這就是推德必自邇,示威必先大,使之以信,任之以專。推德,樹立榜樣,從自己親近的人做起,疏遠的人便宜於受到感召。示威,建立法度,從大人物作起,大人物悚然,小人物畏懼。用人誠信,則人不違抗,任人以專,則事易成功。這幾件事都是你的短處,今天特意說給你。”湯和聽罷,急忙站起來,誠懇地說道:“陛下說的是,愚臣牢牢記下了。”
俗語說,不怕老頭子罵你,就怕老頭子不理。像這種肺腑之言,實際是元璋對湯和的安慰,湯和心裡自然也是樂滋滋的。
果然,1376年,元璋給了湯和一個到延安防邊,進剿元將伯顏帖木兒的機會,隨後在1378年進封他為信國公,加號左柱國,左都督,議軍國重事。不過,在敕封誥詞中對常州的過失卻是第一次赫然明白地提了出來,而且鑄之鐵券,傳之子孫,真所謂鑄成鐵案了。那誥詞說:
“朕起自草野,賴諸將效力,平群雄,定禍亂,君主華夷。當定功行賞之時,爾湯和雖居舊將之行,惟守毗陵(常州),於忠有慊。朕念相從之久,泯前過而論現功,爵中山侯。今者複念爾東平越地,南下入閩,西擒祭罕腦兒酋長,下巴蜀,頗有其功。今特授以信國公,食祿三千石,永為子孫世祿。於戲廣人臣無將,可謂忠矣,威福不專,可謂智矣。爾其慎守斯道,以訓後世,敬哉毋怠”。
看到這個誥詞,湯和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公爵的尊榮是得到了,皇帝對他的欠帳也還清了,而他欠皇帝的卻是明明白白地用鐵字鑄在那裡。特別是“人臣無將”,“威福不專”,即“不要當亂臣賊子,不要作威作福”的警告,更使湯和如芒刺在背。倘若湯和還有些聰明,他也就只有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了。
1386年,湯和跟隨楚王朱楨討平了貴州五開地區吳面兒的反叛,又為皇帝立了一大功。這時,常遇春、鄧愈、李文忠、徐達都死了,面前的屏障沒有了,他站在了最顯眼的位置。根據徐達、李文忠之死的風言風語,他不難猜想皇帝的心理。想來想去,可能保護自己的辦法,就是不要作出頭之鳥,不要引起皇帝的注意,急流勇退,趕緊把自己深深地隱蔽起來,他想到開國前元璋對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讚揚,便决定告老還鄉,主動交出兵權。
一天,湯和單獨朝見元璋,誠懇地說道:“老臣今年已經六十二歲,身體也不好,不堪供皇帝驅策。懇求皇帝可憐,准臣告老,能將一把骨頭埋在家鄉。”元璋很高興,立即表示同意。並賜鈔5萬錠,傳旨工部,趕快在中都鳳陽為湯和起蓋府第。同時也為諸公侯在家鄉建造府第。
元璋滿以為勳臣們見此情况,會紛紛向湯和看齊,一個個遞上摺子,交出兵權。孰料他們裝聾作啞,並無響應,使元璋十分掃興。這就進一步新增了對湯和的好感。不久,沿海倭寇騷擾,湯和的新宅第又未建成,元璋便命湯和再為他辛苦一道,到江浙强化海防,抵禦倭寇。湯和在沿海立衛所。築城堡,僉丁壯,建設了一道海上防線。1387年鳳陽宅第恰好完工,湯和便帶領妻子兒女向元璋叩別。元璋賜給湯和與他的夫人胡氏黃金各300兩,白銀各2000兩,鈔各3000錠,采帛各40副,並且降旨表彰,親自帶領百官為他送行。把這場面鋪張地相當壯觀。豈奈諸將帥依然無動於衷。
湯和回到故鄉,依然小心謹慎。言談之間决不涉及朝政,國家大事,更是一語不敢外泄。所得的賞賜,多半分送給鄉里鄉親,對小時候的朋友故舊特別親切友愛,經常在一些回顧那些兒時的難忘歲月。聽到這些消息,元璋才漸漸相信,湯和老兄是真的告老還鄉了。
臨別京城時,元璋告訴湯和,如果身體還好,希望常來京城走走。湯和奉命每年正月初一,都要來南京參加新年朝賀大典。1390正月初一湯和朝賀已畢,又去便殿朝見。同時向元璋彙報了一個情况:太師李善長為在家鄉興造新宅,曾向他借用300個衛卒,被他拒絕了。元璋感到了湯和的忠誠,也暗罵善長老兒不知好歹。湯和打了這個小報告,心情又有些沉重,因為善長的弟弟李存義父子已涉及胡黨,李善長的壓力本來就够沉重了,自己這樣做,是不是有點落井下石。但不給皇帝彙報是不是不忠。有朝一日,會不會牽連到自己?
風燭殘年的老人,似乎經不住這樣的精神負擔,湯和一下子在京城病倒了,隨之,就失音啞巴了。元璋當即前去看望,並派人把他護送回家。稍好一些以後,又命他的兒子送到南京,設宴慰勞。1394年,元璋的太子已死,功臣將帥差不多都殺光了,小時候一起生活過來的兄弟們一個個都離開了他,元璋往往感到莫名的冷漠與悲凉,他想到湯和,這個寡言少語的放牛娃娃,這個在他最困難的時候給他安慰的知心朋友,這個最早勸他投軍入夥的傢伙。兩個人能在一起敘敘舊,忘掉眼前的一切困擾,一切緊張,一切煩惱,當是最大的樂趣。他知道湯和現在已經不能說話,也不能走動,但還是想見他一面。於是派人用一輛安車把他接到京城。
當湯和被推進內殿的時候,元璋情不自禁地站起來,迎上前去,拉住他的手,半晌說不出話,眼角有些濕潤,而湯和則失聲啜泣。二人終於破涕為笑,坐下來敘話。元璋命內侍把湯和推在他的面前,元璋便滔滔不絕地講起他們小時候的情景。元璋一邊講,一邊問,說到高興處,拉拉湯和的手,摩摩湯和的背,湯和則一邊點頭,一邊傻呆呆地咧起嘴,做出微笑的樣子。他們聊的是那樣的忘情,那樣的無拘無束,似乎又回到了那個天真爛漫的時代,那個雖然艱辛但卻歡快的時代。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