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國時期,功績最大的徐姓將軍,分別都有哪些人?

广东 105℃ 0
摘要:漢末三國時期的特點就是以戰亂動盪,黑暗恐怖的災難著稱於世,不過這也是個人英雄主義發揚光大的一片沃土,於是謀士如雲,武將如雨。如傾盆大雨的武將利用當兵吃糧的機會藉以改變自己的草根命運,其中徐姓著名將領還是有幾個,他們或是有名的戰將,或是有名的監督、保衛頭領,略舉幾例如下:。曹操在征討漢中的戰役中,軍中中尉楊俊失察,致使魏諷等人謀反的事件發生,誰來繼任楊浚撤職查辦後的空缺,帳下謀士桓階認為徐奕可以擔任。

漢末三國時期的特點就是以戰亂動盪,黑暗恐怖的災難著稱於世,不過這也是個人英雄主義發揚光大的一片沃土,於是謀士如雲,武將如雨。如傾盆大雨的武將利用當兵吃糧的機會藉以改變自己的草根命運,其中徐姓著名將領還是有幾個,他們或是有名的戰將,或是有名的監督、保衛頭領,略舉幾例如下:

‬清風徐來武將雨

文武兼備的徐‬奕

‬東莞市是新崛起的製造加工都市,在古代不過就是一個漁民部落的蠻荒之地,不過,充滿魚腥味空氣中閃爍著兩顆藝員,一比特是明末遼東督軍袁崇煥,另一比特就是現在要介紹的曹操得力幹將、文武兼備的徐奕。

徐奕字季才,東莞人(《三國志.魏書.徐奕傳》)。北方戰亂,一般有背景的家庭幾乎都避難江東,徐奕也概莫能外,來到江東後,可能徐奕年輕有為頗有才幹,雄心勃勃的孫策誠心禮聘徐奕為其服務。

徐奕無意於孫策,連夜改名換姓,夜渡長江,逃回老家,為曹操所用,任用為丞相長史(曹的秘書),由於辦事效率高,深得長安人民的交口稱讚,日後提撥為雍州刺史、魏郡太守、留府長史,曹丕稱帝後,任尚書,尚書令。

曹操在征討漢中的戰役中,軍中中尉楊俊失察,致使魏諷等人謀反的事件發生,誰來繼任楊浚撤職查辦後的空缺,帳下謀士桓階認為徐奕可以擔任。曹操手令徐奕為中尉。

中尉就是“執金吾”,專門負責監督百官和京師治安的官員,既有政治上的考察,也有保衛措施的實施。徐奕稱為“文武兼備”的人才,名符其實。陳壽點評:“徐奕尊貴而冷峻嚴厲,當世之名人”。

由將軍而封侯一一徐‬晃

(《圖像三國志》中的曹操大將徐晃)

徐晃字公明,河東郡楊縣(今山西洪洞)人,與蜀漢第一大將軍關羽是老鄉。不過還是“各為其主”,見面沒有眼淚,只有刀戟相見。

徐晃的家庭出身情况陳壽打了“馬賽克”,估計是寒門子弟,在當地衙門混飯吃時,跟隨自己的上司楊奉征討黃巾軍有功,同時,徐晃頗有大局觀,是他首先提出楊奉護送漢獻帝到洛陽,這個時候的官比較好做,漢獻帝一高興,立即封徐晃為都亭侯,雖然沒有具體的封地,僅僅只是一個“皮包公司”,不過總算有了這個資歷。

他的上司楊奉,“陰違”的反叛了,徐晃於是投奔了曹操,從此死貼,隨著一路征戰,職位不斷升遷,由裨將軍到偏將軍到都亭侯(這次的含金量大增)到橫野將軍到平寇將軍,在陽平關與劉備一戰中,打敗蜀將陳式,逼得川軍些跳河墜崖,高興的曹操給他“假節”的權力。

開篇說到徐晃和關羽是山西老鄉,老鄉見老鄉之情,早在漢末三國時期就淡薄了許多,當徐晃奉命協助曹仁討伐關羽時,輸在如有神助的關羽荊州軍下。

徐晃得到十二個營的生力軍再戰關羽,使關羽隊伍中無數將士淹死在沔水中。

襄陽解圍後,曹操出城七裏迎接,並讚歎不已的說:“徐將軍治軍有漢將周亞夫的風度。”

