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聚焦】青海蠶豆結構調整的“張力”

青海 73℃ 0
摘要:8月下旬,走進海東市樂都區瞿曇鎮魏家村,田野道路兩旁地裏的蠶豆掛滿了沉沉的豆莢,又是一年豐收的時刻。下一步我們將在全區擴大鮮食蠶豆的推廣力度。

蠶豆混播。滕長才攝

大田蠶豆。滕長才攝

機械化收割。滕長才攝

青海13號。滕長才攝

農藝師在大棚手把手指導。鄧萬香攝

  1、種豆雖得豆,良種是關鍵

8月下旬,走進海東市樂都區瞿曇鎮魏家村,田野道路兩旁地裏的蠶豆掛滿了沉沉的豆莢,又是一年豐收的時刻。

“今年我們種植的是省上蠶豆產業平臺的專家們提供的新蠶豆品種,長勢特別好。鮮莢成熟後一部分已經採摘完了,地裏的這些要留作種子。你看,結的莢非常大,一個莢裡面有5粒蠶豆,還有好多結了6粒。”聽著魏家村村委會主任魏文祥的介紹,同行的我省蠶豆產業科技轉化研發平臺及對接縣產業平臺的專家們連連稱讚。

距離樂都縣城30多公里的魏家村,種植業是主要收入來源。

“去年魏家村種植洋芋豐收了,今年在平臺專家們的幫助下,倒茬種植蠶豆,降低了化肥等生產成本,新增了土壤肥力,這是很合理的輪作管道。”樂都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藝師鄧萬香說。

“蠶豆根瘤有固氮解磷的作用,能有效减少化肥施用量,與油菜、馬鈴薯、飼草等輪作,能够保障與各產業高品質融合發展。”青海大學農林科學院二級研究員、青海省蠶豆產業平臺首席專家劉玉皎介紹。

隨著輪作體系建設,區域種植結構調整,東部農業區對蠶豆產業發展的需求不斷增長。

“鮮食蠶豆一畝地能產1500公斤,收入1800元左右,蠶豆秸稈還可以賣給養殖牛羊的人,又是一筆收入。而且不用上化肥,成本就低了。”魏文祥心裡有本賬。

“樂都地區引進的青蠶21號鮮食大粒蠶豆品種,是我們團隊經過多年選育的首個鮮食專用軟莢品種。近幾年,隨著膳食結構調整變化與對植物蛋白的認可,北方地區鮮食蠶豆也得到快速發展,借此契機,我們可以將鮮食蠶豆推出去。”青海大學農林科學院作物所豆類研究室滕長才博士表示。

近幾年,我省蠶豆產業科技創新團隊致力於全產業鏈創新研究,橫向拓展發展空間,將蠶豆與蔬菜、飼草等其他優勢產業融合發展,通過系統選育,培育出9個適於不同生態條件和市場需求的糧菜兼用、糧飼兼用以及適於機械化規模化種植的蠶豆品種,在蠶豆品種結構優化方面取得新突破,為促進蠶豆多元化發展提供了支撐。

  “樂都地區引進適合本地區的菜用蠶豆新品種,在川水地區採用單種、套種、地膜種植,在山區採用輪作的管道全膜種植。川水地區6月底鮮豆莢上市,每公頃收入4.5萬元以上,腦山地區每公頃收入在2.5萬元以上,種植戶的積極性比較高。下一步我們將在全區擴大鮮食蠶豆的推廣力度。”鄧萬香介紹。

  2、區域化佈局,基地化運營

共和縣是我省蠶豆商品性最好的生產區之一,也是優質蠶豆的高產穩產區,但在幾年前,由於海拔的限制,蠶豆種植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區。

以早熟蠶豆品種青海13號為主導品種,以全程機械化生產和化學除草、殺青為核心技術,農林科學院劉玉皎團隊在塘格木地區成功種植蠶豆,改變了高海拔地區不能種植蠶豆的歷史。從2016年開始試種,到2021超過1萬畝(每畝≈0.067公頃),已逐步形成“蠶豆+青稞”輪作模式,為當地新增種植效益、减肥增效探索了一條新路徑。

賈壽祿是共和縣塘格木鎮東格村海豐家庭農場負責人,可以說種植蠶豆讓他們家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2019年我種了750多畝蠶豆,收成很好,光蠶豆這一塊就掙了40多萬元,再加上300畝青稞,差不多有50萬元。去年蠶豆和青稞倒了茬,今年應該也不錯。”賈壽祿很開心。

一直以來,機械化是制約蠶豆發展的重要瓶頸,蠶豆在現代農業體系中沒有充分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圍繞關鍵技術問題,我省蠶豆產業科技創新平臺,聯合國家食用豆產業科技體系的相關專家,從機械引進改制、選育適宜的蠶豆品種、配套高效生產科技等多層面全方位科技攻關。

