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大紅門服裝商貿城即將關停,這些人為啥沒有走?

浙江 61℃ 0
摘要:5折起、20元1件、清倉甩貨……大紅門服裝商貿城內,氣氛漸漸走向曲終人散。10月31日,23年歷史的大紅門服裝商貿城將正式關停。現在,是撤店和拋售的時間。跟著服裝店鋪搬走的,還有大紅門周邊的很多配套服務產業。一家糢特店,因服裝城而生,卻早就找到了新的增長點。在黃永春來北京的第25個年頭,距離他的店鋪咫尺之遙,大紅門服裝商貿城即將關停。

5折起、20元1件、清倉甩貨……大紅門服裝商貿城內,氣氛漸漸走向曲終人散。

10月31日,23年歷史的大紅門服裝商貿城將正式關停。現在,是撤店和拋售的時間。跟著服裝店鋪搬走的,還有大紅門周邊的很多配套服務產業。比如輔料、餐飲等等。

但也有人留下。一家麵館,從溫州而來,如今已經成了打卡網紅店。一家糢特店,因服裝城而生,卻早就找到了新的增長點。

“老鄉做生意,我做老鄉的生意”

尾貨拋售總是能激起一個商城最後的購物狂歡。從大紅門服裝商貿城一樓中庭開始,乘坐扶梯,一層層往上,每一層,都能看見挎著大包小包的購物人群。“1件50元,2件80元,3件100元。”“最後一點貨,賣完走了。”在服裝商販們熱情的叫賣聲中,掃貨的叔叔阿姨們從一個鋪子,掃到另一個鋪子。

再往上走,到了商貿城的6層,是美食城。時間臨近中午,這裡原本應該人聲鼎沸,但此刻卻冷冷清清。美食城有一半的檔口已經搬空了,剩下的幾個,也沒有太多生意。

與之相反,從商貿城裡出來,往西北方向走大約200米,有一家虹橋海鮮麵館,在中午的飯點,滿座。

店名裏的“虹橋”不是上海虹橋,而是溫州樂清虹橋鎮。海鮮面,是當地特色麵食。老闆娘侯銀燕正在前廳忙活,切醬肉、上面條、端甜品。老闆吳建曉在後廚,每到客人最多的時候,他會親自下廚。夫妻二人都是樂清人,雖是同鄉,卻在北京相識。

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浙江商人開始聚集到北京豐台木樨園、大紅門、南苑一帶,經營服裝生意。這其中,以來自溫州的商人最多,溫州商人中又以樂清人占大多數。1994年,還沒滿20歲的侯銀燕,跟著家人一起,來到大紅門。起初,是在浙江商人聚居的地方,經營五金生意。在她家五金店對面,是吳建曉家開的洗衣店。一來二去,兩個年輕人在異鄉相識、相知、相戀。

和服裝這個主業相比,五金和洗衣都是配套副業。成了家之後,夫妻倆也賣過服裝、做過早市,但並不長久。侯銀燕回憶:“那時候,總感覺,自己不專業,賣不過人家。”

眼見著,大紅門一帶的服裝生意越來越火,浙江商人越聚越多。夫妻倆一合計,準備開一家溫州特色飯店。為了讓自己更專業,他倆回鄉,先四處學習,再開店實踐。2009年,虹橋海鮮麵館,在距離大紅門幾大服裝市場很近的珠江駿景底商開業。麵館,主打粉面,有一些小凉菜,經營品種簡單直接。海鮮面、黃魚面、炒年糕,都是溫州當地人,從小吃到大的東西。

“一開始,來吃的都是大紅門做服裝生意的老鄉。後來,一傳十十傳百,來的老鄉越來越多。”溫州人本來就“抱團”,能在遙遠的北方,吃一口海鮮面,仿佛家鄉鹹濕的海風,微微拂面。

“也不知道哪天開始,成了網紅”

在外討生活,异常艱苦,來自浙江的服裝商人,又以能吃苦著稱。但是,一家麵館既然在口味上,主打家鄉牌,就要經得起來自同鄉的挑剔。

灘塗跳跳魚、小生蚝、老薑,這三樣關鍵的食材,時至今日,侯銀燕還是堅持從溫州進貨。“我們倆嘗了很多,也試了很多替代品。這三樣,很難。北方的跟南方的口感,就是不一樣。”

大紅門服裝生意最紅火的時候,往來溫州與北京的物流也异常發達。侯銀燕的關鍵食材,就是從溫州,跟著運服裝的貨車,一起發到北京。“車很多,又快,食材能保證新鮮。”那時候,大紅門周邊的溫州飯店很多,而且生意都不錯。

