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裏那些你不知道的道教祖師

浙江 93℃ 0
摘要:有人說80後是最懷舊的一代人,雖然我們大都處於奔三的年紀,不過我們總是在網絡上、生活中,去懷念我們幼時玩過的那些遊戲、傳唱的一些歌曲,包括曾經看過的那些電影和電視劇。金庸的《倚天屠龍記》就是其中最出名的一個懷舊情結,其中所提到的那些金毛獅王、紫衫龍王等等,常常成為我們童年時的代號,更別提裡面的乾坤大挪移等功夫,是多麼地令童年的男生嚮往。太祖命他與周顛二人隨行,船到孤山,無風不能進。

親近善知識福生無量天尊

有人說80後是最懷舊的一代人,雖然我們大都處於奔三的年紀,不過我們總是在網絡上、生活中,去懷念我們幼時玩過的那些遊戲、傳唱的一些歌曲,包括曾經看過的那些電影和電視劇。

金庸的《倚天屠龍記》就是其中最出名的一個懷舊情結,其中所提到的那些金毛獅王、紫衫龍王等等,常常成為我們童年時的代號,更別提裡面的乾坤大挪移等功夫,是多麼地令童年的男生嚮往。

在《倚天屠龍記》中明教五散人,是彭和尚彭瑩玉、鐵冠道人張中、冷面先生冷謙、布袋和尚說不得和周顛這五位,這五人並不是劇中很重要的角色,出場的次數也不多,基本上都是甘當綠葉襯紅花,可是諸位可能並不知道,其中鐵冠道人張中、冷面先生冷謙、周顛,這三比特都是在道教歷史中有過神奇事蹟,被目為神仙的人物,今天就讓頤叔和各位一起聊聊這三比特具有神奇色彩的道教人物。

《倚天屠龍記》(資料圖)

周顛

說起周顛,雖然在小說中並不是什麼重量級人物,但是在明代開國歷史中,卻不可不提到這位外表癲狂、內蘊神奧的人物,甚至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還親自為周顛做了一篇碑記《禦制周顛仙人傳》,並特地在傳說周顛的隱逸處廬山建了禦碑亭,安立這塊禦碑,那麼周顛和朱元璋之間到底有哪些淵源呢,倒還得從朱元璋還沒當皇帝的時候說起。

周顛,相傳是江西南昌地方的人,14歲時突然出現瘋態,整日癲狂,一直在市集以乞討為生。不過周顛和普通要飯的有所不同,周顛從30歲那年開始,就經常無緣無故地闖入地方長官的府衙,說是要“告太平”。什麼叫“告太平”呢,當時元末群雄四起,政局動盪,所謂的告太平,就是告訴大家太平盛世即將來臨,也就是說天下將要平定的意思。這在古代可是有點大逆不道的意味,不過大家都看他是個瘋子,也就沒認真地和他所計較。後來陳友諒攻佔了南昌,周顛也突然在街市上消失了身影,不知道躲到哪裡去了。

直到朱元璋領兵攻佔南昌後,這位周顛又不知道從哪裡出現了。(資料圖)

直到朱元璋領兵攻佔南昌後,這位周顛又不知道從哪裡出現了,跪在道旁,對著朱元璋“告太平”,剛開始朱元璋也不以為然,後來每次出門,周顛或前或後,或左或右,都重複這一句話,久而久之朱元璋也開始厭煩了。一天終於忍不住了,就叫人將周顛捉來,扣在一口大缸裏,然後在大缸的周圍架上柴草,點火活蒸周顛,一連三次,次次新增柴草,但是周顛除了微微出汗之外,並沒有任何異樣,直到最後朱元璋也拿周顛沒有辦法,只好令人將他送到附近的大廟,令廟裡人供給三餐,嚴加看管。不過不久廟裡就出事了,廟裡主事的和尚來告訴朱元璋,原來周顛在廟裡嫌吃飯吃不飽,和廟裡的僧人吵架,爭飯吃。後來周顛生起氣來,半個月不吃飯,廟裡和尚怕出事,趕緊來報告朱元璋,朱元璋偷偷地去看他,只見周顛那麼長時間不吃飯,但是和平時一樣,一點沒有饑餓之感,面色也如常,朱元璋令人取來上好食物,供其享用,吃完之後,將周顛關在一個房裏,嚴加看管,一個月不進飲食,周顛依舊如常,絲毫不見異樣,朱元璋這才知道周顛不是普通人,對其禮敬有加。

周顛像(資料圖)