經多年試驗示範,選育了適於機械化生產的青海13號、青蠶16號、青蠶19號等籽粒均勻、結莢集中、成熟一致的蠶豆新品種,製定機械化生產科技標準3項,主產縣全面實現蠶豆機械化聯合收割,提高了20倍以上的生產效率。

“種蠶豆是下苦的活兒,現在機械化種植、收割、化學除草,讓我們輕鬆了不知多少倍。今年,我們村種植了近1.5萬畝,接近種植面積的50%,與當地優勢作物青稞持平。”賈壽祿有些感慨。

今年,共和縣蠶豆種植面積達到2萬畝,比上年增長10%,並進行了合理佈局:海拔2800米以下的黃河河谷地區重點發展菜用型蠶豆和大粒蠶豆;海拔2800-3000米的區域內,重點種植小粒蠶豆。

“‘蠶豆+青稞’輪作倒茬,比常規的青稞重茬每畝增產100公斤以上,耕地品質也得到提升,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明顯提高,真正實現了化肥减量增效綠色發展。”共和縣農牧業綜合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辛元鳳表示。

據瞭解,現時,我省已完成了蠶豆品種和產業的區域佈局,以海東發展鮮食基地為主,海南發展粒用和種業基地,海西、海北高寒地區以糧飼兼用為主,實現了蠶豆由低海拔川水地向旱作農業高海拔區域的延伸和轉移。

  “為打造我省的蠶豆種業基地,按‘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佈局,海南藏族自治州的5個貧困鄉建立了穩定的大粒蠶豆、中小粒蠶豆和菜用蠶豆種子基地,培育和發展蠶豆種業作為貧困村的扶貧產業。青海13號蠶豆在高海拔地區迅速推廣規模化種植,種植區的畝產值新增500元以上,化肥减施50%以上至零使用,使科技助力產業扶貧變得真實有效。”滕長才介紹。

  3、助種養結合,促迴圈發展

2020年前,門源回族自治縣桂林生態農牧場採用的是種養分開的生產方式,種植的青稞、燕麥以市場價格出售,然後將銷售所得用來購買養殖飼料。

“這麼算下來,養殖上的獲利很小。加上前些年種植耕作模式單一,每年都是青稞和燕麥進行輪作,產量逐年下降,青稞平均畝產由剛剛承包時的265公斤降至200公斤左右,燕麥產量也越來越低。”總結前幾年的種植養殖經驗,農牧場負責人李桂林深有體會。

2020年,桂林農牧場在門源縣鼎盛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省蠶豆產業化科技轉化研發平臺大力支持下,調整種植模式,將100畝的蠶豆、青稞、黑飼麥進行混種,畝產計300多公斤,種植效益明顯提高。今年李桂林擴大了混種面積。

“去年種植蠶豆的地塊,今年種植其他作物後長勢優於其他茬口,預計產量也會高於其他茬口,今年豆茬用肥料比其他茬口用肥料每畝降低了10公斤。”李桂林很高興。

在養殖湖羊的過程中,李桂林發現,將收穫的蠶豆籽粒和秸稈飼喂湖羊後,羊的死亡率明顯降低,母羊產羔穩定,飼喂成本也明顯降低。

“我們種植的1100畝農作物所收穫的籽粒、秸稈,全部用於湖羊的飼喂,除了購買少量玉米外,沒有購入其他飼料,而羊糞經發酵又成為肥料,加之蠶豆的種植,土地肥力會越來越高,完全可以不用化肥和農藥,實現綠色迴圈發展。”李桂林說。

從事青稞和油菜種植的門源縣七星湖農牧業生態專業合作社,幾年前發展起了養殖業,現在有幾十頭西門塔爾牛。今年合作社試種了30畝蠶豆,添加在飼料中。

合作社負責人李生祥告訴記者,加了豆類的飼料,蛋白質高,營養好,奶牛產奶量高出20%,上膘也好。

據瞭解,現時,蠶豆與黑飼麥(燕麥)混播生產模式已經成熟。以青海13號為重點,在海拔2800米到3000米區域成功實現混播,每畝生產高蛋白優質飼草3噸左右,蛋白質較單一禾本科草提高1倍,同時,進一步促進土地用養結合,减少化肥使用量直至零使用。

門源縣農牧水利和科技局產業辦公室主任徐錦告訴記者,“對高寒地區來說,混播是特別好的一種輪作管道,而養殖是門源縣的特色產業,將種養結合起來,契合農牧結合縣份高品質發展思路。下一步我們主要發展方向是蠶豆飼草。”(王玉娟)

标签: 青稞 農業 三農 種植業 畜牧業 農資

評論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