隨著“疏整促”的展開,大紅門的服裝批發市場,在近年來,逐漸關停、轉型。物流少了,貨車管控,溫州飯店也所剩無幾。侯銀燕開始自己尋找新的物流通路,生意還要做。

她的冰櫃裏,每天都準備幾大桶甜品,有水果、有花生、有核桃碎。這是她自創的,為的是吸引年輕食客。有一天,一個年輕的姑娘來店裡吃面。摸摸地,一邊吃,一邊拍照,等吃完了,輕聲對侯銀燕說:“我去網上,寫一篇點評,推薦一下。”這個陌生的靚女,把點評發了出去,慕名來打卡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我不太明白點評網站是怎麼回事,成了網紅店,感覺很突然。反正現在,北京本地來吃面的越來越多,大概能占到一半了。”侯銀燕可能不知道,在點評網站上,虹橋海鮮麵館現在位列豐台區粉面館熱門榜第一。對它的評估是:“很乾淨的小店,海鮮面在北京數一數二。”

中午12點,麵館上下兩層全部坐滿。侯銀燕不斷用溫州話跟熟客打著招呼,也用普通話給新客介紹菜品。從2009年開麵館到現在,基本每天都是這麼忙忙碌碌。和那些做服裝生意的同鄉比,侯銀燕沒趕上大紅門的黃金期。珠江駿景剛開盤,單價6000元/平方米的時候,她也沒下手買房。她說,那不是她的財,錯過也就錯過了。

做麵館,她覺得自己找到了門道。大紅門服裝商貿城的關停,短期內,會對麵館生意有影響,但長遠看,她有堅守的信心。“你看我們店門前這條路,剛開始亂停車,旁邊也是破破爛爛的。這幾年,做改造之後,路也好了,車規規矩矩。不管大紅門以後做什麼生意,總會有客流的。對我們來講,周圍環境提升了,是好事。我們是不打算搬走的。”

“一開始靠大紅門,後來客戶遍京城”

在大紅門服裝商貿城附近,最多的商業種類,除了餐飲,就是服裝輔料。

輔料五花八門,有吊牌、有包裝、有衣架,還有塑膠糢特。“我們也在找地方,永清、固安、燕郊,都去看過,現在還沒定。”一家輔料店的老闆說,生意是跟著服裝批發市場走的。豐海南街、豐海街,曾經密密麻麻開滿了輔料店,如今,很多店鋪已經搬走。

同樣做糢特生意,黃永春卻不打算走。

黃永春的馨美麗服裝道具店也開在珠江駿景底商,跟侯銀燕的麵館相距大約100米,兩人是老鄉,老黃還常去小侯店裡吃面。和小侯不同,老黃眼光獨具,他不但買了珠江駿景的住宅,連這套地下三層、地上兩層的商鋪,也是早早下手購買。

“一開始,也是靠大紅門的服裝生意。”1996年,黃永春的糢特店在大紅門開業。從服裝市場進貨的商販,會順手到周邊的糢特店,再進幾個糢特、衣架。慢慢地,黃永春發現,需要糢特等服裝道具的,不只是服裝店,還有博物館、美術學院、電影電視製作機构。“這些文化組織,北京嘛,全國最多啊。”黃永春的生意,從大紅門周邊,做到了全北京。他很早就開發了自己的電商平臺,還製作了APP,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定制糢特。“後來,我逐漸意識到,糢特其實也是一件文化產品,我們把它當作藝術品來設計。”從不同身形、不同造型的糢特,發展到機器人糢特。“機器人糢特會像真人糢特一樣,有形體動作。”跟深圳高科技企業的溫州同鄉聯手,黃永春正在開發更有科技含量的糢特。

這些精明的浙江商人,似乎總也停不下創業的步伐。黃永春的糢特生意做得如火如荼。北京“疏整促”剛開始,他看見大紅門一帶的服裝批發市場逐漸關閉,商戶外遷,就立刻把服裝道具分店開到了固安、永清。2015年,淘寶直播剛興起,他又做起了直播。“直播,我做得也比較早。包括薇婭,原來我們都認識,她在動批的,我那時候在動批也有分店。”很快,他開始了抖音直播,同時開設主播培訓課程,在深圳、廣州、杭州、上海等地,都設有培訓點。

在黃永春來北京的第25個年頭,距離他的店鋪咫尺之遙,大紅門服裝商貿城即將關停。而他的事業,並沒有停步。從依託服裝批發市場做配套生意,到客戶遍及北京。如今,分店、培訓點、網路直播,讓他的生意紮北京根大紅門,走向全國。

來源北京日報用戶端|記者孫毅

編輯匡峰

流程編輯吳越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