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北京古城牆:實在太壯觀了,難怪被拆時梁思成痛哭流涕

北京 97℃ 0
摘要:1949年,全國終於獲得解放,在舉國歡騰之時,梁思成等人卻立即迎來了新的工作——規劃北京城的建設。1949年12月,北京城的城市規劃會議就召開了。囙此他認為要以天安門廣場為中軸,將兩側的建築翻改成為我國的行政中心。同時在週邊,將北京弄成一個工業都市,從而成為整個中國工業化的代表,激勵其他所有都市迅速完成工業化。而事實上,“梁陳方案”在如今的許多建築學家和城市規劃學家看來,都是當時一份非常先進的城市規劃方案。

1949年,全國終於獲得解放,在舉國歡騰之時,梁思成等人卻立即迎來了新的工作——規劃北京城的建設。1949年12月,北京城的城市規劃會議就召開了。

與會的除了我方以梁思成、陳占祥為代表的建築專家之外,還有蘇聯派來的專家——以巴蘭尼克夫為主的團隊。在巴蘭尼克夫的眼中,他認為北京從來一直都是一個政治文化中心,是靠著吸周圍都市和地區的血才維持下去的。

囙此他認為要以天安門廣場為中軸,將兩側的建築翻改成為我國的行政中心。同時在週邊,將北京弄成一個工業都市,從而成為整個中國工業化的代表,激勵其他所有都市迅速完成工業化。

這個想法讓梁思成和陳占祥大為吃驚,因為在陳占祥看來,任何一個經過專業城市規劃學習的人,都不可能會提出這樣的規劃方案,原因有一下幾點:

1.天安門廣場周圍的舊城區面積狹窄,別說還要容納所有行政人員的家屬,僅僅容納行政人員就已經相當吃力了。

2.根據計算,至少要有60萬人左右要住進巴蘭尼克夫口中的“行政中心”,但事實上北京城中央根本無法容納如此之多的人,如果在城外修建宿舍,進城出城的費用就很大,更重要的是,會對北京的交通造成極大壓力。

3.天安門廣場周圍有許多古建築和古城牆,按巴蘭尼克夫所言,那麼這些古建築與古城牆就都得推掉建設成為現代的新式建築,這對於中國文化古迹和世界文化都是一筆極大的損失。此外,人們的拆遷補貼與安家費更是一筆鉅款,當時的中國很難承擔如此大的花銷。

4.中國地域寬廣,而且在東北已經有了一大片具備一定工業基礎的都市,北京如果只是為了一種象徵而建設成為工業都市,卻不考慮北京本身的歷史沿革、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和人民生活,那麼所謂的“工業化象徵”其實根本沒有必要。

但口說無憑,經過本次會議之後,梁思成與好友陳占祥一起奮戰了幾百個日日夜夜,終於得出了一套北京城的詳細規劃方案,稱為“梁陳方案”。

1950年2月,梁思成與陳占祥就帶著他們的“梁陳方案”再次進入北京。他們的這套方案,是在考慮了北京本身的歷史人文和自然地理之後,從文化、生活、交通、經濟、政治等等各個方面進行的一個全方位的計畫。

可當時我國許多其他的專家都比較“迷信”蘇聯專家的能力,畢竟當時的蘇聯是“老大哥”,囙此最後“梁陳方案”也未能通過。以至於梁思成頗為抱憾地說:“50年之後,歷史將證明我是對的。”

此後,梁思成就只能眼看著北京的古城牆接連被拆,兩眼是只能心酸落淚。而今,當年古城牆的照片也有很大一部分保留了下來,從這些照片中我們可以非常直觀地感受到當年北京古城牆的宏偉與壯觀。

現在常常有人說,古城牆如果不拆掉,北京城內會被堵死,還會阻礙各種物資的運輸,但事實上,在梁思成的“梁陳方案”是從地下、地表和地上三個維度上對北京城的中心交通進行了規劃的,並不會出現嚴重擁堵的情况。

但一切都已經發生了,現在的北京城依然算得上相當宏偉壯觀,但此時來“緬懷”一下當年被拆除了的古城牆也並無不可。1954年,地安門被拆除,在老照片中的地安門卻是有些低矮,人們從中通行都顯得有些擁擠了。

1956年,永定門城樓周圍的城牆被全數拆除,從老照片中的工事看來,我們就可以得知當年究竟有多大一片城牆被拆除了。

1957年,永定門城樓的箭樓也被拆除,理由是“妨礙交通”,其實從這裡看來,巴蘭尼克夫的規劃是缺少具體方案和完整計畫的,頗有一種修一步看一步的感覺。

1959年,北京城中軸線上的中華門也被拆除,中華門的規模算不上小,兩側也有更加適合通路的位置,但為了“整齊劃一”中華門還是被拆除了。

從1965年開始,北京城內的捷運工程開始動工,於是北京城內的內牆也開始接連遭到拆除,到了1969年時,就已經徹底被拆除了。

而相比於巴蘭尼克夫的方案,“梁陳方案”是將整個行政中心修建在北京舊城之外,最大限度地保留北京古城區城牆堡壘,使北京成為一個文化、政治、經濟一體的歷史文化之都。

而事實上,“梁陳方案”在如今的許多建築學家和城市規劃學家看來,都是當時一份非常先進的城市規劃方案。但無論如何,所有的都已經成為了歷史,我們要做的,就是做好當下,遠看未來而已。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