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不管因為事業闖蕩到各方,到了老的時候都想回到出生的土地,讓心能够有一個最終的歸屬。許多出國學習、工作和定居的海外同胞為了尋找情感的慰藉,都會特意將自己的生活環境營造得有家鄉的味道一些,比如吃家鄉菜、過家鄉節、說家鄉話。
但這些比起心中無法割捨的鄉土氣息,仍然是杯水車薪,他們共同的心願都是回到家鄉,無論是誰。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物,早年跟隨蔣介石做事,後來為了避難逃到美國,晚年的時候處境慘澹,想要歸國不得,最後客死異鄉,他就是寧夏王馬鴻逵。
馬鴻逵
馬鴻逵,籍貫甘肅,1892年間出生在河州。馬鴻逵的祖上曾經受到大臣左宗棠的庇佑,祖父馬千齡在一次農民起義中勸說自己的同族歸降清朝,所以被朝廷蓋章為良回,也就是忠心於朝廷的回民。
馬鴻逵的父親在光緒年間也在清軍中擔任過職務,但是到了自己的兒子這一代,卻成了反清分子。馬鴻逵十幾歲的時候,就參加了同盟會,因為暗中參與對抗朝廷的革命活動被抓進了監獄,幸好他的父親在還算是有關係,才讓他安然無恙地出來了。
不過世界大勢,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清朝覆滅之後,先後經歷了袁世凱復辟和馮國璋待任總統,國家形勢瞬息萬變,馬鴻逵也只能是在這其間混上一個差事,直到1919年,段祺瑞上臺,馬鴻逵才終於混出了一點名堂,做了一個旅長,不過這個職位沒幹多久,直奉戰爭就爆發了,馬鴻逵所在的部隊被重新整編,歸入了馮玉祥旗下。
1929年,馬鴻逵宣佈叛出馮玉祥部,擁護蔣介石政府,很快得到了蔣的回應,給了他師長的軍職,同時撥給了大量的軍費和裝備,一年之後,他的舊友聯系上他,想要共商反蔣大業,馬鴻逵雖然感到心動,也想自立門戶,但是他也不是傻子。
按照當時的形勢,蔣介石的國民黨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以他們幾人的實力,想要搬倒這座大山幾乎是不可能的,不過馬鴻逵可不只是聰明,他還是個心狠手辣、頗有手段的人,當下密謀的事情已經攤開了,如果自己不參與,那麼萬一其他幾人做成大事,將來絕對不會有自己的好果子吃。
而且他也不敢說這些人不會給自己使絆子,與其戰戰兢兢,不如先下手為強,於是他索性將密謀反蔣的事情直接捅到了蔣介石那裡,這一招可謂是一石二鳥,一來永除後患,二來獲得了蔣介石的信任,被委以重任,仕途是一片光明。
殘葉歸根
1933年,蔣介石任命馬鴻逵為寧夏省主席,這個職位可以說重新燃起了馬鴻逵自立門戶的舊願,於是展開了一系列的政改,他表面上勵精圖治,張口閉口就是為民謀福祉,天天喊著要消滅土匪,杜絕大烟和毒品,管理上更是把表面功夫做到了家,連公務員平時工作應該穿什麼都明文規定,整個一個廉政為民的好官員。
但這些只是他獨佔地方的幌子,為了能够實現自治,他在寧夏省各級政府都安排有自己的人,任何風吹草動都逃不過他的眼皮子,所謂山高皇帝遠,蔣介石坐鎮南京,距離寧夏十萬八千裏,除了少數的職位直接任命,其他人員都在馬鴻逵的掌握之中,漸漸有了寧夏王的稱號。
很快,寧夏實際的政權已經落到了馬鴻逵的手裡,民脂民膏盡數掉進了他的腰包。革命的年代,江山風起雲湧,很快蔣介石失敗,馬鴻逵也不得不收拾家當跑路了,起先他也跟著蔣介石去了臺灣,但因為水土不服,受人排擠,最後還是帶著自己的三個老婆去了美國,而和他一起上路的,還有他在寧夏這些年裏搜刮的巨額錢財,整整8噸黃金,數量之龐大令人匪夷所思。
對普通人來說,這些錢可能足够花上幾代了,但是客居異鄉的馬鴻逵沒有了權力和財源,只有坐吃山空,他的妻子和子孫想盡辦法將他手裡的錢財騙走,生活過得那叫一個奢靡,等到他晚年生病的時候,這些財產就被敗得差不多了,沒有知心的人在身邊,加上身上的病一天重過一天,馬鴻逵對家鄉的思念日益增長,他托人給中國政府交了回國申請,但遭到了拒絕,最終死在了美國。
結語
馬鴻逵的結局令人唏噓,風燭殘年的老人想要回到故土,任誰都覺得這是一個再合理不過的要求了,但是人總是要為自己曾經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他搜刮屬於群眾的財產,傷害民族感情,註定要為此付出代價。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