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書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節:立功的大臣,皇帝很高興,就會獎勵這位功臣。
除了被提拔為官員,他們還會得到真金白銀的獎勵,而且數額往往大得驚人。
如《三國志》中寫道:益州濟平給諸葛亮、法正、費、關羽錦各五百斤,銀一千斤。
它給人的感覺是,比我們現在蓋房子的沙子和石頭,還有更古老的金銀。
這是真的嗎?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早在夏尚時期,金銀就出現了。
《史記·平淮書》記載:“玉夏錢幣,金為三品,或黃,或白,或紅。”
我們知道金銀的熔點很高,分別為1064度和960度。據說黃金和白銀的開採難度很大。
但早在夏商時代,我們的祖先就進入了青銅鑄造業高度發達的青銅時代。
銅的熔點也在1000攝氏度以上,高於金的熔點。
這說明在秦漢之前,古人就掌握了金銀的冶煉科技。
據考證,我們的祖先在先秦時期就使用過銀。
而且,先秦銀貝幣和春秋楚國銀布幣已在各地出土,得到考古界的認可。
但真正使用白銀作為貨幣始於漢代。
具體來說,是元首漢武帝四年(西元前119年)。
漢武帝突出銀幣的初衷,是為了遏制豪門的巧奪天工,說白了,就是貨幣制度的改革。
當時,漢武帝引進了一種叫做“白金三品”的流通貨幣,“白金”的面額分為三個等級。圓形龍幣價值3000美元;方形林吉特值500美元;橢圓形龜幣價值300美元。
但由於冶煉科技的限制,當時金銀的純度很低。
準確地說,“白金”實際上是一種銀錫合金,其中銀的含量沒有錫多。
這說明什麼?可見上古皇帝賞賜的金銀都是摻水的,純度不够。
也因為冶煉科技的限制,古代金銀的產量很低。
即使金銀純度不高,私人和官方流通的庫存也不多。
所以,劇集和古裝劇中千斤金的獎勵都是編出來的,可信度不高。
相比之下,《史記》還算可靠,司馬遷在《衛騏將軍傳》中寫道:“將軍(衛青)回來了,給他生了一個女兒。”
“將軍(衛青)以五百金為生。”誰願意為他慶祝生日?王孝敬皇后。
將軍只得到一千金的皇帝賞賜,皇后壽辰只得到五百金,說明金子稀少。
並不是說有那麼多的沙子。
在這裡,千金不是重量組織,而是數量組織。
相應地,在出土的漢王陵墓中,也很少見到大量的黃金。
海魂侯墓出土金飾378件,僅重78公斤。
河北滿城中山景王六生墓出土40、29金餅。他們已經是很高標準的王子了。
一般漢墓出土的金餅只有1~2片,有的有4~6片,最常見的只有25片。
這充分說明古代黃金比現在稀缺。
有人會質疑這個說法,古代銀幣不是在流通嗎?
既然如此,那些貨幣白銀又是哪來的呢?
要知道,在明朝以前,流通的貨幣主要不是銀幣,而是鐵幣和銅幣。
在商品經濟最發達的宋代,流通的貨幣是銅幣和鐵幣。
如宋哲宗年間鑄造三種錢幣,元佑元年(西元1086年)鑄造“元佑通寶”銅鐵錢幣。
銅幣有小平和二折兩種;鐵幣有正和錢、崇寧錢、大觀錢三重。
而且,當時推出的銅幣,還摻有水,即銅中含有鉛和錫的合成貨幣。
南宋政府對外戰爭賠款也是銅幣。
比如南宋向晉國求和,曾經每年補償金國三百萬兩,基本都兌換成了銅錢。
不是中國的金銀儲量不大,而是冶煉技術落後,設備簡陋,開採成本太高。
冶煉是一種勞動強度極大的體力勞動,工人常年飽受火灾的烟火燒烤之苦,也有金屬中毒。行業從業人員少,產能無法提升。
到了明代,銀元才逐漸增多,但銀子不是自己生產的,而是國外生產的。
明初也出現金銀短缺,明政府明令禁止使用金銀交易。
洪武八年(1375年)《明史·食貨志》明律規定:“百姓不得買賣金銀貨物,觸犯罪者,被金銀切割。”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當時中國金銀短缺。
從明代中後期到清代中期,西班牙與中國的貿易新增,他們用銀幣換取絲綢和瓷器,大量的銀元流入中國。
隨著時間的推移,白銀開始成為流通領域的主角。
1586年之前,大約有3萬比索流入中國。
1586年,它幾乎翻了三倍,達到50000美分以上。
它在1602年新增了40倍,達到了西元200萬。
從1567年到1644年,流入海外的白銀總量約為3.3億兩,相當於當時世界白銀總量的三分之一,囙此,明朝獲得了“白銀帝國”的稱號。
清朝時期,白銀繼續流入中國。
康熙二十年(1681年)至道光十三年(1833年)153年間,進口銀元和原銀7000多萬兩。
清末,由於鴉片貿易、戰爭賠款、關稅和鹽稅的主權被列强控制等因素,我國的白銀開始不斷流出。
但是,無論是白銀在此期間流入還是流出,都不是中國自產的。
那麼,現代中國的金銀非常稀缺嗎?
現在中國的金銀數量比古代要多上千倍。
現時,中國已探明黃金資源儲量達1.21億噸,居世界第二比特,僅次於南非。
2016年我國黃金產量達到453.49噸,連續10年居世界第一,黃金消費量達到975.38噸,連續四年居世界第一。
但是,無論是白銀在此期間流入還是流出,都不是中國自產的。
那麼,現代中國的金銀非常稀缺嗎?
現在中國的金銀數量比古代要多上千倍。
現時,中國已探明黃金資源儲量達1.21億噸,居世界第二比特,僅次於南非。
2016年我國黃金產量達到453.49噸,連續10年居世界第一,黃金消費量達到975.38噸,連續四年居世界第一。
這意味著中國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生產國和最大的黃金加工國,也是世界第二大黃金儲備國。
黃金也是如此,白銀的儲量和產量都不低。
中國白銀儲量居世界第五位,2018年中國白銀產量3570噸,2019年中國白銀產量3600噸。
僅河南豫光金鉛集團年產白銀1000餘噸。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