曹丕即位後,對這位元老級戰將升任為右將軍。

曹丕稱帝後,徐晃封為楊侯。後來在上庸打敗劉備後,鎮守陽平(兗州),改封陽平侯,後來以長壽之年去世。

陳壽點評:“曹操建立如此輝煌大業,其良將以這五位為最”,尤其對徐晃評估甚高。

果斷方直的鎮守使一一徐‬宣

陳宣字寶堅,廣陵海西縣(江蘇連雲港)人。徐宣與篇首徐奕的遭遇幾乎一樣,從北方南逃到江東後,立即被孫策看上,欲引以為用,徐宣連夜過江逃避,投奔曹操。

徐宣剛開始的才能表現在平息當地海西和淮浦二縣的叛亂,得到曹操重視。徐宣快樂的日子到了,可以說是“步步高升”;調到司空府才椽屬後,他先後在擔任過東緍和發幹(山東聊城市)縣縣令、齊郡太守、左護軍(留守統領各軍)、丞相東曹椽、魏郡太守。

曹丕稱帝後,徐宣任禦史中丞、賜爵關內侯、改任城門校尉、司隸校尉、散騎常侍、尚書。

曹㕡即位後,封徐宣為津陽侯、尚書左僕射、光祿大夫。

作為一個很難得的“三朝元老”,徐宣可謂仕途順利,位居三公,這個時候的曹魏集團和司馬集團已經勢成水火,而徐宣已經六十八歲了,他明智的選擇了離開,他的理由就是,禮法規定七十歲應該離官去職。青龍四年(233)徐宣去世。

愛喝酒的司隸校尉一一徐‬邈

徐邈字景山,燕國薊縣(今北京大興區)人。曹操平定了河北袁紹後,特別欣賞有才之人的曹操任命徐邈為丞相軍謀椽(幕僚),任奉高縣令,不過有個試用期,意在考察。試用期滿,調任東曹議令史。

徐邈是一個嗜酒如命的人,一次酒後對曹操失言,宣稱自己是“中聖人”,曹操大怒要予處罰,由於徐邈人緣尚好,度遼將軍鮮於輔幫徐邈圓場,終於免於處罰,

後來兼任隴西太守、南安太守。曹丕即位後,徐邈歷任譙相(安徽亳州)、平陽、安平太守、穎川典農中郎將、賜封關內侯、撫軍大將軍軍師。

明帝即位後,調徐邈到重要的凉州任刺史。在任期間,徐邈在治理整頓過程中,充分施展才華,廣開水田,發展農業,收繳民間武器,用仁義教化當地土著,用當地財政,為朝廷購買名馬,加强中央集權的力量。

明帝大喜,封這位三朝元老為都亭侯,食邑三百戶。正始元年(240)上調進京任大司農,旋又昇為司隸校尉,我個人認為,正是這些三朝元老的存在,司馬懿是頗為忌憚的,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司馬懿一直忍耐等待到晚年,在時不我待的情况下對曹氏下手,否則,他的三個兒子根本不是這些大臣的對手。

徐邈一直做到司空的位置,已經位列三公,七十八歲的徐邈已經力不從心了,於是堅決辭去一切職務,嘉平元年(249)徐邈以光祿大夫之職死在家中。

東吳十二大將之徐‬盛

徐盛字文向,琅琊莒縣(山東日照)人。也是因為北方的動亂,寄居吳郡。孫權執政時,任命他為別部司馬(地方政府軍事人員),他可以指揮500兵員。署理柴桑縣長職務,曾以區區二百人馬抗拒黃祖的幾千兵力。但是,徐盛配備有當時很先進的連射弩機,在柴桑城下大敗黃祖而一戰成名。

孫權升職徐盛為蕪湖縣令、中郎將、建武將軍、封都亭侯、廬江太守、安東將軍、封蕪湖侯、黃武年間(222~229)去世。

結束語

本文涉及的五位徐姓將軍,都曾經是一方大員,都封以侯爵位,甚至官至三公之一,他們都得以善終,實在是漢末三國時期徐姓的大幸。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