不久之後,朱元璋西征九江討伐陳友諒,就派人詢問周顛此時出征是否順利,得到的回答是“可”。但是朱元璋此時仍然信心不足,問周顛說:“陳友諒此時已經稱帝,兵馬眾多,恐怕不容易獲勝。”周顛聽後,仰面向上,似乎在看什麼東西似的,許久對朱元璋說:“天上並沒有他的位置。”於是朱元璋集合戰船,帶周顛同船,率領大軍,千帆齊發,向九江殺去。可惜天公不做美,一路上風平浪靜,船隊前進緩慢,恐怕不能按時到達九江,於是詢問隨軍的周顛,是該進還是該退?周顛此時嘴吐奇語,說:“只管行,只管有風。無膽不行,便無風。”結果朱元璋鼓舞士氣,果然風就越刮越大,很快就到達了小孤山,此時江面上突然出現了江豚在水面上來回穿梭,周顛見之說:“水怪出現,恐怕這次死人不少。”朱元璋怪其所言不祥,擾亂軍心,索性推入江中溺死算了,可是船到湖口時,周顛又出現在了岸上,向朱元璋要食物吃,等到都吃完了,周顛整頓衣冠,來到朱元璋的面前,伸長了脖子說:“現在你可以殺了。”此時朱元璋卻說:“被你煩死了,也不殺你,你走吧。”周顛此時也不再強留,獨自一人,飄然而逝,據說前往廬山一帶隱居。

在這之後,朱元璋平湖南、入浙江、下兩廣,統一中國,勢如破竹,一帆風順。偶爾傳來關於周顛的消息,但是具體周顛在哪裡並不清楚,於是朱元璋在洪武六年就在廬山的竹林寺舊址處,修建了一座訪仙亭,又名周顛亭,以報周顛當時助其統一之恩德。又過了十年後,即洪武十六年,突然南京城內來了一比特赤脚僧名覺顯,說是受周顛之托,從廬山到南京來拜見朱元璋。朱元璋剛開始時以為是江湖騙子行騙,並沒理會。四年後,聽聞覺顯要返回廬山時,朱元璋念及舊恩,聊勝於無,就特意作詩兩首,請其轉交周顛仙人。

又過了幾年,朱元璋突然患了熱症,太醫對此都束手無策,眼看病情日益嚴重,恐怕有喪命之虞,這時當年的那位赤脚僧又出現在了南京,說是受周顛及天眼尊者之遣,赴金陵送藥,相救朱元璋,並獻來了周顛道人的和詩二首。此時的朱元璋藥石罔效,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服用了送來的丹藥,誰知朱元璋服藥後,精神日强一日,竟然痊癒。而赤脚僧人也不知所踪,後來朱元璋根據赤脚僧人所言,幾次派人到廬山宣召周顛,但使者無法找到周顛,空手而回。

直到朱元璋死前六年,他親自寫了一篇《周顛仙人傳》,由中書舍人詹希庾書字,勒石於廬山,以表示對周顛的感念之情。也就是現在的廬山禦碑亭,位於廬山仙人洞旁邊的錦繡峰上。朱元璋曾在周顛的祭文中說過這樣一句話:“今世之人,知幽明之理者,鮮矣!”也許這也是一代帝主對周顛的懷念吧,也許周顛的消失不見,也是早已預知到朱元璋的刻薄寡恩,不可同富貴而提前避禍之舉吧。

鐵冠道人——張中

張中,字景和,浙江臨川人。因愛戴鐵冠而人稱鐵冠道人,他和周顛一樣,是朱元璋征戰統一生涯中一個特殊的人物。張中,少年時也曾習科舉業,後來遇到异人傳授皇極數,精通陰陽命理,所言無有不應,他和朱元璋結緣是在朱元璋攻取南昌之時,當時朱元璋輕而易舉地攻下南昌,得意洋洋,大將鄧愈向朱元璋推薦張中。朱元璋對張中說:“我兵不雪刃打下南昌,是否從此百姓生活就安居樂業了。”張中的說法卻令朱元璋大吃一驚,鐵冠道人說:此地很快血流成河,房屋盡毀,連我住的鐵柱觀都難以倖免於難,只會剩下一間大殿。朱元璋覺得他是在危言聳聽,並不相信。沒過多久,朱元璋的部下康泰叛變,果然如鐵冠道人所言,此處生靈塗炭,成為廢墟。朱元璋此時才發覺此人並不簡單。

鐵冠道人張中像(資料圖)

後來有一天,朱元璋住所的燈花爆出花蕾般的形狀,眾人都認為是吉兆,只有張中趕快將燈花剪下,並告訴朱元璋,要趕快援救江西,當時眾人都不知道是什麼意義,直到三天之後,探子來報,陳友諒圍南昌,情勢緊急,人們方才醒悟,之前張中所言不虛。此時朱元璋打算親自出兵討伐,召鐵冠道人張中問戰爭結果如何。張中說:“此次大戰五十日當大勝,而亥子日俘獲其主帥。”太祖命他與周顛二人隨行,船到孤山,無風不能進。張中配合周顛以“洞玄法”祭之,於是風大作,朱元璋的船隊才能順利到鄱陽。並在鄱陽湖內與陳友諒展開大決戰,當時大將常遇春孤舟深入,被陳友諒的敵艦重重包圍,大家都很憂慮,覺得常遇春此次必死無疑,難以救援。唯獨張中說:“不要擔心,亥時當自會出圍。”之後果然在晚上亥時,常遇春沖出重圍,得以生還。

