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應無地,陽關已近天。今君渡沙磧,累月斷人烟。”大家好,我是熱帶榕樹,本篇討論古代西藏的地緣。
以上四句詩,是唐朝與吐蕃交戰時,著名詩人杜甫送友人從軍時所作。
西藏地形圖
可是翻閱歷史文獻我們也很容易發現,除了唐朝,古代西藏地區的存在感歷來都是很低的。
那麼吐蕃為何會突然崛起?青藏高原又是如何融入華夏版圖的?這些問題還是要從地理與自然環境中尋找答案。
一、封閉之地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其範圍主要包括今天西藏自治區和青海省部分地區。
從地形上看,這片廣袤的土地可謂氣象萬千,高原、山脈、河谷、盆地等等交錯並存,極其破碎複雜。
不過大方向上看,這些雜亂的地貌大致可以劃分為四大板塊。
如圖所示,依次為藏北高原、喜馬拉雅高山區、藏南谷地和藏東高山峽谷區。
眾所周知,中國的板塊由西向東呈三級階梯,海拔逐次下降,巧合的是青藏高原也同樣如此!
最西邊的藏北高原平均海拔約4500米,中間的藏南谷地約為3500米,到了最東邊的藏東高山峽谷區則在3500米以下。
這意味著青藏高原整體向東傾斜,地緣板塊上剛好與四川、雲南等省份進行了完美的銜接。
與之相比,從西藏南下進入印度半島則會遇到一個斷崖式下跌的區域,極大新增交通難度。
當然,如果討論交通狀況,所謂地緣板塊上完美銜接所起到的作用也只是相對的。
青藏高原北部以昆侖山脈為界,幾乎斷絕了與新疆地區交流的可能性。
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也是雄偉壯麗,可以稱得上青藏高原與印度半島間的天塹。
東部方向上雖然海拔高度與中原王朝的四川、雲南等地接近,但橫斷山脈同樣很難逾越。
所以在吐蕃崛起前,中原王朝對西藏的瞭解幾乎為零,史書上也是草草標注個西南夷了事。
漢武帝倒是對自己帝國西南方向究竟有些什麼很好奇。
《史記》記載,漢朝曾經派出四支探險隊從四川出發向西探索,結果:
“皆各行一兩千裏。”
往西北走的被氐和榨阻攔,往西南走的被嶲和昆明阻攔,這些地方到底在哪兒今天已經很難考證了。
總之錢沒少花,路卻沒走通,最後只能放弃,所謂:
“漢欲通西南夷,費多,道不通,罷之。”
也正因如此,西藏與四川、雲南地區板塊銜接的優勢要到吐蕃崛起後才逐漸發揮出來。
吐蕃武士
隨著戰爭、交流和貿易,自唐代開始,青藏高原至印度、新疆、中原的路線先後被鑿空。
具體大概有四條線路:
西北路線,從西藏出發跨過昆侖山抵達新疆於闐,再從新疆往中原或者中亞走。
歷史上這條路只發揮了很有限的作用,上篇講過了,吐蕃軍隊經常從這兒沖出去和唐朝爭奪西域。
於是唐朝乾脆在於闐設立軍鎮,重兵把守,把通道基本堵死了。
南部路線,也叫泥婆羅道,從西藏往南翻過喜馬拉雅山進入印度半島,一人滅一國的王玄策走的就是這條路。
不過能走通並不代表好走,唐代高僧道宣曾在《釋迦方志》中對此進行描述:
“經十三飛梯,十九棧道,又東南或西南,緣葛攀藤,野行四十餘日,至北印度尼泊羅國。”
與之相比,剩下兩條路線都是溝通西藏與中原的,雖遠稱不上平坦,卻也比前往印度半島輕鬆容易得多。
東南路線,別稱茶馬古道,從藏東高山峽谷區出發,經康定前往四川和雲南。
東北路線,也叫唐蕃古道,從西藏至青海湖過河西走廊,最後至西安。
更重要的是這兩條路包含眾多子路線,比如唐蕃古道分南北兩線,走向大概和今天的川藏公路南線、北線重合。
茶馬古道你幾乎可以看成一張交通網,具體線路可以參考滇藏線。
綜上所述,當吐蕃王國從青藏高原沖出來時,與中原的交流程度必然遠遠高於印度半島。
地形很大程度上决定歷史走向,西藏融入華夏文明絕對不是偶然。
現代學者曾對唐朝、吐蕃的官方交往進行過統計,據《唐蕃交聘錶》相關資料。
唐代有文獻記載的200多年內,雙方使節來往近300次,這還不包括民間自發組織的貿易!
