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晨讀六點半
轉眼間,大一的新生入校已經快一個月了。
而隨著大夥之間逐漸熟絡,聊天的畫風也就不再像剛見面時那麼拘謹了。
這種差別有多大呢。
這麼說吧,剛開始稱呼同班同學時,還是除了兄弟就是姐妹,而現在再放眼望去,可能全班上下已經不是“爸爸”就是“寶寶”了。
所以在這種“友好交流”的氣氛奠定後,話題可能就該往一些比較“敏感”的方向上扯了。
別誤會,我說的這個敏感,是地域差异,跟大夥心裡想的不是一回事。
因為在過去,那些地域差异帶來的誤解,經常會因為一句話就惹惱一個省的同學,但是到了現在,它似乎已經開始成了大家熟悉之後,一種“友好攻擊”的素材。
當大一新生聊到了地域,畫風開始逐漸“沙雕”
在過去,大學生關於地域問題的“冒犯”,基本上都屬於無心之舉。
畢竟以前交通沒有現在這麼便利,獲取的資訊也基本上都是“散裝”的,所以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你會聽到這樣的對話:
對四川的同學:你們家有猫熊嗎?
對河南的同學:你掉到過井裏嗎?
對山東的同學:你會開怪手嗎?
對貴州的同學:貴州是哪個省的…
更魔幻的是,這事如果往細了琢磨的話,還經常能根據地域腦補出畫面來。
比如說見了雲南的同學,就感覺他在家都是騎著大象,然後胳膊上再抬個孔雀。
再比如說見了山西的同學,就覺得他家門口就是礦場,高速路上都能刨出煤來。
所以那些外省的同學在被問到類似的問題時,整個宿舍裏經常會出現一種“同時震驚”的效果來。
講到這你可能以為,在有了互聯網,資訊發達了之後,就不會再有這些問題。
但實際上這不僅沒能打消大夥的好奇心,反而會因為知道得更多了,變得更加好奇。
就拿來自湖南的同學來說吧,我想他們可能不止一次地“被迫”表演過趕shi;而來自新疆的同學,也會經常因為名字“太短”而被追問。
另外,內蒙的同學需要經常解釋自己真的不住在蒙古包裏,甘肅的同學也沒少為家鄉早已通水通電正名。
但這種解釋有用嗎?
沒有,因為如今的大學生都是吃過見過的主,所以他們不僅會故意拿別人的地域開玩笑,甚至還能玩得一手自黑。
就比如江蘇的同學,會告訴你自己是吃試卷長大的;湖北的同學,會承認自己腦子也不算特別的好使。
內蒙的同學,會說自己上學騎馬,放學放羊,高考考射箭;廣東的同學,會說蟑螂是交通工具,蟲子是餐後零食,胡建人是儲備乾糧。
另外,蘭州大學的學生,還自製了各種版本的“駱駝駕駛證”,來當做一種善意的自嘲。
當然了,不管是自嘲還是調侃,大家現在也都知道了廣東的同學不一定會說粵語,廣西的同學也不愛穿豆豆鞋。
東北的同學不是只會說“你瞅啥”、“瞅你咋地”;山東同學愛吃的大葱,也不是每顆都有一米八。
至於河北…怎麼說呢,河北挺好的…
地域梗的背後,是大學生的陽光和自信
當年我這麼調侃外地的同學時,父母還一再鄭重其事地告誡我,要尊重對方的家鄉。
但對於同學之間“互為爸爸”的大學生來說,與其說調侃地域是一種冒犯,倒不如說是同學關係的融洽,和年輕人的自信。
畢竟只有自信的年輕人,才會坦然面對這些誤解,就像是“孟買只領先上海20年”的說法,如今壓根就沒人願意去反駁一樣。
這不正是當代大學生有活力、有胸懷、有朝氣的寫照嗎。
所以,別再總拿大學生“含金量”低說事了,“含霾量”高的他們,假以時日也同樣會延續前人的脚步,為您“服霧”。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