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天下之中,九省通衢,歷史上為何沒有一個大一統王朝敢選為首都?

河北 78℃ 0
摘要:從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開始,中華文明的首都大部分都在北方,尤其是關中平原以及中原地區,十幾個王朝都在這裡建都。武漢在地理位置上幾乎處在中國的中央,古代稱其為“九省通衢”,交通四通八達,中國人南來北往都要從這裡過。

從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開始,中華文明的首都大部分都在北方,尤其是關中平原以及中原地區,十幾個王朝都在這裡建都。

古人說:“崤函帝都,河洛王裏”,因為古代大一統王朝的首都,長期就在長安和洛陽兩邊打轉。到了宋代以後國都建立在河南汴京,依然是中原地區。宋滅亡後,北京成為了中國的新帝都,從元到明清延續了幾百年。

當然,中國古代也有王朝在南方建都,南方的古都代表是南京、成都、杭州,在這裡建都的多是南方偏安政權,例如蜀漢、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後蜀、南宋、南明等。但是試看今天的中國地圖,長江流域還有一個地理位置優越,背靠平原,人口眾多的都市,但是它卻從沒有王朝建都,這就是武漢市。

武漢是長江流域的大型都市,地處江漢平原東部,是漢江和長江的交匯處。武漢在地理位置上幾乎處在中國的中央,古代稱其為“九省通衢”,交通四通八達,中國人南來北往都要從這裡過。遠在戰國時期的楚國,武漢所在地就是南方的軍事和商業中心,明清時期的武漢更和蘇州、北京、佛山並稱“天下四聚”。

這樣一座重要的都市,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上卻從來沒有王朝建都,這有點讓人想不通。武漢跟北京、長安、洛陽甚至南京這些都市究竟差在哪裡,為什麼封建王朝都不在這裡建都呢?

黃鶴樓舊照

一、武漢市,其實是個新詞彙

要談武漢,首先要搞瞭解一個詞,那就是“武漢三鎮”。大家都知道,武漢是一個跨江都市,長江和漢江在武漢市交叉,將都市分為三部分——武昌、漢口和漢陽,並稱武漢三鎮。這三個地方在歷史上並不是統一的行政規劃,而是分屬三個不同的都市,其中漢陽較小,後來被稱為鎮,而武昌和漢口兩城在古代地位很高。

漢口市在明清時期是商業中心,曾是長江沿岸的通商口岸,並且有外國的租界。1923年,漢口還成為了“直轄市”,在民國時期就有百萬人口,是長江中游第一大城。

武昌古稱“鄂州”,也叫“江夏”,自古就是長江中游行政區劃的治所所在。唐朝時期在鄂州設定“武昌軍節度使”,自此後一直改名武昌。明清時期朝廷在這裡設定“湖廣行中書省”和“湖廣布政司”,整個湖北的軍隊、政府治所都在武昌,所以武昌被稱為“湖廣會城”。

武漢三鎮在建國後才被統一規劃,建立“武漢市”,成為湖北省會。所以古代王朝想“建都武漢”是不可能的,只能在武昌、漢口、漢陽當中選一個。而這三個都市地理位置相差無幾,有點差不多,但也都擁有共同的缺點。

漢口江岸舊照

二、建都——考慮的不僅是經濟和交通

首先從地理位置上看,武漢三鎮所在的長江中游歷來不是古代中國的覈心地區,甚至可以說有點“偏僻”。在宋代以前,中國的覈心地區在中原和關中,這裡土地平坦肥沃,人口眾多,因而王朝建都基本在長安洛陽之間選擇。

其實首先是經濟原因。關中和中原地區是古代的經濟中心,關中一直到唐代都很富庶,後來因為氣候變化和人口過剩才漸漸衰微。而中原地區直到今天都是我國的農業重心,古代以農業為重,靠近經濟中心就有足够的稅收,才能養活都城的大量人口和軍隊。

除此以外,古人建都長安、洛陽還有軍事上的考慮。關中地區有潼關、大散關、南武關、金鎖關守衛,是一個超大型的天然軍事要塞,進可攻退可守。而富庶的洛陽周圍有虎牢關、軒轅關、大穀關守護,北方有黃河,東邊有嵩山,也是個易守難攻的大城。

而無論從經濟層面還是軍事層面上研究,長江沿岸的武漢三鎮都沒有這樣的優勢。

從經濟上看,江漢平原的面積較小,跟關中平原差不多,而且江漢地區開發時間較晚,很長時間內都不能跟人口密集的關中和中原相比較。一直到在唐宋以後,北方經濟中心南遷,江漢平原糧食產量才上升,成為長江中下游的富庶之地。

