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把各位王爺分封到全國各地,是為了守衛邊疆,拱衛京師,穩固老朱家的統治地位,因為朱元璋覺得所有外人都不可信,只有自己家姓朱的才可信;清朝把各位王爺限制在京城,不允許他們出去,是害怕王爺們造反,因為清朝廷覺得外人造反不可怕,自己家裡人造反才最可怕。
明朝的王爺,不能留在京城
其實不僅是明朝,應該說明朝之前的王爺們,都不能留在京城,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是為了加强統治,這是顯而易見的。但從歷史上的實際效果來看,其實並不盡如人意。秦始皇曾廢除分封制,劉邦建漢後恢復,結果异姓王基本都造反了,劉邦稱帝之後,不是在忙著平叛,就是在平叛的路上,沒過幾天安穩日子。
劉邦以為這是因為諸王跟他不是一個姓的緣故,於是殺白馬與眾大臣盟誓,“非劉氏不得封王。”結果諸侯王坐大,漢文帝、景帝、武帝三代明君集近百年之力,才削藩成功,將此事擺平,期間還出了“七國之亂”,差點葬送了江山。
西晋的開國皇帝司馬炎也迷信這一點,他大肆分封宗室王,共封了27個同姓王,且將所有權利下放給諸王,包括兵權,以為萬無一失。結果,他死後第二年就爆發了“八王之亂”,直接將晋朝的底子掏了個空,司馬家族的人幾乎被殺光,只有一個司馬睿跑到南方建立了東晉,苟延殘喘。
到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同樣信奉“非我兒子,必有异心”的信條,他信不過跟他一起打天下的文臣武將,凡是有點能力的,幾乎都被他殺了。可是,治理天下總還是需要人啊,用誰呢?只能用自己的兒子們。
而且當時明朝雖然已經建立,但元朝廷卻沒有被消滅,而是主動遁入了大草原,時刻覬覦中原地區。所以明朝前期必須要在邊疆駐守大量的軍隊進行防禦,如果外人掌握了這部分兵權,朱元璋可不太放心,那怎麼辦?還是只能用自己的兒子們。
好在朱元璋的兒子够多,除了太子朱標坐鎮京師,一個兒子早夭之外,其他24個兒子全部封王,鎮守全國各地。朱元璋想得也很好,兒子們在外鎮守,太子坐鎮京師,一旦朝中有人圖謀不軌,諸王就可以舉兵進京勤王。如果是在其他地方造反,那麼諸王可以就近聯合剿滅,可謂萬無一失。
可是朱元璋沒想到,親兒子造起反來,可比外人厲害多了。他死後傳比特給皇太孫朱允炆,燕王朱棣表示不服,於第二年起兵造反,美其名曰“靖難”、“勤王”。四年之後,打入南京,登基稱帝。
所以,縱觀歷史,皇帝依靠分封宗室諸王來穩固統治地位的做法,往往當朝有效,下一個朝代就過了保質期,變成了禍害。
第二個是為了避免皇子爭儲。朱棣是藩王造反當上的皇帝,那麼他自然不會犯同樣的錯誤,讓別的藩王造自己兒孫的反,所以對藩王的權力進行了大幅削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朱棣並沒有廢除封王的制度,這就是涉及到第二個原因:諸子封王之後,必須要離開京師,為的是避免與太子爭比特。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權力的地方,就有爭鬥;如果爭的是皇位,那麼註定要爭個你死我活。皇子們凑在一起,難免就看太子不順眼,覺得對方不就靠著嫡長子的身份才上位的嗎,論能力,論才氣,那樣能比得上自己?這種眼光,其實大家都很熟悉,比如你看自己部門首長的時候,就會經常這樣想:哼,不就是進公司早混上了首長嗎?要是我當首長,哼哼……
