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4月23日,陳玉成的回救大軍進入安慶前線,到達石牌,在集賢關紮營。
各路西征太平軍用盡九牛二虎之力,從東到西,奔走於長江南北兩岸,依然沒有調動湘軍主力,曾國藩以不變應萬變,死死釘住安慶圍城不放。結硬寨,打呆仗,百折不回,專意安慶而不放,這正是曾國藩用兵獨特之處,也是他自小養成的死磕不放意志體現。
陳玉成西征時有8萬主力部隊,但是從湖北回援安慶只帶回了兩三萬人馬,後來很多人指責他不知兵,分散兵力,但其實他也沒辦法,因為湖北黃州、隨州、德安、黃梅、廣濟等都需要派兵駐紮,他需要建立穩定的後方基地囤聚、運輸輜重和糧食,他又缺乏水軍和船隻,只能靠車裝馬運,為保後勤通暢,他不得不留下5萬多的軍隊守備後方,而他又不像李秀成那樣有充足的閒情逸致一路招兵買馬,所以他回到安慶戰場時人馬少了一大截。
為救援安慶,陳玉成在集賢關外的赤岡嶺築營壘四座,在安慶城北菱湖築營壘13座,和安慶城互為犄角,陳玉成多次向城下挖壕圍困的湘軍發動進攻,但都被多隆阿部擋了回去。
遠在天京的洪秀全非常重視安慶會戰,他這次較之以往是投入了最多精力和關注的,他組織天京城內各府衙雜役,護衛以及一些工匠,拼凑了一支軍隊,交由洪仁玕和林紹璋率領,前往安慶支援陳玉成。廬江守將吳如孝也率了2萬人過來支援。
但天京援軍來到安徽戰場,一敗再敗,沒打一次勝仗,這本在情理之中的事,臨時拼凑的部隊毫無戰鬥力可言,統帥洪仁玕又是文人,從未領過兵,加之林紹璋素不知兵,他從湘潭大戰調離戰場後基本就沒上過前線,而且他本來打仗就不行,畏敵如虎,行動緩慢,所以在一敗再敗後,林紹璋决定帶兵撤離,遠離第一線。
陳玉成得知林紹璋自行移營,大吃一驚,因為天京援軍雖戰鬥力不强,但作為一支武裝力量在排兵佈陣上還是有威懾力的,他這一自行移動就將陳玉成的作戰規劃給破壞了。陳玉成多次寫信給林紹璋勸阻,但林還是我行我素,撤至魚塘崗,留下陳玉成孤軍對壘。林紹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從湘潭大敗到安慶私撤,幾年來領兵打仗都沒有長進。
陳玉成只得更改作戰規劃,5月19日,他留部下第一勇將劉瑲林守赤岡嶺四營壘,另有垂天義朱孔堂,傅天安李四福等4000餘人,自己帶兵由馬踏石泅水至桐城,23日,與洪仁玕,林紹璋,吳如孝等匯合,共3萬餘人,再度救援安慶,但在掛車河仍被多隆阿擊敗。
這邊被打敗,留在赤岡嶺的部隊日子就不好過了,湘軍趁勝反擊,湘軍鮑超、楊載福和成大吉等率部猛攻赤岡嶺,晝夜不停,長達20天。在久困之後,赤岡嶺太平軍各營壘孤立無援,彈盡糧絕。
6月8日,朱孔堂,李四福和賈仁富等第二、第三、第四營壘的守將,打出白旗,率2800餘人開壘投降。但湘軍沒有放過他們,受降後將他們十人一組,被送入營帳分批處死。
當晚三更,劉瑲林放弃第一壘,率餘下八百人突圍,至馬踏石,河水飛漲不能渡,被鮑超軍生擒600多人,劉瑲林等餘部200來人沿河岸奔走,剛尋得一條小船準備逃走,但還是被湘軍捉住。
湘軍將俘虜的劉瑲林下屬盡數處死,然後將劉瑲林五花大綁押至安慶城下,當著全城守軍的面,當場淩遲劉瑲林,用以威懾守軍,非常慘。
赤岡嶺之敗,陳玉成折了部下第一勇將和4000精銳,這也是他全軍潰敗的序幕,從此一敗再敗,一蹶不振。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