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泊窪的今天

天津 53℃ 0
摘要:天津靜海區的團泊窪,曾因詩人郭小川的那首《團泊窪的秋天》而廣為人知。而今,團泊湖被確定為天津濕地、鳥類自然保護區,列入了“中國濕地自然保護區名錄”,被譽為“京津之肺”。

天津靜海區的團泊窪,曾因詩人郭小川的那首《團泊窪的秋天》而廣為人知。

滄桑巨變。昔日一片荒野灘塗的團泊窪,如今已是國家級濕地保護區,潤澤滋養著這裡的土地和百姓。

經濟日報記者近日來到靜海,走進團泊窪,探尋它的變遷奧秘。

沖出鋼鐵圍城

靜海區曾因環境問題頻發,“散亂污”企業多等環保舊賬成為輿論熱點。

2017年,中央第一輪環保督察期間,靜海區以“鋼鐵圍城”為代表的諸多環境問題被點名,為粗放式發展付出了沉重代價。

2020年,中央第二輪環保督察再次對靜海區全面“體檢”。這次被指出的環境問題,嚴重程度明顯降低、數量明顯減少,一些做法還得到了督察組的認可。

變化何以如此顯著?探尋“生態築基”之路的背後,是靜海人“綠色决定生死”的共識。

在生態環境保護上,靜海區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歸結起來算政治賬。大力實施“靜海乾淨工程”三年專項行動,以政治生態乾淨保障環境生態乾淨。

靜海有個大邱莊。在經歷一段畸形的高速發展之後,大邱莊產業結構偏重偏舊、產業發展空間局促、區域生態環境污染嚴重等長期積累的結構性衝突日益凸顯。

“不回避衝突,啃最硬的‘骨頭’。”大邱莊鎮黨委書記高志對記者說,要通過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蓄培育新產業新動能,守護好寶貴的生態資源。

走進位於工業園區內的天津源泰德潤鋼管製造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記者看到生產線蒸汽升騰,經過高頻焊接、管材切割、層層打磨,加緊生產的方矩管出爐下線。

“環保風暴”之下,源泰德潤加快轉型陞級,2018年新增設了智能化汙水處理設施,去年又上了國內最先進的焊接設備。“鋼管企業的轉型陞級的確很難,但面對環境治理成本高、產業發展空間局促等發展瓶頸,淘汰落後產能、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是必由之路。”公司董事長高樹成告訴記者。

近年來,大邱莊鎮關停取締了近30家“散亂污”企業,騰出的市場空間由環保達標、技術先進的企業填補,實現了產業由“黑色”向“綠色”的轉變。

在國內唯一一家千萬噸級焊接鋼管製造企業——天津友發鋼管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裏,記者看到每條生產線均基本實現了智能化、清潔化。友發累計投入6億元用於環保治理;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掌握專利技術發明50餘項。去年12月份,友發實現在上交所上市。

淘汰落後產能、實現傳統產業升級,這只是“工業突圍”的基礎。要徹底啃下這塊“硬骨頭”,邁向高品質發展,還要打造新的產業高地。

打造生態綠顏

2020年,規劃面積16.8平方公里的中德天津大邱莊生態城進入全面開發階段。繼中新天津生態城後,津門又一座生態城正悄然崛起。

“規劃理念上,兩個生態城一脈相承。”大邱莊生態城發展建設管理局局長劉文闖告訴記者,借鑒國際國內先進地區指標體系,中德天津大邱莊生態城形成了20項指導生態城全生命週期的名額體系。生態城依託大邱莊工業區,結合已有鋼鐵製品產業,以綠色建築、新能源、醫療器械、新材料、節能環保、包裝為六大方向,逐步促進產業鏈延伸,推動傳統產業升級。

劉洋,中鐵建大橋工程局集團建築裝配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笑言每天的工作就是“搭積木”。

在天津現代建築產業園的裝配式建築車間,牆體、樓梯、樓板等裝配式預製構件全部實現流水線工作。

2017年1月份,裝配式建築產業創新聯盟在靜海成立。兩年後,天津現代建築產業園獲批設立,近20家裝配式建築企業落戶。去年9月份,天津現代建築產業園成為國家級園區類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