唐朝剛建立的時候,太子是李建成的,但李世民的功勞很大,於是李淵就想讓李世民到洛陽去,就是不想兩個兒子爭儲。但是,李建成不敢讓李世民走啊,因為洛陽這地方原本是王世充的,後來被李世民打敗占了,之後便留在這裡安撫民心,所以在當地威望很高。如果李世民真去了洛陽,在李建成看來就是龍入大海、虎歸山林,再也不能制衡了,所以極力封锁了這次任命。於是李世民留在了長安,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了李建成,自己成了太子。
李世民登基之後,依然無法避免這個問題。他的太子是李承乾,但同時他又很喜歡嫡次子李泰,搞得李泰以為自己很有希望當太子。李承乾也很擔心,以致於暗中謀劃造反。事情洩露之後,李承乾被廢,李世民又立嫡三子李治為太子,這次他吸取了教訓,將李泰封王攆出了京城,李治這才順利繼承了皇位。
朱元璋有20多個兒子,其中很多都已成年,如果都留在南京,恐怕兒子們之間早已開始了明爭暗鬥,大臣們恐怕也要被各個皇子拉攏,分成好幾派,勢必要影響朝堂政事。朱元璋將兒子們都封王到外地,未必沒有這個想法。而朱棣只有三個兒子,長子朱高熾為太子,次子、三子其實也都覬覦太子之比特,屢次陷害太子。
朱棣雖然更喜歡次子朱高煦,但為了保證太子的地位,還是忍痛將其封王,趕出了北京。當朱棣第五次北伐途中病逝之後,太子因為得到消息較早,而得以安全繼位,試想如果朱高煦也在北京,只怕當時就是一場腥風血雨啊。甚至朱高熾死後,朱高煦也是因為不在京師而沒及時得到消息,讓朱瞻基從南京趕回來順利登基。
所以,從朱棣之後,諸子封王,便須立即離開北京,就封地就藩,就成了一種硬性規定,這從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太子的順利繼位。
清朝的王爺,不能離開京城
與明朝相反,清朝的王爺不能離開京城。很顯然,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訓,不敢再讓諸王到各地就藩,以免將來“勤王”。
明朝的規定是,諸王不奉詔不能隨意離開封地;而清朝的規定則是,諸王不奉詔不能離開京城,兩者恰好相反。
清朝的王爺有兩種,一種是和碩親王,一種是多羅郡王,親王每年的薪水是一萬兩銀子,外加一萬斛的祿米,郡王折半。雖然看著不是很多,但是要知道清朝一品大員的薪水也就180兩而已。從俸祿上就能看出,清朝是把王爺們養起來了,不求他們辦事,只求他們不要惹事。
當然,如果是有能力的王爺,那也不能浪費,畢竟是自己家人,還是可以信任的,那麼就派他們做一些巡視、監察之類的工作,一般時間都不長,做完了就回來,還是個悠閒的王爺。但凡是總有例外,雍正時期,他格外信任怡親王胤祥,給他派了很多差事,結果活活把這個弟弟給累死了。康熙時,十四阿哥胤禵還做過大將軍王,統帥西北兵馬。但這些都是個例,請勿作為抬杠資料。
然而,清朝諸王不能離開京城,從根源上避免了他們起兵造反的可能,但卻帶來了另一個禍患,那就是皇子們無所事事,便於太子爭儲。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事件。
九子奪嫡的經過,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皇子們在京城中各自拉幫結派,朝中大臣有擁立長子胤褆的,有擁立四阿哥胤禛的,有擁立八阿哥胤禩的,亂成了一鍋粥。以康熙的英明神武,也無法做到妥善處理。所以,二阿哥胤礽雖然是康熙唯一的嫡子,但最終也沒能保住太子之比特。
綜上所述,皇子們分封在外,則容易掌握實權,進而造反;拘留在內,在容易拉攏朝臣,覬覦太子之比特。總之,無論如何做,都是有利有弊的。在我看來,清朝將王爺們限制在京城的做法似乎更好一些,理由是無論皇權內部爭鬥如何激烈,至少不用打仗,老百姓不需要為其買單,九子奪嫡也好,玄武門之變也好,總好過朱棣的靖難之役吧。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