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巴掌,再給個甜棗!這招行不通了,中國拒絕德艦停靠上海申請

上海 67℃ 0
摘要:近來對中國發起海上挑釁的國家中,德國算是一個不太起眼的角色。但如今看來,德國這種先打巴掌,再給甜棗的策略已經行不通了。據觀察者網援引路透社消息報導,當地時間15日,德國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阿德巴爾表示,“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後,中國决定不讓德國海軍‘巴伐利亞’號護衛艦停靠上海。”但這一消息尚未得到中方證實。

近來對中國發起海上挑釁的國家中,德國算是一個不太起眼的角色。一方面是因為自身軍事實力所限,另一方面是因為德國在過往並不願意真的觸怒中國,所以才盡可能的保持低調,希望獲得中國諒解。但如今看來,德國這種先打巴掌,再給甜棗的策略已經行不通了。

據觀察者網援引路透社消息報導,當地時間15日,德國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阿德巴爾表示,“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後,中國决定不讓德國海軍‘巴伐利亞’號護衛艦停靠上海。”但這一消息尚未得到中方證實。

報導稱,此前8月3日,中國外交部曾回應過德方的軍艦訪問請求,當時中方認為德方前後公佈的資訊過於混亂,表示將在德方充分澄清有關意圖後再做出决定。

報導提到,為了在印太地區展現更多存在,德國於8月2日派遣“巴伐利亞”號護衛艦,從德國威廉港出發前往印太地區,進行為期6個月的遠洋部署,這是德國海軍20年來首次執行類似任務。德媒分析稱,這艘護衛艦將穿越南海,但不會闖入南海島礁12海裡範圍內。不過有德國議員認為,即便如此,德艦的這種做法仍然具有對華挑釁嫌疑。

事實上,德國方面對中國是否會有激烈反應頗為忐忑,並為此提出了讓德艦訪問上海的請求,試圖通過這種管道表明自身沒有敵意的立場。德國防長卡倫鮑爾還曾表示,這次任務絕非針對特定國家,德艦申請停靠中國港口是“為了保持對話”。但在中方看來,如果僅是正常的無害通過,那麼德艦穿越南海並不構成威脅,重要的是德國官方如何文宣和定義此次印太航行。

在德艦來南海之前,該地區已經被美國攪成“一鍋沸水”。除了不斷在南海進行“航行自由”行動和軍事演習的美國海軍外,澳大利亞、日本、英國、法國的海上力量也相繼加入到這一挑事的行列。儘管他們都打著各種各樣冠冕堂皇的幌子,目的卻沒有多大差別,那就是盡可能破壞中國在南海的主權權益,慫恿南海周邊國家對抗中國,並為這些國家撐腰。

與美英等國相比,德國過去對此類反華行徑較為排斥,原因是默克爾領導的德國政府更加看重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主張减少對華關係中的對抗成分。上周中德領導人通話時,即將卸任的默克爾還不忘提及要加强兩國的經貿聯系,得到了中國領導人的高度評價,稱她在任16年期間“中德高度互信”。

然而,隨著默克爾的離去,德國政府即將迎來大洗牌,曾經被壓制的反華勢力開始抬頭,因而也就促成了這次德國護衛艦的印太之行。德國防長卡倫鮑爾在“巴伐利亞”號出發前曾聲稱,德艦此行的目的是“維護國際水域的航行自由”,保護“開放社會”,並向德國在印太的盟友表示支持。她還意有所指地說:“對於我們在印太地區的合作夥伴來說,海上航線‘不再開放和安全’是一個現實,領土主張正在被‘強權’的法律所適用。”

顯然,卡倫鮑爾是在不點名的抹黑中國。而就在上周,她又鼓噪稱,歐盟對印太政策的改革“缺乏政治意願”,她要求歐盟在該地區建立“永久存在”。卡倫鮑爾所說的印太政策,是指本周歐盟發佈的最新版印太戰畧檔案。其內容不僅涉及中國南海、臺灣地區等內部事務,還炒作所謂“人權”問題,被部分德國媒體視為“反華戰畧”。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更是表示,該檔案反映了“該地區對我們的繁榮和安全日益增長的重要性”,以及“專制政權利用它來試圖擴大其影響力的事實。”

由此可見,當前德國對華政策有著朝負面方向發展的趨勢,在這一背景下,中方拒絕德艦訪問上海的原因也就不難理解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軍艦訪問申請被拒外,德國近日還遭到波蘭的“羞辱”。觀察者網援引德國《世界報》消息報導稱,當地時間11日,波蘭總統杜達以行程繁忙為由,拒絕會見正在波蘭訪問的默克爾。

要知道,默克爾即將在9月底卸任,她的這次訪問可以說是一次“告別之旅”,幾乎不帶有什麼政治目的,就是想以德國總理的身份,與他國領導人進行最後一次會面。可即便如此,波蘭總統仍然藉口需要參加其它國內活動,臨時推掉與默克爾的會晤計畫。

《世界報》作者菲利普·弗裏茨認為,杜達稱沒有時間會見默克爾,該說法可信度不高。事實上,波蘭方面的舉動就是一種侮辱,是針對默克爾16年任期結束製造的一起侮辱事件。弗裡茨猜測,波蘭方面之所以這麼做,可能是為了報復此前默克爾拒絕邀請杜達參加柏林政府磋商。波蘭媒體則普遍認為,杜達此舉是在向“北溪2號”天燃氣筦道項目竣工表達抗議,因為這讓波蘭損失巨額的過境費和相關影響力。

有評論指出,在接連與中國、波蘭的關係出現變化後,未來的德國新任政府應當認識到,找准自身定位比外交努力更重要。如果一味在大國博弈中選邊站隊,即便能獲得零星好處,也必將承受巨大壓力,最終結果可能是得不償失。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