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的區劃調整,16個地級市之一,亳州市如何有4個區縣?

安徽 70℃ 0
摘要: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安徽省各個地級市區劃調整的故事,例如合肥市、阜陽市等等。亳州市的總人口,達到了490多萬,在安徽省各個地級市中,並不算少。那麼,亳州市4個區縣的區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安徽省的總人口6100多萬,略少於湖南省。安徽省下轄了16個地級市,亳州市屬於其中之一。亳州市位於安徽省的北部,與河南省的商丘市相鄰。在河南省公佈的中原城市群規劃中,以省會鄭州市為覈心。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安徽省各個地級市區劃調整的故事,例如合肥市、阜陽市等等。今天,我們聊聊亳州市,亳州市屬於安徽省16個地級市之一,不過下轄的區縣並不多,只有4個區縣。亳州市的總人口,達到了490多萬,在安徽省各個地級市中,並不算少。那麼,亳州市4個區縣的區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首先,我們聊聊安徽省。安徽省屬於我國中部六省之一,與此同時,也是我國的人口大省、糧食大省。安徽省的總人口6100多萬,略少於湖南省。在各個省份中,6000萬以上的人口基數並不算低。安徽省橫跨了我國的南方和北方,耕地面積充足,農作物產量豐富,例如皖北小麥、皖南水稻等等。安徽省下轄了16個地級市,亳州市屬於其中之一。

亳州市位於安徽省的北部,與河南省的商丘市相鄰。從區劃來說,亳州市只下轄了1個區、3個縣,總計4個區縣。但亳州市的人口並不算少,達到了499萬人,接近500萬人。其實,與亳州市相鄰的阜陽市、商丘市等幾個地級市的人口,也都不算少。因為這一區域以平原為主,而且水源充足,平原意味著人口和耕地面積。

在河南省公佈的中原城市群規劃中,以省會鄭州市為覈心。開封、許昌、新鄉、商丘、亳州等地,屬於覈心發展區。這就很有意思了,河南省的城市群建設,囊括了亳州市。其實,亳州市的區劃調整,與安徽省的區劃調整,屬於相輔相成的關係。在元朝之前,歷代王朝基本上都沿用了州縣兩級區劃。13世紀中期,北方的元朝迅速崛起。

在幾十年時間裏,先後消滅了大金國、西夏國、大理國、南宋等政權,建立了一個疆域面積非常龐大的王朝。不過,隨著疆域版圖的擴大,缺乏地方管理經驗的元朝,開始面臨各方面的實際問題,而且非常頭疼。全國劃分為幾百個州府、幾千個縣,情况錯綜複雜。各地的人口數據、耕地畝數、農作物產量等等,完全都不一樣。

例如各地的農作物,分為了大豆、高粱、小麥、水稻等等,出現了五穀雜糧的說法。至於各地的耕地,由於地質結構和土質的不同,分為了丘陵地、水澆地、旱地等10多個類型。每一個類型,又分為了上中下3個等級。囙此,對於各地的情况,元朝有點一籌莫展。依靠唐宋時期的州縣兩級區劃,根本無法滿足元朝管理地方的需要。

唐朝時期的15道和宋朝時期的23路,各有各的問題,也不合適元朝。最後,元朝在金國行尚書臺的框架結構上,結合了宋朝23路的成熟經驗,反復調整以後,推出了著名的行省制度。元朝把全國劃分了10個行省,例如江浙行省、河南江北行省、福建行省等等。當時,元朝把安徽大部分地區,劃入了河南江北行省。由此可見,在元朝看來,整個黃淮地區是一家人。

每個省劃分了各個路,每個路劃分了各個州府,每個州府下轄了各個縣。當時,亳州隸屬於河南江北行省的汴梁路管理。元朝雖然設立了行省,並且奠定了行省制度的基礎,但各省的區劃並不合適。首先,各省的區劃不科學,管理難度太大。第二,各地機构的設計簡單,而且相互重疊,效率低下。到了元朝統治末期,行省制度已經名存實亡。

1368年,安徽鳳陽人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以後。在元朝行省的框架上,根據明朝的實際需要,進一步調整了各地的區劃。撤銷了路一級的機构,調整為省、州府、縣三級區劃的模式。在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時期,隨著明朝向北方遷都,形成了13個省與南北直隸的區劃。我國很多省份的區劃,都是在明朝統治時期基本形成的,例如安徽省周圍的河南省、江西省、浙江省等等。

與現在的區劃相比,已經非常接近了。至於北直隸和南直隸,北直隸相當於現在的河北省,南直隸大體上就是現在的安徽省和江蘇省。17世紀中期,清朝確立了自己的統治以後,進一步調整了各地區劃。最後,出現了大清內陸18個行省。南直隸更名為江南省,由於江南省的跨度太大,康熙皇帝在位的初期,1667年,江南省被折開為江蘇省、安徽省。

安徽省的省會在安慶府,並且設立了滁州府、廬州府、池州府等州府。亳州屬於直隸州,下轄了譙縣、太和縣、蒙城縣、渦陽縣等4個縣。1912年,清朝滅亡以後,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階段。由於各地戰亂不斷,對各地經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一轉眼到了建國初期,隨著局勢的穩定,我國進入了戰後重建、恢復生產的階段。

與此同時,一系列項目在安徽各地設立。出於管理地方的需要,安徽省曾經被分為了皖北行署區、皖南行署區。其實,亳州下轄的幾個縣,都隸屬於阜陽專區管理。隨著經濟發展的需要,過分複雜的區劃,不利於經濟建設。50年代前期,皖北和皖南行署區,重新合併為安徽省。60年代末期,全國所有的專區更名為地區以後,亳州所在的阜陽專區又更名為阜陽地區。

進入80年代初期,隨著經濟持續發展,為了適應時代需要,我國各省下轄的地區,陸續調整為地級市。此外,部分縣被陞級為縣級市。1986年,亳縣被撤銷,設立了亳州縣級市,仍然隸屬於阜陽地區管理。1998年,鑒於亳州縣級市的發展,亳州市被陞級為省轄市(副地級)。到了2000年,亳州市被晋昇為地級市,原來的亳州縣級市被撤銷,設立了譙城區。

與此同時,阜陽市下轄的渦陽縣、蒙城縣、利辛縣,劃入了亳州市管理,進而形成了亳州市1個區、3個縣的區劃結構。亳州市耕地充足、人口眾多,3個縣的人口都在130萬以上。當然,隨著亳州市的持續建設,城區面積的進一步擴大,都市人口的進一步新增。

亳州市陸續設立了經開區和產業園區,尤其是產業園很重要。不過,這些區的情况特殊,一般沒有計算在內。現時,亳州機場正在持續建設中,隨著機場的設立,肯定會進一步帶動亳州的發展。

關於我國各地區劃調整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最後說一點,作者沒有其他帳號,請大家注意。最近,抄襲者太過分,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