吐蕃的官職、律令,乃至於西藏傳統的藏醫、天文、數學等等幾乎都受到唐朝的影響。
文成公主入藏
這種現象當時就有人意識到了,詩人陳陶在《隴西行》中就曾感歎道:
“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
至於印度文化對藏文化的影響,當然也有,不過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比不上中原王朝。
這個問題要很多學者都論證過了,篇幅有限,不多贅述。
暫時只糾正一種錯誤印象,有些人會認為佛教是印度對西藏最成功的文化輸出。
事實上最早將佛教成功傳入西藏的反而是唐朝。
根據現存藏文史料,大概在中原南北朝時期,有個叫拉脫脫日年贊的贊普正在皇宮中端坐。
突然間天降祥瑞,然後梵文佛經伴隨著鮮花彩虹從天而降。
這是現時發現的佛教入西藏最早的文獻資料,近似神話,估計是印度早期有僧人北上傳教留下的傳說。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200年後的松贊干布時代,吐蕃從上到下信仰的還是苯教。
直到文成公主入藏帶去了漢傳佛經,佛教才迅速興旺了起來。
當然此後漫長的歲月裏,偏向印度風格的密宗戰勝了中原禪宗,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二、虛弱的高原
因為地緣,西藏地區在文化内容上明顯偏向於華夏文明。
這對青藏地區融入中華版圖顯然是有利因素,但並非唯一的决定性因素!
上文主要針對高原的封閉性進行討論,接下來,我們將從其本身的自然環境入手進行闡述。
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
高原地帶歷來都是自然生態脆弱,生存環境艱苦的代名詞。
根據公開的資料,現時西藏自治區在現代科技加持下,總計擁有耕地500多萬畝。
如此稀少的產糧區肯定是養活不了多少人的,人少就意味著自我維持能力弱,難以形成足够强大的力量。
所以在絕大多數歷史階段,青藏高原都沒有出現足够威脅中原王朝的勢力。
吐蕃是特例中的特例,根據唐朝氣候記錄,當時長安曾出現全年無冰的狀況,皇宮內甚至可以種植柑橘。
藏文史料裏雖然缺乏相關記錄,但考古中卻發現了不少端倪。
例如青海都蘭戈壁上發現的上千座吐蕃墓葬,大多用柏木構建,少的二三十根,最多的用了上千根。
時間越往後,墓葬使用的柏木越細,時至今日,乾旱氣候下附近幾乎全部沙漠化沒有樹木能够存活。
顯而易見,當時溫暖的氣候讓青藏高原糧牧區迅速擴大,人口激增。
根據西藏史書《五部遺教》記載,當時吐蕃軍隊多達46萬。
中原《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鑒》等正史,也有眾多吐蕃出動數十萬軍隊作戰的記錄。
有時候唐軍打了勝仗,動輒繳獲幾十萬牛羊,例如開元年間的臨洮之戰:
“斬首萬七千,獲馬羊無慮二十萬。”
據此現代比較流行的估算認為,當時吐蕃人口大約在800至1000萬之間!甚至有可能超過了1000萬!
等溫暖期結束,吐蕃崩潰,青藏高原再次回歸歷史常態。
元朝和清朝都對西藏進行過人口普查,當然數據比較粗糙。
元朝的《漢藏史集》記載人口總數為13萬戶,清朝《第五世達賴喇嘛傳補遺》記載約為10萬戶。
總之不管按照哪種計算方法,古代西藏除了吐蕃時代人口都很難超過100萬。
人口少則力量衰弱,力量衰弱則無法輸出秩序,長此以往你只能接受外部勢力的秩序輸入。
三、秩序
西藏地區第一次融入中華版圖得益於強悍的蒙古鐵騎。
不過仔細研讀史料你會發現不管是元朝還是後來的清朝,統一西藏是幾乎都沒費多少力氣。
以忽必烈為例,元軍開進西藏時,整個高原到處都是以寺院為覈心的碎片化城邦。
這同樣跟青藏高原的地理環境有關,以吐蕃發源地雅礱河谷為例,地形上大概是這樣的。
其實整個西藏的宜居地帶差不多都與之類似,青藏高原本身就很封閉,其內部的居民點同樣閉塞。
就算不考慮人口問題,破碎的聚居點也不利於大一統。
吐蕃時期,西藏建設了被稱為“飛鳥使”的驛站溝通各地,到了忽必烈時代人口銳減讓整個系統全部廢棄。
為了提升對青藏高原的治理力度,《漢藏史集》記載元朝花費大力氣重建驛遞,所謂:
“仿照漢地驛站之例,設立驛站。”
歷史演進到這個階段,不僅僅是文化,西藏自身的統治秩序也開始依託外來力量輸入了。
蒙古軍入藏
總而言之,西藏地區向東傾斜的高原地貌,决定了其與華夏文明交流的可操作性遠遠高於其他方向。
如果不考慮吐蕃王國這樣的特例,高原脆弱的生態也在力量對比上决定了西藏只能融入中華版圖。
總而言之,從地緣上講,青藏高原成為華夏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必然性,而絕非是什麼偶然事件。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