再從軍事上看,武漢三鎮的地位更在湖北名城襄陽、荊州之下,這些都市處於中國交通南北的樞紐處,總結一句話就是“南船北馬,天下通衢”。無論北上還是南下,是做生意還是打仗,自古以來中國人都要從湖北過。

這些要塞型都市在戰爭中處於前線,嶽飛北伐就從襄陽北上中原,而蒙古人也是攻下襄陽後才進入長江流域,進而滅亡南宋。湖北沒有關中那樣的山巒保護,襄陽一旦告破,武漢三鎮周圍無險可守,沒有關隘也沒有天塹,就是一座孤城。所以武漢的軍事安全性遠遜長安洛陽,甚至不如被四川盆地包圍的成都。

地理環境的宜居性方面,武漢現有大小湖泊166個,被稱為“百湖之市”,在正常水位時,湖泊水面面積803.17平方公里,這是在現代武漢被大規模開發後的水域面積,在古代武漢未大規模開發之前水域面積更大,水網密佈會產生兩個不利影響,一是不利於道路修建和都市連片大規模開發,這對於都城的建設是一個致命缺陷。

清朝文學家劉鶚曾非常精闢的道出武漢的地理特徵:“一水中流分武漢”。武漢地勢整體偏低,武昌、漢陽、漢口又被長江分割成三塊,這種城內河湖塘堰眾多的格局和强降雨的氣候,讓武漢極易遭受洪灾,顯然無法成為都城首選。

三、大器晚成的武漢三鎮

武漢最後的建都計畫,曾出現在民國時期。而武漢三鎮真正崛起成為中國的覈心型都市,其實是20世紀才開始的。

清末時期,長江水運已經非常發達,國內的資源沿著長江運輸到上海,再從上海流散到世界。而沿海的開放口岸也把洋貨運到國內,經過長江水系擴散開去,這時候武漢的地位就得到了提升。武漢和上海兩座都市走在了時代的前沿,在長江流域前後呼應,武漢還有自身的鐵路優勢,一下子崛起為中國最重要的交通樞紐。

正因如此,清政府在武漢派駐新軍,後來的辛亥革命就爆發在武昌。1911年起義軍一度在武昌建都,將革命烽火傳遍全中國。不過很快,袁世凱帶著北洋軍南下,武漢三鎮無險可守的老毛病又出現了,武昌一下成為了前線,怎麼能建都呢?

好在辛亥革命勝利後,孫中山先生是非常喜歡武漢的,想將中華民國的首都定在這裡。孫中山先生曾表示,中國非常大,一個首都不够,應該像唐朝一樣來“一都四京”5個首都。他選擇的首都是中國中心的武漢,而東南西北的南京、廣州、重慶、北京四座都市為“京”。

孫中山的建議很理想化,但是當時的國內軍閥混戰,國民政府建都武漢是不可能的。直到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勝利之後,汪精衛組建的國民政府曾一度定都武昌,但是僅僅一年之後,國民政府就跟著蔣介石遷都南京。

蔣介石選擇南京的原因很簡單,他自己就是浙江人,建都南京靠近江浙流域,“自己人”比較多。而且武漢在戰爭中作為前線的景象歷歷在目,蔣介石是個行伍出身的人,他是絕對不會把首都放在那麼危險的地方的。

抗戰中,南京失守後,國民政府一度遷都武漢,繼而又遷到重慶。武漢在抗戰時再次成為戰區,國軍和日軍在武漢進行了大會戰,雙方都想控制這個重要的交通樞紐。為此,中國軍隊投入100多萬人跟日寇血戰四個月,死傷幾十萬人,成功抵禦了日軍的兵鋒,終於減緩了日本的侵略步伐。

1949年武漢三鎮解放後,武昌、漢口、漢陽合併為“武漢市”,自此武漢三鎮成為歷史。建國後武漢成為湖北省會,成為湖北政治中心,而且依然發揮著交通樞紐作用。

就算武漢從未建都,但它在長江沿線的經濟和軍事地位是難以撼動的。一座城市的靈魂來自於它過去厚重的歷史,以及現在蓬勃的朝氣,而所謂的“王氣”、“帝都”之類的稱呼,只是虛詞而已。我們可以相信,在歷史名城中屬於“大器晚成”的武漢三鎮,一定有著更加美好的未來。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