借助生態優勢,靜海區還瞄準“大健康”,發展醫療、教育、體育、康養四大主導產業。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對第一次來團泊西區為天津中醫藥大學新校區選址記憶猶新。當時的團泊西區,到處都是水窪地,就連汽車也難開進來,“我當時是提著鞋、光著脚走進了這片窪地”。

張伯禮表示:“一個中醫藥大學就應該像個大植物園。我就是看中了這片窪地的生態原真性和厚重的文化底蘊,看好美麗的團泊湖。”

行走在天津中醫藥大學新校區的百畝“藥山”,480種藥用植物鬱鬱蔥蔥,藥花絢爛綻放,滿山藥香撲鼻。靜海人嘗到由黑變綠的甜頭。

掘金都市礦山

子牙河畔,是舊時靜海的水運碼頭。30多年前,當地人走南闖北,從收來的廢銅爛鐵中發現了商機,在廢電線、舊家電裏“淘金”,搞起了作坊式廢舊家電折開。誰也沒料到,這成了靜海迴圈經濟的起點。

以迴圈經濟為主導的國家級開發區,子牙工業區是獨一份。

近年來,他們實行“圈區管理”,强化環境約束;淘汰落後生產力,解决小散亂問題;引入戰略性新興產業,拓展新能源汽車市場;打造汽車產業迴圈經濟,佈局全產業鏈條……從小散亂的作坊到國家級迴圈經濟園區,子牙河水見證了靜海的新舊變遷。

在格林美(天津)都市礦產迴圈產業發展公司,行政人事經理朱鵬雲向記者介紹,報廢汽車是再生資源的富礦,格林美總投資12億元,延展報廢汽車折開加工及廢五金折開等產業。

不僅是格林美,走進子牙園區內的一個個折開加工廠區,看不見揚塵,聽不到譟音。園區每年可消化150萬噸廢舊機電、廢棄電器、報廢汽車、廢塑膠,為下游企業提供再生銅、鋁、鐵等資源。

據瞭解,園區年處理150萬噸再生資源,每年能節約524萬噸標準煤,少排放二氧化碳166萬噸、二氧化硫10萬噸,節約石油180萬噸。

修復水系濕地

站在團泊湖北岸放眼望去,獨流减河靜靜地流淌。這裡上通白洋澱大清河水系,下達濱海濕地,最終匯入渤海海域,是“白洋澱—獨流减河—北大港濕地—渤海灣”生態廊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靜海恰好比特處這條中軸線上。根據《天津市生態功能區劃》,團泊濕地與天津北部的大黃堡和七裡海自然濕地遙相呼應,與雄安新區、濱海新區水系相通,成為雄濱走廊上重要的生態節點。

對標雄安新區白洋澱保護修復標準,靜海區持續加大生態修復力度,57.83平方公里土地劃入天津市生態保護紅線。2018年至今,靜海區完成生態補水4.7億立方米,持續開展綠化造林工程。

而今,團泊湖被確定為天津濕地、鳥類自然保護區,列入了“中國濕地自然保護區名錄”,被譽為“京津之肺”。

通過實施水系治理、退化濕地修復、退漁還濕等一系列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濕地生態涵養功能以及生物多樣性正在逐步恢復。如今,白鸛、黑鸛、天鹅、鴛鴦、白鷺等164種鳥類在此棲息繁衍。

良好的生態帶來的經濟效益也逐步顯現。每年4月,在林海內舉辦盛大的“海棠文化節”,吸引眾多市民遊玩觀賞。從黑龍港河畔的農場,到千米路上的天鷹農莊,再到林海園區內的中延杏鮑菇基地,林下經濟迅速發展,林地食用菌、散養禽、蔬菜等成為林海示範區特色產業,帶動農民致富。

一湖澄澈、層林疊翠,構建起“東湖西林”的生態格局,不僅浸潤著整個津城,也築起靜海高品質發展的生態底座。

靜海區委書記藺雪峰表示:“我們將搶抓新機遇,應對新挑戰,助推天津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建設,努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靜海新作為。”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