接下來朱元璋對陳友諒的戰爭連戰大捷,陳友諒窮途末路,想率領船隊打回武昌,但在湖口這個地方被朱元璋的軍隊攔截。朱元璋集合船隊,輪番與陳友諒的軍隊作戰,從早晨打至下午,不過陳友諒最終突圍。但是,當陳友諒跑到涇江口的時候,又遇上了朱元璋的隊伍,此時在朱元璋身邊的張中突然哈哈大笑,恭喜朱元璋,說陳友諒已中箭身亡。朱元璋勸張中不要妄言。可沒過多久,就有投降的兵士來報,說陳友諒已經中箭身亡,之後陳友諒的部下五萬人全部投降。計算日期,從朱元璋出兵到受降,剛好是五十天。

建立明朝之後,朱元璋凡有所修建,都會派鐵冠道人查看地理。但鐵冠道人並不受朝廷官職,而是一個人在南京鐘山之下,結一個草廬,當時的大將藍玉帶了酒食去拜訪他,鐵冠道人穿著便服出來迎接。藍玉心裡感到不高興,以為鐵冠道人輕慢他,喝了幾杯酒之後,想要借酒譏諷鐵冠道人,就說有一個上聯請鐵冠道人作對,上聯是“脚穿芒屨迎賓,足下無禮”,鐵冠道人微微一笑,指著藍玉所拿椰杯回答說“手執椰瓢作盞,尊前不忠”。藍玉當時並沒有聽懂其中的含義,後來果然藍玉案發,被朱元璋以造反謀逆罪誅殺,滿門抄斬。

藍玉案後,鐵冠道人又在南京住了幾年。突然一天守城的兵士報告說,鐵冠道人無故投河自盡,朱元璋令人找他的屍首,卻怎麼也找不到。過了不久,外面潼關的守將報告,說某一天鐵冠道人從我這裡出關,算一下日期,正好是投水的那一天。自此鐵冠道人就不知所踪,再也沒人見過他了。也囙此躲過了之後,數次大獄,不至於被株連。

冷謙

相對於上面的周顛與鐵冠道人張中來說,冷謙並沒有在朱元璋身邊出過什麼力,他的第一件神迹嚴格來說卻和一樁大內失竊案有關。

冷謙像(資料圖)

當時冷謙有個朋友家中貧困,人口又眾多,吃飯都吃不起了,於是就向冷謙尋求幫助,冷謙思考再三對他的朋友說:“我帶你到一個地方去,裡面金銀無數,但是千萬別貪心多取、千萬別遺落片紙隻字。”朋友當時一一點頭答應。於是冷謙隨意在牆壁上畫了個門,並在門旁畫了一隻鶴守著。讓友人動手敲門,門應手而開,進入房間之後,才發現滿屋子金銀珠寶、百貨奇珍數不勝數,這其實正是朝廷大內存放公帑的金庫。那友人心喜欲狂,盡情搬取而出。

就這樣搬取了幾次,後來有一回,這友人把放在身上的一紙公文掉落在了寶庫裏,公文上還有冷謙朋友的姓名,他的朋友嚇得魂飛魄散,可冷謙卻早已料到這一點,對朋友說:“你不聽我的告誡太過貪心,所以會遺失物件,你既不得善終,而我也不得不走啦。”說完就進入壁上所畫之門,與那只鶴同時不見了。

剛開始,大內帑庫屢屢遺失物品,守護帑藏的官吏好幾個囙此被誅殺。此次得了這張遺失的“公文”,按圖索驥逮捕了冷謙的朋友,經過審訊,朋友講實情一一說出,官府方才知道冷謙才是主謀,於是就下令全國通緝。後來碰巧在四川有人遇到冷謙,就向官府報案,要逮捕冷謙的時候,冷謙一下子鑽入了一個瓶中,那些捕快無法交差,只好把個瓶子送至皇帝禦前,皇上對他詰問,冷謙就在瓶中應答,聲音響亮清晰。皇上說:“你出來,朕不會殺你的。”冷謙對曰:“臣有罪,不敢出來。”後來皇帝命人將瓶子擊碎,瓶子中卻是空空如也,而散落一地的碎片都能發聲應答,都在說“臣有罪,不敢出來。”最終仍是不知冷謙所終。

據說冷謙在少年時曾在淮陽,遇上一异人,傳授他中黃大丹之術,並將張伯端的《悟真篇》傳授給他,由此而參悟得道,到明朝時已經一百數十歲了,但依然是黑髮童顏,猶如壯年。據傳冷謙曾經畫有《蓬萊仙弈圖》,在圖後還有張三豐的親筆題識,在張三豐的題跋中也間接透露了冷謙最後的去處。張三豐提到,冷謙因“畫鶴”而隱入壁中仙去。囙此打算到十洲三島去拜訪冷謙,可見冷謙早已證悟大道、成仙逍遙去了。

《倚天屠龍記》也許很多人都看過,但是知道這三比特仙人的恐怕不多,今天不講什麼大道理,說說這些小故事,也是希望這些仙真的事蹟,不至於被人所遺忘,湮滅於茫茫史實之中。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